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七律. 诗道同侪(平水韵)
  • 楼主: 唐韵 |查看: 1999|回复: 3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2025-2-27 06:59:5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初逢雅颂启舟航,
                   平仄幽微韵底藏。
                   挚友清谈驱雾霭,
                   箴言细品破迷障。
                   林泉觅句同寻翠,
                   案几研诗共嗅香。
                   素楮铺云情作墨,
                   诗畦植梦韵盈囊。

一、写诗背景(散文)

      诗途恩师:平仄间的纯粹情谊

        在蝉鸣阵阵、日光如碎金般透过叶隙倾洒的夏日午后,我不经意翻开一本古诗词集,刹那间,便被那平仄交织、韵味悠长的诗句深深吸引,就此踏入了诗歌的奇妙天地,开启了独属于我的诗途之旅。

       起初,这段旅程充满了挑战。平仄格律宛如难以跨越的深邃沟壑,每一次尝试创作,都似莽撞地一头撞上去,落得遍体鳞伤。看着自己笔下那些生硬别扭的句子,满心的沮丧如窗外层层堆积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让人喘不过气。

       直到那个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淡雅花香的春日,命运的齿轮悄然开始转动。在一场充满文艺气息的文学交流活动中,我有幸结识了我的挚友。那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我们身上印下一片片金色光斑,仿佛是命运给予的温暖馈赠。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诗歌。当我苦恼地诉说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困境时,挚友微笑着看向我,那眼中满是真挚的鼓励,如同一束光照进了我心中的阴霾之处。

       此后的日子里,挚友俨然成为我诗途中熠熠生辉的启明星。闲暇之时,我们常常相聚。有时,我们置身于古朴的书房,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光影,宛如一幅诗意的画卷。挚友轻轻摊开诗集,逐字逐句地为我剖析讲解,敏锐地指出我诗作里意象堆砌的弊病,耐心地教我如何用简洁而精妙的文字勾勒出深远的意境。有时,我们会并肩漫步在幽静的竹林之中,竹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自然的乐章。挚友望着那摇曳的竹影,巧妙地启发我去捕捉自然中的美妙瞬间,并将细腻的情感融入到诗歌创作之中。而当我们无法碰面时,电话便成为了连接我们的桥梁。电波传递着彼此饱含热情的声音,哪怕相隔甚远,我们也能一同沉浸在诗歌的浩瀚世界里。为了一个词的精准运用,我们常常能在电话里探讨许久,从破晓时分一直聊到日暮西垂,直至确定那个最能传情达意的字眼,才肯罢休。

        时至今日,我们依旧会为了一首诗中某个词是否恰当、对仗是否工整而展开热烈的探讨。犹记得那次,为了描绘冬日雪景,我们置身于纷飞的雪花之中,争论“覆”和“落”哪一个字更能淋漓尽致地体现雪的轻柔与静谧。在你来我往的热烈讨论中,我们的情谊愈发醇厚,如同陈酿的美酒,对诗歌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加深、升华。

         回想起这段充满诗意与温情的诗途,心中感慨万千。若不是挚友一路的陪伴与悉心帮助,我或许早已在重重困难面前选择退缩。我们一同在诗的广袤森林里追逐梦想,那些携手走过的日子,无疑是我生命中最为珍贵的宝藏,在记忆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二、带你走进我的诗:

        各位朋友,带你走进我的诗。这首七律围绕着诗人在诗歌创作道路上的所历所感,细腻描绘了与挚友相逢后,在诗歌创作领域相互支持、携手共进的美妙历程。

        诗中情感诚挚,意境宛如画卷般优美,还巧妙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格律严谨,读来音韵和谐,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诗歌创作的迷人魅力,以及珍贵无比的友情。

        首联“初逢雅颂启舟航,平仄幽微韵底藏”,以“兴”的手法开篇,将初次邂逅诗歌的体验比作开启一场远航。“初逢”与“启”两个动词紧密相连,鲜活地刻画出诗人被诗歌深深吸引,毅然踏上诗歌创作之路的模样。而“平仄幽微韵底藏”则像一颗预埋的种子,为后文深入探讨诗歌创作埋下了伏笔,奠定了全诗对诗歌满怀热爱与不懈探索的基调。

         颔联“挚友清谈驱雾霭,箴言细品破迷障”,一连串动词“清谈”“驱”“细品”“破”接连出现,采用“赋”的手法,直白且坦诚地诉说着挚友的交流与引导给自己带来的莫大帮助。“清谈”与“细品”在动作上相互对应,“驱雾霭”和“破迷障”表意相近却又有着微妙的差异,对仗极为工整,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挚友助力自己驱散诗歌创作迷雾的场景。

      颈联“林泉觅句同寻翠,案几研诗共嗅香”,运用“比”的手法,将自然山林与书案前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诗歌创作场景并置相对。“林泉”与“案几”是地点上的对仗,“觅句”与“研诗”为动作的对应,“同寻翠”和“共嗅香”更是巧妙运用视觉与嗅觉的通感,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诗人与挚友在不同环境中一同创作诗歌的美好画面,不仅对仗工整,还营造出优美动人的意境。

尾联“素楮铺云情作墨,诗畦植梦韵盈囊”,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写诗的纸张想象成能够铺展云朵的画布,将情感视作墨汁,又把诗歌创作比喻成在田园中播撒梦想的种子,最终收获满囊的韵味。这一联巧用比喻,把抽象的诗歌创作和情感表达具象化,含蓄而巧妙地传达出在挚友的陪伴下,诗歌创作成果丰硕,情感与诗意完美交融的美妙状态。

纵观全诗,在写法上,首联以兴法引出诗途;颔联借赋法直陈挚友的帮助;颈联通过对比展现不同的创作画面;尾联则以生动的比喻收束全篇,升华情感。格律方面,严格遵循七律规则,不存在四平头、音步相同、摞眼、合掌等弊病,颔联与颈联对仗极为工整,用词精妙。整首诗生动展现了诗人在诗途上因师傅相伴而不断成长、收获满满的过程,字里行间既有对诗歌创作炽热的热爱,又饱含着对挚友深深的感激之情,是一首情景交融、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上一篇:青玉案:[词林正韵]春信则
下一篇:七律(三韵皆通)•赏柳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王凤岭 2025-3-1 06:25 +1
东方.启明星 2025-2-27 13:30 +1
太湖石 2025-2-27 11:21 +1
+1
2002°C
3
  • 苦心
  • 唐韵
  • 唐韵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5-2-28 13:51: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流水响,诗韵自飞扬!
发表于 2025-2-28 14:56: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2-28 15:00: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