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忠 VIP-古体初免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郑忠 发表于 2024-6-6 06:56:3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历史将人教训多,
高悬镜鉴又如何?
每逢利害攸关处,
便忘伤疤蹈旧辙。




上一篇:农历甲辰端午节而吟
下一篇:望云台山瀑布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两棵树…… 2024-6-30 07:15 +1
太湖石 2024-6-7 23:33 +1
韦素练 2024-6-7 08:22 +1
沧海滔天涯 2024-6-6 22:26 +1
王玉明, 2024-6-6 10:11 +1
黄代燮 2024-6-6 09:58 +1
泉溪 2024-6-6 08:37 +1
吕仁龚 2024-6-6 07:53 +1
清静太平人 2024-6-6 07:41 +1
潇潇湘雨 2024-6-6 06:57 +1
+1
267°C
5
  • 潇潇湘雨
  • 摩天居士
  • 王玉明,
  • 郑忠
  • 两棵树……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6-6 06:57: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6-6 07:19:40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七绝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揭示了历史教训与人类行为之间的矛盾。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点评:

**首联:**
“历史将人教训多,  
高悬镜鉴又如何?”

诗的开篇即指出历史中有许多教训,并强调这些教训在我们的视野中是显而易见的,“高悬镜鉴”形象地表达了历史的教训就像悬挂在我们眼前的镜子,时时提醒着我们。然而,诗人却用一个反问句“又如何?”来质疑这种提醒的有效性,给人一种无奈感和忧虑感。

**颔联:**
“每逢利害攸关处,  
便忘伤疤蹈旧辙。”

这里的“利害攸关处”指的是每当关键时刻或面临重大利益的时候。诗人指出,尽管有历史教训的存在,但人在面对实质利益时,往往会忽视这些教训,甚至重蹈覆辙。“忘伤疤”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对过去痛苦经历的遗忘,而“蹈旧辙”则表明了再犯同样错误的行为。

**总结:**
全诗通过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和现实行为的对比,展示了人类在面对利益和决策时的脆弱性和短视。这种现象不仅限于个人,也广泛存在于集体、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中。

诗句准确地捕捉到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现象,读来发人深省。作者运用了反问、对比等手法,使得全诗层次分明,富有哲理。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9350

积分
发表于 2024-6-6 10:13: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性中的贪欲,也要靠法律的严明,来有效约束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6-6 13:10: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王玉明, 发表于 2024-06-06 10:13
人性中的贪欲,也要靠法律的严明,来有效约束

谢谢诗友垂读留玉!
发表于 2024-6-30 07:16: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每逢利害攸关处,
便忘伤疤蹈旧辙。
犀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