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中华女子诗词赏析——《杨白花歌》
  • 楼主: 方明 |查看: 2719|回复: 0
方明 金牌会员

主题

好友

5万

积分
方明 发表于 2021-4-19 11:03:4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杨白花歌
[北魏]胡太后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赏析:

胡太后,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生性颖悟,才艺出众,能文善射。

《杨白花歌》是北魏胡太后的传世之作,以此寄托其对杨白花的思念之情。

首二句晓畅明白,入笔擒题,交代了杨花本体在阳和盛春之际吐絮发花的景象。一个“齐”字把杨花点点、竞相迸放的盎然春景渲绘出来。

三、四句言春天刚到,和煦的春风一夜之间吹入宫帷,然而,原喜随风飞舞的杨花这次竟没有飘入宫中,而是落入南面人家。诗人表面描写柳絮漫天飞舞,实则触景生情、睹物相思,联想到爱人远去,不再返回,表达了失望和哀怨之情。

五、六句由暗写转入明言,自从杨花无情、飘落南家之后,诗人满怀离思,情根难断,整日慵懒倦怠,迈步出门都双脚无力,情不自禁拈起杨花也是双泪漱漱。

末二句写她在绝望失落之余,还是痴情不改,执着不懈,期盼着有朝一日他能够随着秋去春来的燕子再次回到自己的身边。诗人以燕子双双、衔花入窠为喻,寄托和意中人厮守的愿望,进一步表现其缠绵不舍的思情。

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北朝作家的作品与《敕勒歌》《木兰诗》等北朝民歌豪壮的风格迥异,应是受到南方文化的影响。无论是谐声双关的修辞手法,还是哀婉悱恻的语言韵味,在南朝乐府民歌中屡见不鲜。据记载,南朝刘宋诗人鲍照的作品曾在北方宫廷流行。鲍照有一首《拟行路难》,其中有数句:“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阳春妖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胡太后诗开篇几句与之颇为相似,在表现手法上也明显类似,这和北魏时期推行汉化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南北文化相互交融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常态。

参考:

《最美女子古诗词》,刘海兵编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21年版。






上一篇:“诗词名家讲”之《明诗三百首》(四)
下一篇:诗与逻辑美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海韵 2021-4-20 18:54 +1
落花残香远 2021-4-20 12:44 +1
雲山震烁~秦炅 2021-4-20 11:59 +1
行者如歌 2021-4-20 11:58 +1
阳光灿烂 2021-4-20 11:29 +1
小许子已上限 2021-4-20 10:46 +1
徐和平 2021-4-20 10:38 +1
金月浩荡 2021-4-20 09:51 +1
绿波皱斐 2021-4-20 09:29 +1
洋河居士 2021-4-20 07:28 +1
春秋 2021-4-20 07:14 +1
白丁诗人 2021-4-20 06:27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719次
+1
2719°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