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升华 发表于 2024-11-3 07:36:5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殿前公园以前叫后山背
大多数村里人还会有些记忆
几十年前倒塌的李华殿
知者不多,且都已上了年纪
留下凄美的故事,追溯村名起源

门口塘还是正儿八经的
只是失去了往日的清波绿水
长塘水库变化实在是大
劳作年代,为温饱抢填滩口
而如今公路横跨,对岸美丽校园

火烧山的名字已成历史
环村公路刚好穿过它的脊背
楼卜山的老祖宗搬了家
靠近城区,住上拆迁的高层
缅怀祭祀变远了,扫墓遥寄思念

育德堂曾经办过老学校
那里上过学的大都四十以上
新学校在后山门堂附近
几年之后,村办小学撤扩并
产业卖给了农户,校舍翻新重建

砖瓦厂是集体收入来源
那是老一代干部群众的心血
粮仓旧址上建文化礼堂
修好门楼,广场草坪很气派
文化园底蕴深厚,诸多设施齐全

老书记家的广播不响了
轮派义务工被老百姓所遗忘
电屋的黑板不再写通知
除了幼儿,人人手机不离身
有事电话和微信,联系实在方便

水稻小麦种植户不多了
乡村不再像农耕时代那样忙
以前常见的渠道消失了
巧溪水库,变成了旅游景点
至今令人难忘怀,引水灌溉良田

三六九尚经市赶集没变
慢慢成了老头老太太的专利
村里的代销店不再辉煌
脱胎换骨,演变成繁华超市
商品是琳琅满目,沿街处处店面

挨家挨户的土烟囱没了
燃气灶安装上高档抽油烟机
老年人都有些稳定收入
居家养老,退休人员养老金
腰包鼓不求儿女,只求身体康健

上塘顶的老井依然还在
扁担挑水作响声已消失多年
几处老厅尚且屹立不倒
残砖断瓦,零星住着几个人
弄堂里听唱新闻,也已多年未见

出远门做生意的人少了
追求安逸都选择在近处就业
三层楼不再是啥稀罕物
遍地开花,几乎家家户户有
房租收入更喜人,连年源源不断

通往下兆的机耕路还在
窄窄的只能通过一辆拖拉机
同一个大队的那段往事
相去甚远,年轻人几人知晓
亲历者才会想起,仿佛就在昨天






上一篇:自然佚事续集(780——789)
下一篇:题图诗•瑟瑟发抖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潇潇湘雨 2024-11-14 12:37 +1
一闲翁 2024-11-5 15:55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2024-11-4 07:50 +1
东方.启明星 2024-11-3 13:28 +1
观自在/可大 2024-11-3 08:35 +1
太湖石 2024-11-3 07:49 +1
+1
2466°C
6
  • 何文富
  • 潘升华
  • 一闲翁
  • 潘升华
  • 潇潇湘雨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3 07:39: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潘升华 +1
发表于 2024-11-3 07:49: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好,谢谢诗友鼓励和支持
发表于 2024-11-3 14:42: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旧貌换新颜,可喜可贺!欣赏点赞诗友佳作!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潘升华 +1
发表于 2024-11-3 14:59: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闲翁 发表于 2024-11-03 14:42
家乡旧貌换新颜,可喜可贺!欣赏点赞诗友佳作!

感谢老师鼓励和支持,现在的农村变化确实很大。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一闲翁 +1
发表于 2024-11-14 12:37: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潘升华 +1
发表于 2024-11-20 15:32: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到访和好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