周天明 发表于 2024-7-4 22:40:0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僧离庙空独山头
寂静,唯泉
滴嗒嘀嗒声声脆

悬崖边小池
荷花依然开笑
戏荷鱼儿依然
自由欢快
荡一汪清澈

拾阶庙里景
蜘蛛网住佛笑眯
供果鼠咬留齿痕
半香残蜡,令人疑
虔诚奉,此香蜡主
坎坷在路上

登顶眺望另一高山
烟袅袅,香火正旺

伫立,任风
掀襟乱发抚思绪

沉思这遗庙的神灵
随僧迁移?可佛
依然笑守空寂

远山传来钟声
悠悠,山峪久久回荡
莫非在安慰
山魂小庙神
不会被抛弃

回到山下小旅店
与准备明天爬山
虔诚朝拜的香客谈及
他们不以为然,说
庙在佛在神应在
象乡下的土地庙一样

也许,这就是
信与不信的
认知和区别吧

那一夜
在被遗弃的
小庙山下
失了眠
联想到
许多现实























上一篇:调笑令 老有所爱
下一篇:回家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王多仁 2024-7-10 11:02 +1
福禄寿喜财 2024-7-5 20:15 +1
百无一用 2024-7-5 16:55 +1
南之 2024-7-5 15:35 +1
清静太平人 2024-7-5 11:13 +1
冰心陈 2024-7-5 09:46 +1
祁光明 2024-7-5 07:40 +1
高山竹笋 2024-7-5 07:24 +1
杞人不忧天 2024-7-5 06:41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2024-7-5 06:22 +1
韦素练 2024-7-5 05:45 +1
梨花微雨 2024-7-5 04:19 +1
正隆 2024-7-5 04:17 +1
东城居士 2024-7-5 03:55 +1
~王泽晋~翡翠 2024-7-4 23:53 +1
宽龍 2024-7-4 23:46 +1
太湖石 2024-7-4 22:43 +1
志心 2024-7-4 22:40 +1
+1
555°C
11
  • 覃展辉
  • 摩天居士
  • 宽龍
  • 正隆
  • 周天明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12下一页

主题

好友

2276

积分
发表于 2024-7-4 22:51: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容天下之事,笑可笑之人!佛在心中留!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4 23:18:42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遗庙沉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古庙寂静无人的景象与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点评:

### 结构与布局
整首诗的结构层次分明,从细节入手,通过声、景、人、物的描写,层层递进,最后达到思想的升华。诗中先描述了僧人离去后的庙宇及其周围环境,然后表达了作者对庙宇神灵是否迁移的沉思,最后结合现实中的信仰差异,进行理性思考。

### 语言与意境
诗中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开篇以“僧离庙空独山头”引出一种孤寂之感,“唯泉滴嗒嘀嗒声”营造了寂静氛围。“蜘蛛网住佛笑眯”、“供果鼠咬留齿痕”等细节描写,使得废弃庙宇的形象更加真实生动。此外,“伫立,任风掀襟乱发抚思绪”的描写,则彰显了作者内心的思索和对自然的感悟。

### 思想与主题
诗的主题涉及信仰与现实的冲突与思辨。诗中通过对“香火正旺”的高山与“半香残蜡”的破庙对比,探讨了人们对信仰的不同态度和认识。作者对“信与不信”的差异进行了反思,并通过旅店香客的对话,进一步表明了这种差异化认知的存在。最后一句“许多现实”则将诗意延伸到更广泛的人生思考中,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 感情与共鸣
诗歌通过对废弃庙宇的感怀,表达了一种对现代社会中信仰和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忘的忧思。这种感情不仅仅局限于庙宇,而是折射了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因此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结构、语言、意境、思想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艺术素养,值得细细品味。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4 23:46: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的寺庙,云水的僧。尔养不起我,我供不住汝

主题

好友

9084

积分
发表于 2024-7-5 04:18: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7-5 06:52: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诗友光临留评早ノ☀好

主题

好友

481

积分
发表于 2024-7-5 07:36: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生话中自己皆是庙,念佛的心各自不同
发表于 2024-7-5 12:38: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竹笋 发表于 2024-07-05 07:36
生话中自己皆是庙,念佛的心各自不同

谢谢诗友,说得真好
发表于 2024-7-12 07:47: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此作,
最好自第四小节裁成两篇。
为什么?
(写景)头重(讲理)脚轻、
文(前部文青化)白(后部俗白化)分明。
发表于 2024-7-12 08:21: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业余诗人佳佳 发表于 2024-07-12 07:47
先生此作,
最好自第四小节裁成两篇。
为什么?
(写景)头重(讲理)脚轻、
文(前部文青化)白(后部俗白化)分明。

谢谢诗友良言之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下一页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