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但是端午节的这些冷知识的你知道吗? 端午节也得涨点知识 “第一个粽子是用什么包的?” “端午节还有什么其他名字?” “屈原是不是姓屈?” “为什么端午节要带香包呢?” “为什么粽子不能吃太多?” …… 这些冷知识,你都知道吗? 第一个粽子是用什么包的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你知道屈原姓什么吗 怎么样?是不是没想到?屈原其实姓”芈”(发mǐ音),司马迁曾在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楚的国姓就是芈。所以他和芈月是不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带香包最早为了吸汗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端午节的别名你知道几个 虽然中国大部分的传统节日都有别称,但是端午节却是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赛龙舟其实真不是因为屈原 很多人可能以为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的,而赛龙舟也是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江上划船,驱赶那些鱼虾蟹,让它们不要去吃投江屈原的遗体。实际上这真是本末倒置了……是屈原“选择了”端午节这天投江,而不是因为屈原那天投江了,所以才有的端午节。 屈原曾写过《九歌·湘君》,“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讲的就是驾龙舟荡于江上,将一些器物(如玉佩)扔到江中纪念某人的诗。据不少专家考证,龙舟竞渡的活动可能早于屈原一千多年,真正的起源是某种原始精神。 哈哈,这些冷知识 你是不是很多都不知道呢 不仅如此,端午节还有很多传统习俗哦 端午节传统习俗 挂艾虎 画额 佩长命缕 戴香包 沐兰汤 饮雄黄酒 挂艾草、菖蒲、榕枝 划龙舟 吃粽子 小编要提醒停不下来的吃货们 粽子虽好,可也不要吃太多噢! 因为,你会胖!!!!! 划重点 一个粽子的热量相当于两碗白米饭热量,而且糯米的质地黏滞,大量摄入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吸收障碍。 小编祝大家拥有一个 开开心心的小长假~ 端午节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