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 金牌会员

主题

好友

5万

积分
方明 发表于 2021-9-25 00:40:3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月夜忆舍弟》朗诵:虹云

月夜忆舍弟1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2,边秋3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4未休兵。

注释: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3.边秋:边塞的秋天。
4.况乃:何况是。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所作。当时处于安史之乱,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山东、河南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题目说“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这一节令的夜晚,清露盈盈,让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一描写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这样的境况真令人心痛。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信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发,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

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样凝练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来源:《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刘学锴、袁行霈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上一篇:十首秋风诗词:秋风起,你在思念谁?
下一篇:雪地评诗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梅花宝剑 2021-9-26 15:18 +1
行者如歌 2021-9-26 15:12 +1
书香 2021-9-26 10:17 +1
飘雪随缘 2021-9-26 09:18 +1
李明生 2021-9-25 20:31 +1
青竹 2021-9-25 18:20 +1
人参娃 2021-9-25 17:04 +1
+1
713°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