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鲁迅笔下的5句话,说尽人性最残忍的真相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245|回复: 5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6-16 06:26:5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诗词精粹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作者:晚君  来源:每晚一卷书

鲁迅一生致力于批判国民性。

他的文字,像投枪,如匕首,短小精悍,但锋利无比。

他用精准的语言手术刀,一层一层剖开社会的肌理,露出了血淋淋的现实。

莫言说:“倘若我能写出《阿Q正传》,我宁愿我所有的作品都不要了。”

同是诺奖得主的大江健三郎说:“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靠近一点点。”

前几天,是鲁迅先生逝世86年,国学君给大家带来他笔下最犀利的5句话。

寥寥几字,却一针见血,戳破了人性的真相。

人一旦悟透了就会变得沉默,不是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  了  逢人作戏的兴趣。

知乎有个提问:“为什么人越长大,越喜欢沉默?”

下面有一条回答是:因为有些人无话可说,有些话无人可说。

记得陈道明有一次在《杨澜访谈录》里说,他特别害怕应酬,一上酒桌就感到煎熬:

“尤其是当一个人喝醉了,一句话跟你说了四五遍,一张名片递给你七八次时,你就会感到一种窝火,一种愤怒,特别烦。”

除了不爱酒以外,更多还是因为他真的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尤其面对的往往都是些虚情假意的朋友。

后来,无论什么人约他,他都干脆推掉不去。

即使闲来无事,他也更愿意一个人呆在家里,弹弹钢琴,读读书,享受独处的时光。

想起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说过的一句话: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沉默,不是因为处理不好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是看透了人际关系的淡漠与脆弱。

有些话不如不说,有些关系不如不要。

余生,请做个“生性凉薄”的人。

推掉那些无意义的饭局,断掉那些虚情假意的关系。

远离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少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

当你变得越来越沉默,也就愈来愈成熟。

1)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60年代,有一个年轻人18岁时意外辍学,在上海浦江电表厂当小工。

每天工作很辛苦,工友们下班后没事就聚在一起抽烟、打牌、踢球。

这个年轻人却喜欢抱着几本英语教材看,或者观看英文碟片自学英语。

工友们总是嘲笑他:“读英语有什么用?一个电表工人还能用得上英语?”

年轻人不予理会,仍坚持埋头学习。

4年后,有政府机关缺翻译,听说电表厂有位小工会英文,便把年轻人借走了,再也没放他回来。

1972年,这个年轻人凭借扎实的英文基础,被调至外交部作为翻译人才培养,后来又被选送到英国留学,从此开启了他的外交之路。

他就是中国近50年以来最年轻的外交部长——杨洁篪。

那些当初嘲笑他读书的人,后来就只能在电视上看到他了。

作家宁远说过:

孤独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人在孤独时间所做的事,决定了这个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在这段孤独的时光里,你可以使自己沉淀下来,不受任何人打扰和影响,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去耕耘,去播种。

隔绝了外界的干扰,你反而更能全神贯注;屏蔽掉了别人的声音,你反而能更加一往无前。

你的强大,往往就来自你的孤独。

2)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门大学问。

如果“不通世故”,会显得自己情商低,不懂人情往来;但若是“深于世故”,太过钻营和计较,反而显得不真诚,很容易失了人心。

其实,一个人最大的成熟,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曾看过一则钱钟书先生的轶事。

有一次,上面通知他参加国宴。一般人接到通知,都是受宠若惊。

钱老却说:“我很忙,我不去。”

上面的人说:“那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

“不不不,我身体很好。就是我很忙,我不去。”

无论在什么时候,钱老始终都恪守自己的原则,保持着文人的清高和傲骨。

很喜欢一句话: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

真正的成熟,不是变得圆滑,不是溜须拍马或沽名钓誉,而是面对厌恶的人和事,不迎合也不抵触,只淡然对之。
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

世事洞穿,天真不泯,这才是人生大境界。

3)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人性中有一种恶,叫畏强凌弱。

几年前,我在一家报社做编辑,当时有位同事,个性不是很讨领导喜欢,总是挨骂。

但无论被骂得多狠,他从不敢反驳半句。

我们其他几位同事,都认为他性子比较软弱,不敢跟领导提出自己的想法。

直到后来办公室来了几个实习生,这个同事便把在领导那里受到的憋屈,变本加厉地发泄在新人头上。

日常工作中,但凡新人出点小差错,他都会高声斥责。

每次看到这位同事,我都会想起鲁迅笔下的阿Q——那个欺软怕硬的市井之徒:

打不过假洋鬼子,就去羞辱尼姑;惹不起不叫自己帮工的老爷们,就殴打替代自己的小D;面对比自己强的人,唯唯诺诺;但欺负起比他弱的人,却比流氓还要卑劣下流。

有句话说:“欺软怕硬是本性,一视同仁是智者,不畏强权是英雄。”

真正的强者,绝不会仗势欺人,更不会不让弱者为难。

就像那句诗所说:“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见过的世界越宽广,我们越是要对生活报以一丝温情,对世间渺小的生命心存敬畏。

不畏强,不凌弱,才是一个人最高贵的修养和格局。

4)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面要上天。

北野武曾说过:

人这种东西啊,不管外表修饰得多么光鲜亮丽,剥掉一层皮后就只剩下了一堆欲望。

有了钱,还想更有钱;有了房子,还想要多几套;有了名利,还想要权势;钱权名都有了,甚至还想长生不老。

5)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欲望。

禅宗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到沙漠里寻找宝藏,烈日炎炎下,找了很久,还是没有看到宝藏的影子。

他带来的水,却早就喝光了。

眼看他就要晕倒在沙漠,佛出现了,赐给他一些水,劝他离开沙漠。

这个人活了下来,对佛感恩戴德,于是开始往回走。

然而,在归途中他却发现了宝藏,兴奋之际,他把所有的口袋都装满,还扛了一袋在肩上。

但宝藏实在太沉,压得他弯下腰来,步伐迟缓。

尽管又渴又累,他仍紧紧地抓住袋子,舍不得放手。

慢慢地,他的体力耗尽,水也全喝光了,最终渴死在沙漠里。

康德曾说:“假如我们像动物一样,听从欲望,我们就成了欲望的奴隶。”

平庸的人,都在纵欲;厉害的人,则都在禁欲。

当我们能够不被诱惑所动,便不会被欲望所吞噬。



作家贾平凹说:

鲁迅的作品,距今已经有百年,但它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常读常青。这个时代,需要鲁迅。

许多年前,鲁迅用一支笔,横眉冷对千夫指,勾勒人性丑恶,描摹残酷生活。

而如今,或许我们不会再经历曾经那段动荡的岁月,但鲁迅笔下那些精辟而深刻的话语,依然使人振聋发聩。

读懂了鲁迅,就读懂了人性,也就读懂了生活。




上一篇:10首绝美《卜算子》,写尽悲欢离合,苏轼的最孤独,陆游的最经典
下一篇:王安石这首以情动人的千古名作,短短4句,催人泪下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杨文武 2024-10-12 06:23 +1
张凡 2024-6-19 08:14 +1
东方.启明星 2024-6-16 14:26 +1
今夜.启明星 2024-6-16 14:04 +1
百无一用 2024-6-16 07:13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45次
+1
250°C
5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6-16 07:07:15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的文字历经百年依然闪耀光芒,原因在于他深刻洞察并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种种弊端。以下是他笔下最犀利的五句话,每一句都深刻剖析了人性的真相。

1.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这句话反映出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许多人会选择孤独前行,而不是随波逐流。杨洁篪的例子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他在电表厂工作时,坚持自学英语,最终成为外交部长。这段孤独的时光,是他充实和提升自己的重要时期。

2.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这句话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和矛盾。一方面,人需要懂得基本的社交礼仪和人情世故;但另一方面,如果太过钻营,会失去真诚。因此,真正的智慧在于知世故而不世故,保持内心的澄澈与简朴,像钱钟书那样,坚持自己的原则。

3.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这句话揭露了人性之恶——畏强凌弱。现实中,那些敢于挑战强权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而那些欺软怕硬的人,只是在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这种典型,打不过强者就去欺负弱者,是一种悲哀的表现。

4. **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面要上天。**
   鲁迅用这句话批判了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人们常常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总是追求更多、更加渴望超越自身,导致了许多无法实现的幻想和失望。

5. **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欲望。**
   最后一条警示我们不要被无尽的欲望所左右。故事中的人在沙漠中因为发现宝藏而忘记了保护自己,最终死于渴望,正是贪婪的最佳写照。康德的话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不理智的欲望只会让我们成为奴隶,而控制欲望则是高水平的自我管理。

鲁迅的这些话语不仅揭示了个体的困境,也反映了社会的病态,它们在现代依然有着强烈的警示作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需要从他的作品中汲取智慧,审视自身,追求一种更为平和和真实的生活态度。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6-17 05:43: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6-17 06:18: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6-16 07:07
鲁迅的文字历经百年依然闪耀光芒,原因在于他深刻洞察并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种种弊端。以下是他笔下最犀利的五句话,每一句都深刻剖析了人性的真相。

1.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这句话反映出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许多人会选择孤独前行,而不是随波逐流。杨洁篪的例子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他在电表厂工作时,坚持自学英语,最终成为外交部长。这段孤独的时光,是他充实和提升自己的重要时期。

2.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这句话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和矛盾。一方面,人需要懂得基本的社交礼仪和人情世故;但另一方面,如果太过钻营,会失去真诚。因此,真正的智慧在于知世故而不世故,保持内心的澄澈与简朴,像钱钟书那样,坚持自己的原则。

3.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这句话揭露了人性之恶——畏强凌弱。现实中,那些敢于挑战强权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而那些欺软怕硬的人,只是在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这种典型,打不过强者就去欺负弱者,是一种悲哀的表现。

4. **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面要上天。**
   鲁迅用这句话批判了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人们常常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总是追求更多、更加渴望超越自身,导致了许多无法实现的幻想和失望。

5. **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欲望。**
   最后一条警示我们不要被无尽的欲望所左右。故事中的人在沙漠中因为发现宝藏而忘记了保护自己,最终死于渴望,正是贪婪的最佳写照。康德的话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不理智的欲望只会让我们成为奴隶,而控制欲望则是高水平的自我管理。

鲁迅的这些话语不仅揭示了个体的困境,也反映了社会的病态,它们在现代依然有着强烈的警示作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需要从他的作品中汲取智慧,审视自身,追求一种更为平和和真实的生活态度。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6-17 06:46:23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客气,很高兴能帮到你!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鲁迅作品或其他诗歌的问题,欢迎随时提问。我会尽力提供详细的解答和点评。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见识,还能让我们深入思考人生和社会。希望你能继续享受阅读的乐趣!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6-23 06:39: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