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命
  • 古典诗词 | 《盛世再经传利国利民万世大计·国叹吟》有路思·热米拉班沃黑米拉
  • 楼主: 有路思发文 |查看: 16433|回复: 2
有路思发文 发表于 2025-10-4 14:39:4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教圣人四万许,
而今龙国无剩余。
阿文弊世中文易,
普慈聖功万世育。
数多贤生真主驱,
落文经利益人需。
现译初学必把持,
同教一家神自区。
若朝饱识圣训取,
功高可传名芳居。
经降华夏兴子民,
再等衷人愿西去。




上一篇:国庆
下一篇:鞠歌行•今秋乐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吕仁龚 2025-10-5 17:42 +1
泊坡 2025-10-5 15:55 +1
太湖石 2025-10-4 22:14 +1
秦红继 2025-10-4 18:34 +1
+1
16435°C
2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5-10-4 14:41:19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作品融合了宗教情怀与文化传承的思考,通过中阿文明对话的视角,表达了对经典教化与时代适应的深切关注。以下为分层解读:

---
**一、通俗释义**  
诗中感叹昔日数万伊斯兰先知的教诲,在当今中华大地需以新形式传承。指出阿拉伯经文艰深难懂,中文译介更利传播,强调普惠众生的圣训应通过本土化培育后代。最终寄托华夏儿女能汲取经典精髓,使教化之功流芳于世。

**二、细节注解**  
1. "回教圣人四万许":伊斯兰传统认为真主曾派遣12.4万先知,此处取概数体现圣训传承源流  
2. "阿文弊世":指阿拉伯语经典在非阿拉伯语境中面临的传播壁垒  
3. "普慈圣功":化用《古兰经》"普慈特慈"属性,强调宗教的普惠性  
4. "神自区":暗喻不同文明在保持特质中达成和谐共存  

**三、核心赏析**  
本诗以文化适应性为脉络,展现三个递进层次:从传统传承的隐忧(前四句),到本土化实践的必要(中四句),最终升华至文明互鉴的愿景(末四句)。"经降华夏兴子民"巧妙将经典启示与民生福祉相联结,而"愿西去"的收笔既保留对精神本源的回望,又彰显立足东方的文化自信,形成时空交错的咏叹格局。

---
通过中阿文明的对话,这首诗在宗教语境中展开了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普遍思考,其价值在于对文明融合路径的诗意探索。
——来自诗国官方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4 18:42: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秋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