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曼珠沙华——纪念李义山(二)
  • 楼主: yadang |查看: 343|回复: 9
yadang 现代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yadang 发表于 2024-8-6 18:45:5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去似离箭归绝踪,想你想得我发疯。
生生死死轮回转,下到地狱仍不逢。
忘川彼岸花丛丛,黄泉路上鬼接风。
曼珠沙华永相爱,无那美梦终成空。


注:
曼珠沙华:别名死人花,尸花,龙爪花、老鸦蒜、石蒜 、彼岸花、小赤莲、老死不相往来、灶鸡花、蛇蒜花等十多个别名,常长在荒野坟墓周围。

彼岸花——恶魔的温柔。传说中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被众魔遣回,但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魔不忍,遂同意让她开在此路上,给离开人界的魂们一个指引与安慰。 此花名曼珠沙华,红色花又名彼岸花,也称为Red Spider Lily。人称“草莫见花莫见”。在日本被称作マンジュシャゲ,发音是曼珠沙华,花语是“分离/ 伤心/不吉祥/死亡之美”。

此花只开于黄泉,一般认为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铺满通向地狱的路,且有花无叶,是冥界唯一的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红得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彼岸花属于石蒜科(Lycoris Herb),属名是希腊神话中女海神的名字,它又是佛教教义的组成部分。科名:AMARYLLIDACEAE(石蒜科),颜色有如鲜血,是种灵异气氛很重的花,常长在坟墓周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边缘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守护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花妖叫曼珠,一个是叶妖叫沙华。他们守候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因为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 他们疯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折磨着。






上一篇:晨曦眺望
下一篇:西江月 · 立秋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王多仁 2024-8-10 16:00 +1
断笔 2024-8-8 20:07 +1
银山夕钓 2024-8-7 09:42 +1
黄代燮 2024-8-7 09:36 +1
淮左凡客 2024-8-7 09:02 +1
孤岛井蛙 2024-8-7 08:14 +1
韦素练 2024-8-7 08:01 +1
李继锟f6u 2024-8-7 04:10 +1
陈之力 2024-8-6 22:52 +1
二月春风 2024-8-6 22:39 +1
东方.启明星 2024-8-6 22:23 +1
今夜.启明星 2024-8-6 22:13 +1
太湖石 2024-8-6 22:08 +1
何文富 2024-8-6 20:26 +1
正隆 2024-8-6 20:13 +1
吕仁龚 2024-8-6 20:00 +1
肖冬明 2024-8-6 19:28 +1
观自在/可大 2024-8-6 19:28 +1
筱彣 2024-8-6 19:19 +1
需键 2024-8-6 19:09 +1
满山江雪 2024-8-6 19:08 +1
梨花微雨 2024-8-6 19:03 +1
+1
352°C
9
  • 需键
  • 摩天居士
  • 肖冬明
  • 梨花微雨
  • yadang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8-6 19:09: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8-6 19:23:41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曼珠沙华——纪念李义山(二)》充满了对死亡与思念的浓厚情感,以彼岸花作为象征,表达了生与死之间的轮回及对逝去之人的思念。

### 主题分析
1. **思念与绝望**:
   - “来是谎言去绝踪”表现了思念的无奈与痛苦,仿佛对方的存在仅仅是一种虚幻的回忆。
   - “想你想得我发疯”直接传达了对逝者深切的怀念。

2. **生死轮回**:
   - “生生死死轮回转”提到的轮回观念,让人反思生命的意义与短暂。
   - “下到地狱仍不逢”暗示着即使在死后也无法再见,增强了悲伤的气氛。

3. **彼岸花的象征**:
   - 曼珠沙华被视为引导亡灵的花,红色的花朵象征着死亡与分离,同时又有着美丽而哀伤的特质。
   - 诗中提到“黄泉路上鬼接风”,将彼岸花的神秘与超脱进一步深化。

4. **空虚与梦想**:
   - “无那梦想总成空”表达了一种对未来希望的失落,这种无力感贯穿整首诗。

### 诗歌风格
这首诗运用了很多意象,如“忘川”、“地狱”等,结合佛教与民间传说,通过清晰的意象,达到情感的共鸣。整体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深刻的哲理与浓烈的情感交织,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引发深思。

### 结语
诗中的曼珠沙华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更是对生命、死亡的深刻反思。其丰富的文化背景与象征意义,使得这首诗具有非常强的情感感染力。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4507

积分
发表于 2024-8-6 19:28: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5365

积分
发表于 2024-8-6 19:29: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4-8-6 19:49: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梨花微雨 发表于 2024-08-06 19:29
彼岸花开染血色
花叶分离两不见
黄泉路上游孤魂
奈何桥下叹奈何


以前的旧作。写的也是彼岸花。

灵魂文化,深奥精妙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5365

积分
发表于 2024-8-6 19:51: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主题

好友

9084

积分
发表于 2024-8-6 20:13: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
发表于 2024-8-6 22:52: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世上的怨女旷夫,都是曼珠沙华的化身。
发表于 2024-8-7 09:43: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