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10位孤篇诗人,一辈子默默无闻,一首诗流芳百世,第一位就让人膜拜
  • 楼主: 周曼君 |查看: 38986|回复: 0
周曼君 高级会员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周曼君 发表于 2023-11-2 05:38:4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隐夕欲暮  每日读诗词  

在文学史中,《春江花月夜》被评价为“孤篇横绝全唐”。

张若虚至今流传的作品有两首,一首《代答闺梦还》,另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

有人将张若虚称为“孤篇诗人”,就是只留下一首诗词,却是千古名作。

“孤篇诗人”不止张若虚一个,诗词君收集了10位孤篇诗人,他们的名字,你可能不熟,但他们的诗词,你一定读过。

1、陆凯:(?-504年),南北朝北魏人,本姓步六孤,字智君,鲜卑族。陆凯出身名门,拜给事黄门侍郎,为皇帝亲近侍从。陆凯忠厚又刚正不阿,身居要职数十年。后来,又出任正平太守七年,被称为良吏。

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是一首非常有情趣的诗。

某一年春天,陆凯正在赏梅,忽然,驿使打身旁走过,他忽然想给远在长安的友人范晔带点东西。

带什么呢?展眼望去,尽是梅花,于是,折下一枝梅,叫住信使,带往长安。

择梅相赠,真是浪漫,这是属于中国人的诗意与浪漫。

2、王籍(生卒年不详),字文海,南朝梁诗人。因其《入若耶溪》一诗,而享誉诗史。有文才,不得志。王籍诗歌学谢灵运,《南史·王籍传》称“时人咸谓康乐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庄周”。

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仕途不得意,王藉就游山玩水自遣。游若耶溪时,王藉写下这首名作,在当时就惊艳世人。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写山林的幽静,不是以静写静,而是以动写静。有了知了的鸣叫,山鸟的啼鸣,诗人才感到更加幽静。

王藉在若耶溪写下名作,后世诗人如李白、孟浩然、王安石等都曾泛舟若耶溪,写下诗作。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即使放在唐诗名句中,依然光芒闪耀。

3、崔郊,唐朝元和间秀才,《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一首诗。
赠去婢
唐·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这是崔郊留下的唯一一首诗,却成为脍炙人口之作。

据说崔郊与姑母家的婢女相爱,后来婢女被转卖别家,崔郊念念不忘,两人相约寒食相见,备感悲伤,于是写下此诗。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道尽古今多少相爱却无法相守的悲剧与心伤。

世间有一种幸福,你身边的人,就是你最爱的人。

4、侯蒙(1054~1121),字元功,北宋名臣。侯蒙年过三十始登第,有轻薄子画其形于纸鸢以戏之,蒙赋《临江仙》词以答。《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一首。

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馀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侯蒙是北宋名臣,早些年没有考中进士,又因为长得丑,经常被人嘲笑。

有轻薄的人,将他的样子画在风筝上,放上天空,侯蒙于是写下此词。

他不生气,反而开心:画工将我画在风筝上,那么我正好借着风力,乘风直上。夕阳西下之时,又有多少人身在平地,羡慕我登上了碧霄之中啊!

有侯蒙这样的心态,又有何事不成呢?后来,他果然考中进士,成为名臣。

生活是个结,解不开就系成个花儿。

5、吴隐之(?—414年),字处默,曹魏侍中吴质的六世孙,东晋时期廉吏、名士。善于清谈,博涉文史,以儒雅显名。特意经过“贪泉”,饮水赋诗明志。治理广州期间,力矫贪渎腐败,以清廉著称。

酌贪泉
魏晋·吴隐之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吴隐之去广州出任刺史路过石门“贪泉”,小憩时酌其饮之,并即兴赋下该诗。

古人说这贪泉水,谁饮了它,心里就要产生牟取千金的贪欲。吴隐之不相信贪泉有如此巨大的魔力,他勇敢地酌贪泉而饮了,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考验。

吴隐之这首述志诗通过贪泉的传说,伯夷叔齐不贪财权的情操来表达诗人自己为官清廉的决心和志向。作者言行一致,他在广州任上数年,品德依旧清廉高尚。

清廉不在喝不喝一碗水,而在于内心是否坚定。

6、湘驿女子:生平不详。唐代诗人,著有一诗甚为有名。诸多文学作品中均有记录《全唐诗》作者亦将此诗选编于内。

题玉泉溪
唐·湘驿女子
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在漫长的历史中,许多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唯有一首诗,证明他来过这个世界,湘驿女子就是其中之一。

此诗首句“红叶醉秋色”五字,用重彩绘出一幅枫叶烂漫、秋色正浓的画面。那优美的景色,宜人的气候,令人心醉神驰。

后两句,女子吐露心声:那曾经有过的美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心爱的人儿再也不会和自己共度美好快乐的时光。陪伴自己的只能是那漫长的凄风苦雨、度日如年的生活。

所有美好的过往,总是在雨夜冒出来,一遍遍地提醒着失去。

7、林升,字云友,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亦不详。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诗人。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题临安邸》系南宋淳熙时士人林升所作,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

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温暖的风吹着人如痴如醉,大家都把杭州当成了汴州吧。

在都城,人人都沉醉在江南的暖风中,谁还记得北方失地,谁还记得国仇家恨呢?

人人都沉醉在纸醉金迷中,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呢?

8、太上隐者,唐代的隐士,隐居于终南山,自称太上隐者,生平不详。

答人
唐·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

我只记得某日偶然来到一棵松树的下面,顿时感到疲惫不堪,于是便以石为枕,美美睡了一觉。从此,我就留在这里。深山中没有历书纪年。寒来暑往,谁何年何月?

你若心安,处处皆自在。

9、蜀妓,姓氏及生平不详。陆游的一位门客游蜀,将之携归,安置在外室居处。存词一首。

鹊桥仙·说盟说誓
宋·蜀妓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
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陆游的一位门客,从蜀地带回一妓,陆游将她安置在外室居住,这位门客每隔数日去看望她一次。

客偶然因患病而暂时离去,引起了蜀妓的疑心,客作词解释,妓和韵填了这首词以作答。

全词感情发自肺腑,出之自然。语言通俗,文意浅白,几乎全用口语,不假雕饰,更不隐晦完全出于真情实感不但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更加个性化,且使全词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只能依靠他人爱的女人,最没安全感。

10、徐君宝妻,不曾留下姓名,丈夫为徐君宝,因而被称为徐君宝妻,南宋末年岳州(今湖南岳阳)人,只留下一首绝命词《满庭芳》。这首词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为后世所瞩目。

满庭芳·汉上繁华
宋·徐君宝妻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此词的作者是个被元军掳掠、不屈而死的女子。词中先写南宋都会繁华,人才众多,国力也较为富厚;但当元军南侵、长驱直入时,竟如风卷落花,无力抵抗,使人慨恨不已。

以下说到自身的遭遇。叹息丈夫不知下落,死前无缘再见一面。自己不能生还故乡,死后魂魄还是恋念着这里。全词凄苦哀怨,抒写对家国的眷恋,对丈夫的挚爱,真切感人。

乱世之中,最能见识悲壮的女子,最能见识不屈的灵魂。

有很多人用幸运评价这些“孤篇诗”,事实上,写出一篇极致佳作,是无数努力的日日夜夜后的结果。

真正决定一个人高度的,不是天分,也不是运气,而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能力。

愿你也能在自己的坚持中,收获自己的幸运和美好。




上一篇:最有名气的17首七律唐诗,难以逾越的高峰!
下一篇:宋朝有一首千古奇诗,男人顺着读,女人却必须倒着读,奇妙!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豐達 2023-11-2 19:04 +1
太湖石 2023-11-2 15:17 +1
金祥文 2023-11-2 09:53 +1
悟空无 2023-11-2 09:24 +1
章显引 2023-11-2 08:47 +1
南之 2023-11-2 07:00 +1
揭开另一面 2023-11-2 05:59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38986次
+1
38986°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