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华 发表于 2024-10-30 12:47:0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沿一根历史的长藤
漫步在古镇街头

听闻庚家三兄弟的故事
一个恩荣以商家的盐茶金富贵了一方
恩旸血战沙场
一直到蔡鄂手下的上将
用诗与军事才能燎烧成战歌
庚澄庆作为后代他在唱他的歌
恩锡园林艺术
成就昆明的翠湖、明磊楼与市长
大重九、昆明卷烟厂
一一蔓延开

李秀山反蒋指挥所
消逝了岚烟
依然定格着曾经的历史沉淀
炮火声下的紧张感
划过石梯
窗花、门雕、墙砌、画栋
一线望天井诉说着古老的艺术

八角楼凝望着四方的茶马铃声
伴夕阳一起与青石板睡去
我攀着这根藤漫溯历史
碧溪曾经名字~碧朔
大大地跨在镇门上

走进一个卖碧溪米线的老屋
粗的粗、紫的紫的
米线被摆成队伍
买一把扫把茶
清香而有童年的记忆
垂问辨别好紫米的方法

老人悠闲地在门外下着象棋
一对叫花鸡绕过老人的脚戏爱








上一篇:别秋的院庭
下一篇:问佛(之一)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潇潇湘雨 2024-10-30 19:43 +1
南之 2024-10-30 17:19 +1
东方.启明星 2024-10-30 15:04 +1
观自在/可大 2024-10-30 14:13 +1
黄新 2024-10-30 13:13 +1
太湖石 2024-10-30 12:51 +1
+1
3717°C
5
  • 白鸥
  • 摩天居士
  • 张光华
  • 潇潇湘雨
  • 何文富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10-30 12:58: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张光华 +1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0-30 13:25:37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描绘了墨江碧溪古镇的历史和文化,非常生动且富有画面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一些点评:

1. **历史与故事**:诗中提到的庚家三兄弟及其历史故事,让古镇的文化底蕴尤为丰富,增强了引人入胜的氛围。通过历史人物的描述,读者能感受到古镇深厚的历史积淀。

2. **细腻的描写**:对于古镇街头景色的描写,如“窗花、门雕、墙砌、画栋”,展现了传统建筑的美感,营造出一种古朴的氛围。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音韵与节奏**:诗中运用了音韵的和谐,例如“茶马铃声”与“夕阳一起与青石板睡去”,形成了一种流畅的节奏感,增添了诗歌的韵律美。

4. **情感的共鸣**:在描写美食的部分,特别是“米线被摆成队伍”的细节,以及“清香而有童年的记忆”,唤起了人们对家乡味道的怀念与情感的共鸣。

5. **生活的片段**:结尾处的老人下象棋和叫花鸡的描写,增添了生活气息,让整个古镇不仅仅停留在历史之上,更充满活力和人情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回溯与生动的生活场景,构建出一个鲜活而立体的墨江碧溪古镇形象。在语言运用上,有较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值得继续探索与深化!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张光华 +1
发表于 2024-10-30 18:46: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点评
发表于 2024-10-30 19:43: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张光华 +1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28 08:05: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张光华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