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故事 | 《清平乐》中,宋仁宗器重的范仲淹等人为何皆以悲剧结...
  • 楼主: 摩天居士 |查看: 263|回复: 0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0-5-13 00:25:0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清平乐》中,宋仁宗器重的范仲淹等人为何皆以悲剧结果?

从范仲淹、狄青的遭遇上看,确实如此。庆历新政进行到关键时刻,反对者一出,作为国家最高执政者宋仁宗就犹疑了,患得患失,优柔寡断。最后,反对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他不是站在范仲淹等人背后撑腰,而是将其罢官外放,以此来换取反对者的和解。


377adab44aed2e738bd4b7657449b68b87d6277f4c6b.jpg

在热播剧《清平乐》中,宋仁宗赵祯的感情生活充满着许多的不如意,令他颇为伤神。而在历史上,不仅后宫里如此,他在前朝上也是如此。像范仲淹、狄青等良臣,都有一腔报国壮志,确实有能力为国效劳,也为赵祯所器重,却又不得不以悲剧结局,导致宋仁宗君臣们的励精图治追求与事实背道而驰、渐行渐远,盛世大治成了可望不可即的美梦。

一、范仲淹:矢志改革,却壮志难酬

在刘太后生前,少年皇帝赵祯就对范仲淹很有好感。

天圣年间(1023-1032),范仲淹到京城出任秘阁校理,听说皇帝率百官大庭广众之下为太后祝寿,认为不妥,就上书刘太后:皇帝乃天子,可敬天地,太后亦人子,受天子礼,非也。认为皇帝亲自向太后行礼不对,因为皇帝是天子,太后不过是人臣所生的子女,受天子的礼敬,不妥当。

267f9e2f070828381f30e45d4bd1be014c086e065b6b.jpg

范仲淹提议,以后在类似场合,改由宰相替皇帝行礼便可,不必由九五之尊的皇帝亲自行礼。刘太后未予理睬。不久,范仲淹再次上书,认为皇帝到了亲政的年纪,请求太后还政给皇帝。结果,刘太后还是未予理睬。范仲淹生气了,请求外放,去做地方官。

虽然,两次上书均未达到预期目的,范仲淹的行为却赢得了宋仁宗的好感,在宋仁宗那留下了个好印象。

亲政后,宋仁宗将范仲淹召回京城,出任右司谏。

树倒猢狲散。这个时候,刘太后已经不在了,许多人开始攻击她,认为她垂帘听政执掌神器十余年,是非法的。

见朝臣攻击刘太后,范仲淹劝宋仁宗:太后受先帝遗命,辅助皇上十余年,虽有些许过错,也要遮掩保全才是。宋仁宗听此,深受感动,下令不许众臣再议论刘太后的功过了。

宋仁宗亲政后,北宋王朝已经走过了七八十年的艰难历程,国家制度上的许多弊端开始显现,天下叛乱、民变不断,加之西北李元昊称帝搞分裂,又到了危乱时期。

9f2f070828381f30e924b6e05a495b086e061d955a6b.jpg

庆历三年(1043)八月,宋仁宗以范仲淹为参知政事,重用了一些才德兼备的朝臣,进行革新变法,试图以改革来稳定国势,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史称“庆历革新”,或“庆历新政”。

新政重在“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触犯了当时既得利益阶层的强烈反对。他们诬陷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人朋比为奸,目的是要变乱天下,进而废黜宋仁宗,行大逆不道之事。

看着反对者造出的舆论压力越来越大,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响,意志不坚定的宋仁宗动摇了。宋仁宗深知,宋朝从立国开始就十分注重防范群臣结党营私,范仲淹等人“结党”导致内外不满和反对,不利于社稷安定。

于是,在庆历五年(1045)正月,宋仁宗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范仲淹、富弼、杜衍等人被罢职,出任地方官,“庆历新政”草草收场了。

b21c8701a18b87d6277f9756f4403f381f30e924576b.jpg

二、狄青:为国杀敌,却郁郁而终

范仲淹是宋仁宗朝著名的文臣,狄青则是宋仁宗时期著名的武将。一文一武,经历有一定的相似度:起先,备受皇帝的宠信,被委以重任,后来,悠悠之口将皇帝对其信任给削弱了许多许多,直至消失,最终落得个悲剧结果。

宋朝以后的文艺作品中,经常把狄青神化,说他从王禅老祖那得到了仙术和兵书,自带神力,是“武曲星”下凡保护大宋江山的。还说狄青与“文曲星”包拯一样,都是宋仁宗的福星。

实际上,狄青出身于农民阶层,是标准的寒门子弟。李元昊叛宋自立,边疆大乱,狄青应征入伍,抗击西夏军队的入侵。由于宋朝奉行的重文轻武国策影响,宋朝在对外战争中,胜利很少,常吃败仗,所以士卒厌战。

狄青则不然,每战,他都要身先士卒,披散着头发,戴着金属面具,手持利刃直击敌阵,横冲直撞、吼叫着拼杀。因为狄青不怕死,所以赢得了众人的信任和器重,为主持西北军政的韩琦和范仲淹所赏识。范仲淹曾送给狄青一套《左传》,鼓励他好好学习,因为打仗只靠蛮力不行,还得依靠智力才能取胜。

a08b87d6277f9e2f07082341ec78fe24b899a901556b.jpg

因为韩琦、范仲淹时常在奏疏中提到狄青,所以宋仁宗也对狄青也充满了好奇和好感。后来,因为战功赫赫,宋朝提拔狄青为马军都指挥使,后又升为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国家军委副职,一跃成为上层领导。

皇祐年间(1049-1054年),蛮人侬智高入侵宋朝内地,攻克数州之地,一时间天下哗然,人心惶惶。宋仁宗派兵去抗战,结果屡战屡败,害得广州城被侬智高围困达两个多月。

宋仁宗最后想到了狄青,正巧此时狄青也来主动请缨出战。宋仁宗大喜,下令由他督军出战。

狄青到达前线,宣布休整十天,不准任何人出战。侬智高误以为狄青怯战,就放松了警惕。结果,十天还没过完,宋军突然间奔袭而来,越过了昆仑关。侬智高失去了天堑昆仑关,只得拼死力战。宋军抵挡不住,先锋大将孙节战亡,众军想后撤,被狄青制止。

狄青亲率一部分军队从左右两侧杀出,直击敌阵,一鼓作气击溃了侬智高的蛮军,将其赶出邕州,平定了战乱。

回朝后论功行赏,宋仁宗不顾众人反对,毅然以狄青为枢密使,即宰相。在宋朝,武人不得拜相,已成祖宗家法。宋仁宗此举引起朝臣强烈反对,看似封赏了狄青,却也因此害了他。

dbb44aed2e738bd4b31c827852c390d6277f9e2f536b.jpg

一晚,狄青家里祭祀祖先,焚烧纸钱。负责京城消防安全工作的厢兵见大晚上的,狄青家里冒烟,以为出事了,联合开封府一同到那里执行公务。到那以后,发现“火”已经灭掉了。

狄青家中的“火”是灭了,但那些眼红他的人心里的“火”却没有灭。第二天,狄青家中夜光冲天的流言蜚语顷刻间就弄得满城风雨了。

家中夜光冲天,是改朝换代或谋逆的征兆,这下可把狄青给推进了臭水沟子,想洗干净就难了。

虽然宋仁宗对狄青是信任的,这与他当初对范仲淹一样,可是,人言可畏,他也很担心自己的皇位和生命被断送了。毕竟大宋朝的江山,也是他大爷爷赵匡胤在后周做大臣时,依靠武将的身份,发动兵变夺取的。而狄青也是武将,又是枢密使,功高震主啊!

不久,又有传说,汴梁城闹水灾时,有人见狄青身穿黄袍坐在大相国寺大殿上。

难道狄青也要来一次黄袍加身吗?

这刺激,宋仁宗彻底受不了了,果断罢免了狄青,让其到陈州做官去。狄青临行前,对人说:“陈州有一种水果梨,叫青沙烂,狄青必死无疑。”次年(1057)三月,狄青病死,才五十岁。

8601a18b87d6277f9e2f0d71db700830e924b899566b.jpg

三、补白

范仲淹、狄青,是宋仁宗最为器重的一对文臣武将,一度官位极高,可是为何最后都未能展翅高飞、报国为民夙愿得偿呢?

这主要还是宋仁宗的问题。

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宋论》中认为,赵祯“无定志”。就是意志不坚定,容易动摇。王夫之举例说,宋仁宗在位掌权的三十年间,中书省和枢密院大臣换了四十多,皆为屡进屡退。这样一来,就算是贤臣在位,因不能安于其位,也无法施展才能,做出成绩。朝令夕改,反反复复,使“吏无适守,民无适从”,让下面的人感到无所适从,结果啥事也成不了。

从范仲淹、狄青的遭遇上看,确实如此。庆历新政进行到关键时刻,反对者一出,作为国家最高执政者宋仁宗就犹疑了,患得患失,优柔寡断。最后,反对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他不是站在范仲淹等人背后撑腰,而是将其罢官外放,以此来换取反对者的和解。

4bed2e738bd4b31c8701a7f2749e307f9e2f0708526b.jpg

在这一点上,宋仁宗远远不如宋神宗,在王安石变法最困难时,作为皇帝,宋神宗坚定地站在王安石身后,让王安石放手去做,没有后顾之忧,变法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可是,宋仁宗呢?他和汉景帝相似,有难处了,让臣子出面解决,当替罪羊。“七国之乱”时,为了缓和矛盾,取得叛乱者谅解,进而和解,不至于危乱江山社稷,汉景帝毅然决然地腰斩了朝廷重臣晁错。可是,叛乱者并未就此罢休,而是持续谋反,想将皇位夺走,汉景帝做下了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

狄青,因为战功赫赫,被宋仁宗委以重任,做了枢密使,位极人臣。后来,一些谣言疯传,而且这些谣言明显是人恶语中伤,故意造谣生事的,却仍利用了皇帝,除掉了国家重臣。宋仁宗对于国家重臣的信任,抵不过几句谣言吗?

8ad4b31c8701a18b87d62f066d67100828381f30506b.jpg

对于范仲淹、狄青,宋仁宗如此容易被不同声音所利用,他做到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许正是因为他容易被利用,也造成了乐于听取臣下意见、善于纳“谏”的假象,没有大刀阔斧除旧布新改革变法的勇气,间接地维护了既得利益者的地位和权力,所以才被他们所极力褒扬和称赞,庙号称“仁宗”。反过来,宋神宗砥砺奋进,一心改变积贫积弱的国势,有着铸造盛世的雄心壮志,信任重用王安石强力推行变法,触犯了统治阶级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在后世也惹生了非议,甚至骂名。

2f738bd4b31c8701a18b80afd437892f07082838516b.jpg

【作者简介】齐云轲,男,教育工作者。近年来,陆续在各级媒体发表作品90余万字。阅读悦读平台签约作者。系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省青作协常务理事。

来源:写乎





上一篇:28年后再听《沧海一声笑》:世间纵有千万曲,只是再无黄...
下一篇: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石山飞鸿 2020-5-14 15:45 +1
金月浩荡 2020-5-13 10:04 +1
+1
263°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