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一首“不正经”的情诗,古人不仅不毁掉还选入经典,流传2000多年
  • 楼主: 袁方铭 |查看: 33960|回复: 1
袁方铭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4万

积分
袁方铭 发表于 2023-10-26 16:31:0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来赏诗词
发表于广西


鉴于我国古代都是封建王朝,所以很多现代人都觉得古人受到约束是很多的,想当然地认为古人都应该是非常保守和守旧的。

可是,若我们仔细翻开历史典籍,去了解古人,就会惊讶地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不少古人的思想甚至比现代人还要热情奔放,他们的思想一点不拘泥,对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都是大胆展现。虽然这些人占少数,却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有趣的一笔。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我们熟悉的诗人,如苏轼、柳永甚至是纳兰性德其实都写过与男女情爱、洞房有关的诗词,只不过被选中作为教材的大多是家国情怀的作品,除了男性诗人,著名的才女李清照在这类诗词上也留下了作品。

一首《丑奴儿》让人们看到了李清照“大胆”的一面,诗中描写道“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很多人印象中的李清照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个性十足”,出现这样的作品倒也不奇怪。

不过,还有一首叫《召南·野有死麕》的诗,写得可比李清照的《丑奴儿》还要来的大胆,更让人看得“惊心动魄”。

这首来自周朝,在民间流传的四言诗,其创作的时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首情诗,它的画风令人意想不到,可即使这样,这首诗竟然被选入国人非常熟悉的《诗经》流传至今。

《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四书五经是古代文人必学的典籍,《诗经》作为其中的一员在古代文人的学习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可是,看完《召南·野有死麕》的内容之后,大家的心里肯定都会产生一个疑惑:一向正经的古人,这此怎么如此“不正经”?并且,这首开放的诗为何没有遭到历朝历代的抛弃,一直流传到现在呢?


这首四言诗字数不多,但因为创作时间早,语言较现代更为内涵和繁杂,所以想要完全理解这首诗并不容易。但是整首诗简单的翻译过来大致是说,曾经有一头鹿死在了野外的白茅草里。

一对年轻的男女在林子里嬉戏追逐,看到了茂密的草丛里有一只死掉的小鹿。年轻的男子采下一束白茅草,将其献给如玉般美好的女子。嬉笑中,女子娇嗔着让男子动静小点,不然裙子响了,会引来狗叫。

该诗共有三节,前两节是传统的比兴手法描写的死鹿,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是野外,暗示年轻男女即便发生出格的行为,也不会被发现受到什么影响。

整首诗的用词算不上美轮美奂,意境更不算雅致,但是却经常获得后世名人大家的好评。譬如宋代的朱熹,现代的胡适等都对此诗都是赞誉有加,是为何故?

赞扬这首歌,首先是为了肯定《诗经》的地位,毕竟孔圣人之无邪是众人皆知的。

其次,这首诗获得赞誉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内容生动有趣,诗中描写的内容和当时的环境有很好的契合度,比同时期创作的其他诗词更加灵动。

尤其是结尾时用女子一句话来点缀,更是别出心裁。因此,这首诗虽“不正经”,但却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上一篇:这10句诗词,初读未领其中意,读懂已是不惑年!
下一篇:九首诗词,九层人生境界,你到哪一层了?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章显引 2023-10-27 08:51 +1
太湖石 2023-10-26 23:20 +1
添天爷爷 2023-10-26 21:20 +1
揭开另一面 2023-10-26 19:42 +1
洋河居士 2023-10-26 18:05 +1
东方.启明星 2023-10-26 17:01 +1
今夜.启明星 2023-10-26 17:00 +1
+1
33961°C
1
  • 周曼君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10-26 23:38: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