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举报
11万
何文富 发表于 2024-12-14 09:17 点赞好诗佳作拜读了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12-14 09:31 高适,这位伟大的唐代诗人,以其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文学才华,为后世文学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他的《七律》通过精练的语言、鲜明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己的奋斗历程,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与个体命运的磨难。 在这首诗中,首联直入主题,生动刻画了高适年轻时的贫寒背景及心理状态,透过“少历贫寒意未休”,可以体会到他对贫苦生活的不屈服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从一开始,他就显示出了对生活的不甘与对未来的渴望。 接下来的颔联,通过“求名常叹儒冠误”点出高适在仕途上遭遇的挫折,让人感受到当时社会对文人的压迫与无奈。而“入幕方筹远略谋”则是这一段落的转折,标志着他进入军旅幕府后,人生的希望开始展现。这个转折不仅是生涯上的变化,更是精神层面的升华。 颈联的大漠与长河,则充分展示了边塞的壮丽风光,亦是高适情感与理想的寄托。通过“凭墨染”“借诗留”的表达,我们能感受到高适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反思。在他的笔下,壮美的自然景观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源泉,也让他在艰难的环境中找到了一丝愉悦与归属。 最后的尾联,则从沉重中走向乐观。“莫愁前路无知己”展现了高适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而“刀笔从戎封县侯”则完美概括了他由书生到军人再到封侯的辉煌人生,这既是他个人奋斗的见证,也是对时代变化的响应。 整体来看,这首诗结构严谨,情感丰富,充分体现了高适的英俊气质与豪迈情怀。值得一提的是,诗中的用词与意象相得益彰,使得整首诗不仅有很强的音乐性,也富有深邃的哲理,激励人心。对于后人来说,高适的作品无疑是文学与人生的双重丰碑,给予我们丰富的思考和启迪。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1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