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格律检测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古典诗词
| 满庭芳·登连珠塔拾忆(词林正韵)
楼主:
唐韵
|
查看: 5292
|
回复: 5
清风文学
›
原创区
›
古典诗词
›
满庭芳·登连珠塔拾忆(词林正韵)
[词]
满庭芳·登连珠塔拾忆(词林正韵)
[复制链接]
唐韵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昨天 08:37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5292
|
回复: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故塔嵯峨,重寻胜景,石阶履下如玻。卅年尘路,风雨任销磨。犹记昔年意气,凌云处、笑揽山河。今来也,鬓添霜雪,岁月叹蹉跎。
登楼纵目望,江涛依旧,车影如梭。念平生,萍踪漫泛烟波。幸有童心未泯,凌绝顶、长啸吟歌。凭栏久,斜阳欲坠,霞染一江波。
一、写词背景:
重登连珠塔:跨越二十年的重逢
在鄂西南的崇山峻岭间,清江蜿蜒而过,滋养着一座古老而秀丽的城市——恩施。城东的五峰山,如一串散落的翡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而连珠塔,就静静矗立在五峰山的主峰龙首山顶,它始建于清道光12年(公元1832年) ,坐东向西,占地总面积7700余平方米,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连珠塔为八边砖石塔,共分7层,通高34.8米,内有螺旋石梯129级,由第一层可至第七层 ,每层原各有8个铜风铃,共56个,风吹过时,铃声清脆,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塔周基遍刻海水、莲花,隐喻佛生于莲,莲生于海的佛经故事。
二十年前,我初次登上连珠塔。那时的我,怀揣着梦想与憧憬,望着塔下的恩施城,江水悠悠,山城静谧,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此后,我离开家乡,在岁月的长河中奔波,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与挑战。
2025年5月17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再次站在了连珠塔的山脚下。通往连珠塔的路,依旧蜿蜒曲折,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欢迎我的归来。一路上,儿时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些在塔下嬉戏、在山林间奔跑的画面,仿佛就在昨天。
来到塔前,山门依旧古朴庄严。石门柱上雕刻的麒麟及龙、凤、鱼、人物等图案,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栩栩如生。门前的石鼓和石鼓上精美的狮子图案,也和记忆中一模一样。走进山门,穿过览胜牌坊,两尊雄狮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地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宝塔。
踏上那熟悉又陌生的石阶,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石阶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镜,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历史的长河中。塔内,一尊佛像双手合并,端坐在金荷莲上,慈悲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沿着狭窄而陡峭的螺旋石梯向上,越往上越窄越陡,每一层都有拱形门,向外望去,景色也越发开阔。
终于登上塔顶,极目远眺,恩施城已焕然一新。曾经低矮的房屋,如今已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清江河上,桥梁横跨,连接着城市的两岸。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二十年间,城市在飞速发展,而连珠塔却始终坚守在这里,见证着这一切的变迁。
站在塔顶,微风拂面,我仿佛又看到了二十年前那个青涩的自己。二十年的时光,改变了很多东西,但心中那份对家乡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从未改变。在这连珠塔的塔顶,过去与现在交织,回忆与憧憬相融,我知道,无论走多远,家乡永远是心中最温暖的港湾 。
二、带你走进我的词:满庭芳·登连珠塔拾忆》赏析
站在恩施连珠塔斑驳的石阶上,三十年光阴倏然化作指间流沙。这座承载着往昔仰望与壮志的古塔,此刻与游子鬓角的霜雪遥相呼应。词人以《满庭芳》为笺,将半生风雨凝练成阕,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奏响一曲跨越山海的生命咏叹。
“故塔嵯峨,重寻胜景,石阶履下如玻”,开篇如一把钥匙,瞬间打开记忆的锈锁。连珠塔以“嵯峨”之姿矗立清江之畔,见证着恩施的日升月落,也铭刻着二十年前那个登塔青年匆匆而过的足迹。“重寻”二字饱含深情,将时空折叠——当年那个怀揣教育理想的青年,与此刻两鬓微霜、满载荣誉的资深教师,在同一块石阶上重叠。“履下如玻”既描绘石阶被岁月打磨的温润质感,更暗喻游子历经岁月沉淀后洗净铅华的心境。
“廿载鹏城路,风雨任销磨”,短短八字,道尽从恩施小城奔赴深圳杏坛的艰辛。二十年前,已过不惑之年的自己背着教案,踏上南下的列车,从初登深圳讲台时的忐忑,到逐步成长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榜样教师。在这二十载岁月里,无数个备课的挑灯夜战、课堂上的传道授业、陪伴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皆被“风雨”二字裹挟。但词人未作悲戚之态,“任销磨”三字,尽显豁达从容,仿佛那些呕心沥血的日夜,早已化作生命勋章上的纹路 。
而回首更遥远的时光,上阕“犹记昔年意气,凌云处、笑揽山河”的回忆,恰似打开了时光宝盒。三十年前,连珠塔曾是眺望世界的瞭望台,“凌云处”不仅是塔的制高点,更是青春梦想的象征。那时的豪情,即便在后来深圳的校园铃声取代恩施的鸟鸣,批改作业代替课堂问答的二十载岁月里,也始终未灭,成为支撑其穿越教育生涯起伏的精神支柱。
下阕视角从塔身转向天地,“江涛依旧,车影如梭”形成绝妙对照。清江的浪涛与三十年前别无二致,依旧奔涌向前,这是自然的永恒;而对岸公路上车影如织,现代都市的繁忙与古塔的静谧相映成趣,凸显时代的更迭。词人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以“萍踪漫泛烟波”自比,漂泊的浮萍既是对过去二十年辗转的总结,也是对生命本质的哲思——无论行至何方,人在天地间终究渺小如一叶扁舟。
但转折处“幸有童心未泯,凌绝顶、长啸吟歌”骤然迸发亮色。四十六年的教育生涯,历经酸甜苦辣,却并未消磨词人的赤子之心。当再次登上连珠塔顶,仿佛又变回那个敢与山河对话的青年。“凌绝顶”呼应年少时登塔的凌云之志,“长啸吟歌”则是历经千帆后的释然与豪迈——原来真正的收获,不是桃李满天下的赞誉,而是阅尽沧桑后依然能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生活的热爱。
“凭栏久,斜阳欲坠,霞染一江波”,这一结尾如油画般浓墨重彩。词人久久伫立,凝望夕阳将清江染成金色,恍惚间,深圳校园的灯火与恩施的晚霞在此刻重叠。“斜阳欲坠”既喻示人生暮年,又暗含“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豁达;漫天霞光中,三十年前那个登塔的青年、二十年前南下的旅人,与此刻的自己终于完成了精神上的重逢。
这首词不仅是个人生命史的注脚,更是无数离乡奋斗者的心灵写照。它诉说着漂泊与归乡、沧桑与初心、个体与时代的深刻命题,在连珠塔的塔影江声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游子的故事,更是人类在时光长河中追寻自我、坚守本真的永恒旅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上一篇:
老树井
下一篇:
雨来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昨天 22:37
+1
!书香门第
昨天 16:19
+1
需键
昨天 11:25
+1
刘小元
昨天 10:40
+1
东方.启明星
昨天 10:28
+1
王凤岭
昨天 10:21
+1
观自在/可大
昨天 10:16
+1
潇潇湘雨
昨天 10:14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昨天 08:59
+1
+1
5297°C
5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贺新郎·故园新咏(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满庭芳·登连珠塔拾忆(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沁园春·忆二街旧貌(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满江红· 再谒英魂(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沁园春·武陵音潮(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水调歌头·武陵壮歌(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行香子·嫂园拾趣(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水龙吟·清江河桥影(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江城子·清江夜感(词林正韵)(双调)
[
古典诗词
]
八声甘州·秋山胜境(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满庭芳. 叹旧友(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避暑冉家溪流水山庄
[
古典诗词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老黑鱼.烟过成诗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老黑鱼.烟过成诗
VIP-未免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昨天 08: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潇潇湘雨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潇潇湘雨
古/现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昨天 1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需键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需键
古体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昨天 1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欣赏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苦心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苦心
VIP-古/现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2086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昨天 14: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学习。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唐韵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昨天 2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新诗/现代诗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