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精华
热帖
回复
最新
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格律
AI音乐
热帖排行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听天命
印
诗歌鉴赏
| 品读一首《暮秋》感受诗人沉郁的情怀
楼主:
黄新
|
查看: 66422
|
回复: 0
清风文学
›
学习区
›
诗歌鉴赏
›
品读一首《暮秋》感受诗人沉郁的情怀
品读一首《暮秋》感受诗人沉郁的情怀
[复制链接]
黄新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窥视卡
雷达卡
黄新
现代免审(中阶)
收听TA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黄新
发表于
昨天 16:13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66422
|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暮秋
文/马累
乌鸦继续叼来
枯枝,提升着家园的高度。
蚯蚓继续向深处
蔓延,吃具体的土,
排出抽象的土。
黄金倾入落日,
收集人世的喧嚣。
濒死的蝉用哑默回应
深湛的诗歌技艺。
暮秋的黄河边,
这些都是我的明镜,
反照我痛苦的心。
像少年时看见
扑火的飞蛾,热泪
一直含到现在。
———造自网络 “读一首好诗”
‘以物观心,在天地秩序中照见一种沉郁的生命与情感。简析《暮秋》
这首诗以暮秋为镜,将自然物象的“静”与内心的“痛”交织成绵密的生命沉思——没有直白的悲秋,却让每一种生物的存续状态,都成为诗人观照自我、锚定家国与岁月重量的载体,凝练中藏着厚积的深情。
一、物象选择:以“存续之力”对抗暮秋的萧瑟
诗人避开了落叶、残霜等浅白的秋景,选取的都是“在暮秋里仍在行动”的生命,每一种物象都带着“向内扎根”或“向终坚守”的量:
′
乌鸦与枯枝:“叼来枯枝,提升家园高度”,不写乌鸦的苍凉,反而聚焦其“筑巢”的执着——暮秋越是肃杀,这种为“家园”的劳作就越显沉重,暗合着对“根”(故土、亲情)的守护与担当。
蚯蚓与土:“吃具体的土,排出抽象的土”,是全诗最具张力的隐喻。“具体的土”是生存的实在——如乡音、田埂、祖辈的脚印,是诗人赖以扎根的故土质感;“抽象的土”是生命的痕迹——如消散的时光、沉淀的记忆,是个体在岁月中留下的轻浅印记。“吃”与“排”的循环,看似是“徒劳的重复”,实则藏着生命对“实在”的执念:哪怕痕迹终将被遗忘,仍要向深处扎根,恰如诗人对故土的情感——从具体的烟火气,沉淀为抽象的文化认同与精神归属。
落日与蝉:“黄金倾入落日,收集人世喧嚣”,将落日的余晖比作“黄金”,不是悲叹“夕阳西下”,而是赋予其“收纳万物”的包容性,暗含对岁月沉淀的敬畏;“濒死的蝉用哑默回应深湛的诗歌技艺”,蝉的“哑”是生命尽头的静,却与“诗歌技艺”呼应——诗人以蝉自比,将创作的赤诚,藏在不事张扬的坚守里。
二、情感脉络:从“物象之镜”到“内心之痛”的递进
诗歌的核心是“以物为镜,反照自我”,情感层层深入,最终落于“岁月与生命的重量”:
1. 第一层:观物——自然的秩序感
乌鸦筑巢、蚯蚓钻土、落日沉坠、蝉声渐哑,都是暮秋里“本该如此”的自然节律,诗人以平静的笔触铺陈,为后文的情感爆发做足铺垫。
2. 第二层:照心——物象与自我的共振
关键句“这些都是我的明镜,反照我痛苦的心”,将前文的所有物象一把拉向自我——乌鸦的“家园”对应诗人心中的故土/家国,蚯蚓的“土”对应血脉里的根,落日的“喧嚣”对应人世的沧桑,蝉的“濒死”对应岁月的流逝。这些自然的“静”,照见的是内心对“根的坚守、岁月的无奈、生命的赤诚”的复杂痛感——痛,却不颓丧。
3. 第三层:溯源——少年记忆的回响
结尾“像少年时看见扑火的飞蛾,热泪一直含到现在”,是情感的收束与升华。“飞蛾扑火”的执着,与前文乌鸦筑巢、蝉的哑默形成呼应——少年时为“执着”感动,如今在暮秋的物象里,看见的是自己一生对“故土、家国、创作”的执着,热泪从少年含到暮年,藏着跨越岁月的深情与坚守。
三、语言技艺:简淡中的精准与诗意
这首诗的语言极克制,却每一字都藏着匠心,也‘契合个人创作中“精准、精炼、诗意”的追求:
动词的张力:“叼来”“提升”“蔓延”“倾入”“收集”,都是轻而有力的动词,不刻意渲染,却让物象的“行动感”落地——比如“提升家园高度”,一个“提升”,就让乌鸦的劳作有了“对抗萧瑟”的力量。
虚实的交织:“具体的土”与“抽象的土”“哑默的蝉”与“深湛的诗歌技艺”“自然的明镜”与“痛苦的心”,虚实相生间,让自然物象有了精神内核,也让内心的情感有了可触摸的载体。
- 结尾的留白:“热泪一直含到现在”,没有说“为何而哭”,却让所有情感都有了落点——是少年时的感动,是如今的痛,是对家国故土的牵挂,也是对生命执着的敬畏。“含”字极妙,不是“流”,是隐忍的、沉淀的深情,有着绵长的余味。
尤其让我惊讶的是那“黄金倾入落日”一句,言落日色彩不直白其金黄,而当其是灌入黄金熔液的圆球(也可能是圆饼)将平常的色彩呈现生生的给予活化的动态倾入,让人一时想不起来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惊′叹诗人对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极至追求。
整首诗的底色是沉郁的,但内核是温暖的——暮秋的“萧瑟”是背景,生命的“律1动”是主线,内心的“痛”是对“根”与“岁月”的深情。诗人将个人经历(少年记忆、创作赤诚)、家国情怀(家园、故土、人世喧嚣),都融入这些沉默的物象里,以“镜”为喻,让每一种自然的存在,都成为自我精神的投射——这正是你作品中“以个人映家国,以小物见大情”的精髓,简淡却厚重,克制却深情。
《暮秋》不是悲秋,是生命与根的“沉思录”
2025—10—24读诗笔记之(五十三)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上一篇:
他是唐代“最强大脑”,铁骨铮铮怼皇帝!写下一首五言诗流传千古
下一篇:
苏轼人生最后一首诗,仅仅28字,却道尽人生的三重境界,不免唏嘘感概。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清泉居士
1 小时前
+1
太湖石
昨天 21:51
+1
金祥文
昨天 20:20
+1
宽龍
昨天 19:01
+1
东方.启明星
昨天 18:12
+1
+1
66422°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品读一首《暮秋》感受诗人沉郁的情怀
[
诗歌鉴赏
]
青春中国志
[
新诗/现代诗
]
路遇一树秋海棠
[
新诗/现代诗
]
豫东平原我的家
[
新诗/现代诗
]
致敬杨振宁先生
[
新诗/现代诗
]
质朴的文字深藏悲悯和祟敬品读背影的一首《农民》‘
[
诗歌鉴赏
]
仙人掌
[
新诗/现代诗
]
旧衣服的温嗳
[
新诗/现代诗
]
西部新曲
[
新诗/现代诗
]
又闻中原喷呐声
[
新诗/现代诗
]
创作的秘笈就在不断寻找陌生的路上一——品读诗人李南的一首《我喜欢边走边逛》
[
诗歌鉴赏
]
雨天读《雨夜》感受一首诗歌的温度
[
诗歌鉴赏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诗歌中国app
|
Archiver
|
手机版
|
RSS订阅
|
新统计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5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