艨子 现代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4万

积分
艨子 发表于 2023-2-18 14:54:4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安徽的东部有一座城市,名字叫做滁州,城市不大但是却远近闻名,名播四方。原因不是他历史有多么悠久,也不是工商业特别发达,而是与一位历史名人有关,这个名人就是欧阳修,一代文豪,谥号“文忠”。

在古代人们的称谓不唯一,有名,有字,有号,死后还会有谥名,也就是谥号。

唐朝的颜真卿有句话说的很有意思,他说“谓一名不足节惠,乃十倍于名焉,而累圣谥名,悉以字多者为定”。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人的称谓单有一个名字是不能表达和展现他的气节和智慧的,他的气节和智慧往往十倍于名字所表达的意思,因而会劳累圣上为臣子死后追授其他名号,这个名字往往以字多之名为定。

古代的大臣死后的谥名是由皇上给封的,一般的文人学士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而皇上死后则由朝廷的礼仪官推选,众大臣商议后确立而定的。谥号(名)的确立,对于古人可是一件大事。

欧阳文忠公名“修”,字是“永叔”,号是“醉翁”。

古人的号是其别称,表征其性格特征,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常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类似于今天网络上的昵称。

欧阳文忠公他的字不出名,但是他的号出名,他的不朽名篇就是叫《醉翁亭记》,醉翁亭是以其号而命名。

很多读书人都知道欧阳修是北宋的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但是他在滁州做官的历史并非清楚。

欧阳修诞生于公元1007年,距今整整一千年了。他在公元1030年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仕途,庆历五年(公元1047年)他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上书宋仁宗《党朋论》,因此得罪朝廷,二次遭贬,来滁州做知州。

欧阳修的第一次遭贬也是因为仗义执言,支持范仲淹,而被逐出京师,到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做了一个县令。

欧阳修到滁州的时候,正是他人生四十好年华。在京师的时候他与范仲淹来往密切,他牵挂国家大事,一直对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抱有极大希望,期望能匡正时弊,强国兴邦。他对范仲淹“登朝与国论,每顾是与非,不顾身安危”的行为十分敬佩。正因为如此,范仲淹遭贬的同时,欧阳修也同时遭贬。

滁州在欧阳修来为官之前,就有一座风景之地,叫琅琊山,山中有一条峡谷,长约十公里,峡谷不宽,大多宽约五十米。峡谷的两侧山树参天,峡谷里溪水长流,最里边有古寺一座为琅琊寺,这是唐代就有的一座古寺,香火鼎盛,正月里方圆百里的人都来此拜佛,香客云集。

欧阳修来滁之后,琅琊山的僧人智仙很敬重新来的太守,于是就在琅琊山口约三公里处(因为此处最宽),修筑了一座亭子,并常在此与太守相饮。欧阳修谓其“醉翁亭”,并在此写下传世之作《醉翁亭记》。

这段话在名篇《醉翁亭记》里是有记载的,因为这篇文章,欧阳修被后人称为“文章太守”,醉翁亭也成为中国四大名亭之首。

现在的醉翁亭依然很精致典雅,也很古色古香,后人们肯定改建维修过,屋非古物,但是亭边有一株梅花,传说是太守亲自所栽,称为“欧梅”,依然活着,倒是能传输千年前的一丝古讯。

现在看到的“醉翁亭”就是一间正方的亭子,有柱有廊也有屋盖,屋盖是单檐歇山顶,四面有坡,檐角翅起,像鸟翼若飞。

“醉翁亭”三个金光大字,高悬亭上,是著名的大文豪苏轼亲笔所提,苏轼称欧阳修为老师。

入得亭内,四周皆有亭凳可坐,亭柱的上方浮雕精细,油漆色彩尤见斑斓。来此,我对古代的建筑不是很感兴趣,倒是脑海里浮现太守与仙僧豪放对酌,酒后潇洒行书的景象,用一句诗形容太守就太逼真了,“豪饮千杯酒,举笔万言书”。

这山野水旷,简亭陋道,凡间鱼鸟,四季草木在太守的笔下,竟是那样悄然翼动,潺然有声,又是那样峰回路转,蔚然深秀。

就是一担夫,一行人,在太守的笔下,也是歌有乐,呼有应,一途一行,一休一提,美景无尽,人乐无穷。

词句之美,文章之美,我觉得并不是《醉翁亭记》里的绝顶精华,能让此文章传诵千年的精髓是文章里压抑不住的太守唯美精神与崇高追求。但凡伟人,绝不会因命运坎坷而失去对人间美好的向往与欣赏,也绝不会因此而对生活绝望。

欧阳修能在二次遭贬的困境里,能乐山野自然之乐,顺四时自然之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知禽鸟之所乐,知游人之所乐,知众人之所乐,独众人不知太守之所乐。

噫吁!唯天下之自信,予太守一人耳!

欧阳修在滁州做官时间不到三年,后改任扬州、颍州(安徽阜阳)、应天府(河南商丘) 。公元1049年因范仲淹回朝做官,迅速被召回朝廷,担任史官,修《新唐书》和《五代史论》。公元1057年以翰林院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担任贡举,发现并录取了“苏轼、苏辙”兄弟、曾巩等一大批人才,其中许多人得到过他的荐举,所以后人称欧阳修为“千古伯乐”、 “宋代文宗” 。

此后欧阳修以龙图阁大学士权知开封府,公元1061年任参政知事(相当于副宰相),后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师等高职。公元1072年离世,享年65岁。

欧阳修在滁州有一件趣事,文人曾巩去看望老师,带去王安石的手稿,于是王安石深得欧阳修的欣赏与提携,后期二人成为亦师亦友的好朋友,但既交善也交恶,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欧阳修没有支持他变法,是变法的强烈反对者。但王安石为欧阳修所撰写的《祭欧阳文忠公文》,却是一篇历史奇文,引无数学者研究。

时间如流水,转眼已千年。尽管时间过去了一千年,但滁州的百姓没有忘记这位父母官, 2003年在琅琊山下滁州人修建了《欧阳修纪念馆》,纪念馆位于醉翁亭西侧二公里处,馆舍依山傍水,建筑古朴,布局优美。

正堂上是欧阳修的全身木雕坐像,像后是一副横匾,匾上是郭沫若手书的四个大字“一代文宗” 。左右堂柱上是一副对联,右联是: “一代文宗建名亭撰名文流芳百世”,左联是:“两番宰辅树正气立正义旷典千秋”。

人们走近醉翁亭,又会离开醉翁亭,但你走近欧阳修其人其文后,他就永远不会离开你的记忆。

朋友!去看一看琅琊山吧!去看一看醉翁亭!

    在琅琊山下也有我们中铁十四局的红旗在高高飘扬,二个项目部承担着滁(州)马(鞍山)高速公路的两个标段工程,二千多职工在皖东这片大地上,挥汗雨,战万难,筑路基,造桥涵,中铁十四局的英勇将士们在此已经奋战了三个春秋,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昨日荒野青草地,今朝长虹待车行。

这项安徽省重点工程已经渡过大岭,进入收尾,即将迎来通车的喜悦。在这条高速公路上,全线尤其重中之重的跨合宁高铁转体桥,就是我们中铁十四局承担施工的,我们创造了二万吨之重转体桥的成功转体,在皖天徽地上立下了我们中铁十四局的又一座丰碑。

   如果欧阳修健在,老人家会不会为我们建设者作一篇《转体桥记》呢?我想一定会写,因为我们筑的路,我们架的桥,远胜于一座“醉翁亭”,我们建造的丰碑,也会千年流传,永记在滁州的历史长册中。






上一篇:密州超然台游记
下一篇:沉香亭游记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南之 2023-2-20 20:28 +1
拉大(闫玉琴) 2023-2-20 16:43 +1
人参娃 2023-2-20 16:29 +1
老岩 2023-2-20 16:12 +1
巷深梨花幽 2023-2-20 16:05 +1
黄叶飞飞 2023-2-20 06:38 +1
东阳子 2023-2-19 17:21 +1
悟空无 2023-2-19 11:41 +1
食为天 2023-2-19 11:08 +1
秋语醉舞狂人生 2023-2-19 10:15 +1
~王泽晋~翡翠 2023-2-19 08:00 +1
杨文武 2023-2-19 07:04 +1
青竹 2023-2-18 22:37 +1
诗草 2023-2-18 20:06 +1
东方.启明星 2023-2-18 17:39 +1
金祥文 2023-2-18 15:50 +1
清静太平人 2023-2-18 14:58 +1
洋河居士 2023-2-18 14:57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1124次
+1
1126°C
2
  • 艨子
  • 拉大(闫玉琴)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3-2-19 09:55: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洋河居士 发表于 2023-02-18 14:57
拜读学习诗友一首新作品!

谢谢留言支持
发表于 2023-2-20 16:48: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的文章!拜读了!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艨子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