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心得 | 诗歌中口碑比较糟糕的两种流派:西昆体和香奁体
  • 楼主: 摩天居士 |查看: 772|回复: 1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0-5-17 06:46:4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西昆体”和“香奁体”都是诗坛中比较出名,但评价又不高的诗歌流派。


其特征明显,但价值不高,鲜有优质作品。


0e2442a7d933c8958e852e37463d02f6830200b3.jpg


“西昆体”:宋初诗人画虎不成反类犬


“西昆体”得名于《西昆酬唱集》,这是宋初钱惟演、杨亿等人以诗唱和的集子。


“西昆”两个字的得名有讲究,从它的序言中可以知道:


取玉山策府之名,命之曰《西昆酬唱集》。


这个“策府”指的是帝王藏书之所,出自《穆天子传》,是藏书于名山的含义,也就是西方的昆仑,穆天子往往和昆仑有关系。


这些唱和作品其实是杨亿、钱惟演等人在编纂《册府元龟》的时候进行的娱乐消遣之作。《册府元龟》是一部类书,编纂的时候肯定是在藏书极丰的地方。


这就是“西昆”的由来。


f9198618367adab478ebfb2a1dfac21a8701e451.jpg


而他们的作品因为风格比较统一,又都汇集在《西昆酬唱集》中,所以就被称作“西昆体”诗歌。


但是,“西昆体”的源头却要追溯到晚唐的李商隐,是宋初诗人对其诗风的一次失败的模仿。


所以,要明白“西昆体”,那就得知道他们学习的是李商隐哪一方面的风格。


李商隐的诗风在有唐一代都是非常奇特的,在后世的争议也非常大,他似乎尤为注重诗歌的美感,甚至达到了不惜牺牲内容的程度。


29381f30e924b899bad84d9bf9286c930b7bf665.jpg


比如我们熟悉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就非常能反映李商隐的诗风,这四联诗歌有着无数种解释,但很难有一种能将其联系起来。尤其是这首诗的题目除了和首句前两个字一样之外,也和内容没有关联。


但这首诗却又让后来的诗家大为推崇,就是因为其通过文字营造了一种非常具有朦胧美的意境。


李商隐很多《无题》诗同样如此,这是他的风格。


即对于形式美的追求和对于意境感的营造,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使得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但又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e1fe9925bc315c6017532e291a9fba154b5477e2.jpg


所以,元好问曾经如此评价李商隐: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就是说李商隐的诗歌虽然读起来非常优美,但没有人知道其内涵到底是什么。后世所有对李商隐诗歌的注解,其实都是一家之见,难以形成定论,在今天同样如此。


而宋初的这些“西昆诗人”模仿的就是李商隐这一风格,但可惜的是,他们只学到了李商隐对于形式追求的皮毛,在意境上并没有成绩。


这就是所谓的“画虎不成反类犬”。


虽然这些诗歌音韵铿锵、辞藻华丽,形式整饬,但雕琢过深,反倒显得刻意,这是在形式的模仿上同样没有得到精髓的表现。


dbb44aed2e738bd46e35ae9b3ba5f6d0277ff93d.jpg


更别说这种诗歌严重脱离了社会现实,导致其“言志”的内涵过低,思想性极差。


比如,杨亿的这首《馆中新蝉》:


碧城青阁好追凉,高柳新声逐吹长。

贵伴金貂尊汉相,清含珠露怨齐王。

兰台密侍初成赋,河朔欢游正举觞。

云莫翠缕徒自许,先秋楚客已回肠。


大量典故的堆砌,刻意追求的对仗,文字游戏的使用,强行拼凑的情感,和李商隐的名作《蝉》差得很远。


这种诗歌风格的出现也是有时代原因的。


f11f3a292df5e0fe1eedb6d8ca4e45ae5fdf7222.jpg


当时除了“西昆”之外,“宋初三体”还有“晚唐体”和“白体”两种诗风,前者学习贾岛、姚合的枯涩,后者学习白居易的浅近,都是“西昆作家”所不满意的。


所以在形式上就走到了极端的地步,促成了“西昆体”的成型。


“西昆体”横行文坛四十余年,可以说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最终被欧阳修等人掀起的诗文革新运动赶下了文坛,成为了新思潮的标靶。


“香奁体”:一直存在于诗歌体裁中的流派


如果是“西昆体”的存在有时代的缘由,那么“香奁体”对社会的影响就更大了,不仅对后世作者产生了很大的“引导”,对于其他体类的文学也有着不小影响。


“香奁体”得名于唐代韩偓的《香奁集》,是一种专门描写妇女琐事、绮罗脂粉的诗歌,所以也叫作“艳体”。


8718367adab44aed7fd23cf72532f607a18bfb3e.jpg


韩偓在《香奁集序》中说:


遐思宫体,未降称庾信攻文;却诮《玉台》,何必倩徐陵作序?


他自称其诗歌风格传承自六朝宫体诗,有一定的道理,但虽然描写范围有所扩大,但其路线明显变得极为狭窄。


宫体诗歌只不过是一群宫廷文人将所见所思写入诗歌之中,其实也是对自身生活的一种描摹。虽然多有华丽辞藻,但内容极为雅致,辞句也较为精炼。


而艳体诗歌,也就是“香奁体”诗歌将写作的范围扩大到了男女私情,内容也变得狎邪,这种风格其实是不能容于正统诗坛的。


c83d70cf3bc79f3d2c02371d2c8fbc17738b29f5.jpg


我们来看一首诗歌《席上有赠》,更能体会香奁体的风格:


矜严标格绝嫌猜,嗔怒虽逢笑靥开。小雁斜侵眉柳去,媚霞横接眼波来。鬓垂香颈云遮藕,粉著 兰胸雪压梅。莫到风流无宋玉,好将心力事妆台。


有些辞句可以说是非常露骨,尤其是对于女子姿容的描写,极有挑逗意味。


但不得不承认,诗歌的写作技巧确实还是不错的。


再比如其描写女子扭捏的姿态:


羞涩佯牵伴,娇饶欲泥人。


将那种女子羞涩、难为情的风姿描写得活灵活现。


“香奁体”的存在对于后世文人表达“艳情”提供了极大的启发,很多诗人开始走纵情路线,但这样的作品也是会遭到批判的。


b21bb051f81986185c6b41a6dcc35f758bd4e69d.jpg


除了对诗人的影响之外,香奁体还对元散曲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但有趣的是,因为元曲属于边缘文体,对于其内容是否具有娱乐性并没有要求,所以这种风格在词、曲中所形成的艳词、艳曲在效果上还是不错的。


“西昆体”、“香奁体”这两种诗风,一个过于重视形式,脱离现实;另一个违背了“言志”传统,流于俗艳,都是诗坛上地位不高、口碑不好的流派。


所以,在阅读和鉴赏诗歌的时候,需要注意区分。


来源百家号:待晓儿




上一篇:古人有诗词作品,几乎通篇化用或使用前人诗句,这算不...
下一篇:欧阳修的治学之道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于恨水 2020-5-18 22:34 +1
金月浩荡 2020-5-18 07:08 +1
拉大(闫玉琴) 2020-5-18 01:15 +1
悟空无 2020-5-18 00:03 +1
太湖晚霞 2020-5-17 21:54 +1
原有天定 2020-5-17 21:27 +1
老骢 2020-5-17 21:27 +1
白发樵人 2020-5-17 17:11 +1
+1
773°C
1
  • 老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0-5-17 21:32: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