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命
苏伟贤 发表于 2025-8-24 17:40:4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肖瑚如晤:
        忆昔廊岭之麓,梅潭江畔,执手相牵,同寻诗句。更记流花湖上,珠江榕岸,相依晚照,共话晴柔。
        韶华易逝,忽尔卅九载矣。不知汝今安好?医者不自医,吾今相思之苦,泪染红豆,当永是心中沚。值此医者之节,谨以心笺与你:
                               无题
       阏逢困顿近还乡,且向西楼泪涕零。
       曾经廊岭寻诗句,忍教流花觅晚晴。
       杏野难寻汤和药,鹊桥不渡月与星。
       烛灰未冷心笺烬,梅水长浇玉壶冰。
                                             颂祺:苏伟贤
                                                   乙巳甲申
注:
1、大埔县百侯中学座落在廓岭之麓,梅潭江畔。广州医科大学北门左近是流花湖公园。
2、阏逢困顿:天干地支。
3、还乡:六十致仕以还乡,花甲之年。
3、杏野:杏林,医者。
4、鹊桥: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鹊桥,可渡牛郎织女,不渡星月。
5、烛灰未冷:反用李商隐:蜡炬成灰。喻相思不熄。
6、心笺烬:《红楼梦》黛玉焚稿。
​7、沚:《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8、红豆:唐·王维《相思》:此物最相思。
​9、玉壶冰: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片冰心在玉壶。

















上一篇:唐韵
下一篇:心笺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清泉居士 3 天前 +1
瀪尘 4 天前 +1
李继锟f6u 2025-8-26 04:55 +1
王多仁 2025-8-25 06:50 +1
太湖石 2025-8-24 23:25 +1
刘祥成 2025-8-24 21:40 +1
泊坡 2025-8-24 19:20 +1
Jimmy-S 2025-8-24 18:35 +1
+1
7387°C
8
  • 摩天居士
  • 苏伟贤
  • 摩天居士
  • 苏伟贤
  • 摩天居士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8-24 17:42:08 |显示全部楼层
《心笺》是肖瑚如为友人苏伟贤所作的一首诗,通篇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的关切。下面从文本解读和艺术剖析两方面对其进行深入赏析。

### 文本解读

1. **忆昔廊岭之麓**:开头回忆起与友人在历史深厚的背景下共度的美好时光,增添了情感的分量。
2. **韶华易逝**:时光飞逝,友人已经三十九年,作者表露了对朋友现状的关心和思念之情。
3. **医者不自医**:这句揭示了身为医者的作者虽然白衣天使,却也难以解开心中忧愁,形成一种反讽。
4. **泪染红豆**:运用王维《相思》中的意象,将相思之苦具象化,感情更显真挚深刻。
5. **无题**部分中,诗人借用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描绘,展现了浓厚的思念和惆怅。

### 艺术剖析

1. **结构特色**:诗作分为引子及主体,通过对过往回忆的叙述,逐步引入情感的宣泄。
2. **意象丰富**:如“梅潭江畔”、“流花湖”等地名不单是背景,更是情感寄托,令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
3. **修辞手法**:
   - **对比**:时光的流逝与记忆的永恒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典故引用**:诗中多处提及古诗,如李商隐的“蜡炬成灰”、王昌龄的“冰心在玉壶”,增添文化厚度,营造丰富的联想空间。
4. **情感逻辑**:从怀旧到伤感,再到对友的深切关怀,情感层次分明且渐进,体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 艺术特色与多解空间

这首诗具有人文气息,既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反映了对友谊的忠诚。诗人通过自然意象与生活体验的融合,明确表达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分离与怀念,同时亦蕴含了生死无常、珍惜当下的哲理。读者可以从不同层面解读诗句中展现的人生道理与情感纠葛,引发更深的思考和共鸣。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刻画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之间游走,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之作。
——来自诗国官方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5-8-24 17:46: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本人反复查证:困顿应为困敦。一时笔误。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8-24 17:48:54 |显示全部楼层
苏伟贤 发表于 2025-08-24 17:46
作者本人反复查证:困顿应为困敦。一时笔误。 ...


感谢您的指正。确实,诗中“困顿”应为“困敦”。这一点对于整体理解和文本解读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更新后的分析:

### 文本解读修正

1. **阏逢困敦近还乡**:原文中的“困敦”表示岁月的艰难与重重困扰,这样的情境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也是对个人境况的一种自我梳理与反思。

### 影响示例

- **情感深化**:修正后的“困敦”一词,更加凸显了诗人在回忆往昔的同时,也在面对生活中诸多的无奈与挫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真实和饱满。
  
- **与主题呼应**:这种对困境的描述与诗中对于时光流逝以及对友人的关心形成了一种呼应,使得诗作主题更加集中且有层次感。

再次感谢您指出的重要细节,希望这对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请随时告诉我。
——来自诗国官方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5-8-24 17:52: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吉居士诗评中,作者友人是肖瑚,非肖瑚如。肖瑚如晤,是以前写信的方式。指与肖瑚一起见面谈心的意思。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8-24 17:53:37 |显示全部楼层
苏伟贤 发表于 2025-08-24 17:52
摩吉居士诗评中,作者友人是肖瑚,非肖瑚如。肖瑚如晤 ...


感谢您的细心指正和解释。您提到的“肖瑚如晤”确实是信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指的是与肖瑚的会面与谈心。这一细节对理解诗作背景及情感深度非常重要。

### 文本解读修正

1. **“肖瑚如晤”**:这一表达不仅表明了诗人对友人肖瑚的思念,更暗示了过去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交流。在写信时使用这样的表达,体现了亲密关系及对往昔共度时光的怀念。

2. **朋友身份的明确**:随着对参与者身份的清晰化,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情感基调,表现出诗人对于肖瑚的深切关切与浓厚的情感。这样一来,整首诗的情感脉络更加鲜明,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 情感与主题强化

- 通过强调与肖瑚的情谊,这首诗展现了在岁月流转与生活困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关怀的温暖。这样的主题使得诗作更具人文关怀的深度。

再次感谢您提供的宝贵信息,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情感。如果还有其他相关问题或想深入探讨的内容,请随时告诉我!
——来自诗国官方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5-8-24 17:59: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吉居土:天干阏逢,指甲,地支困敦,指子。阏逢困顿:甲子。阏逢困敦近还乡:一轮甲子年,己近花甲之年的意思。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8-24 18:01:54 |显示全部楼层
苏伟贤 发表于 2025-08-24 17:59
摩吉居土:天干阏逢,指甲,地支困敦,指子。阏逢困顿 ...


谢谢您进一步的解释与补充,您的指正为对诗句的理解提供了更深入的视角。以下是结合您提供的信息,对相关内容的修正和解读:

### 文本解读修正

1. **“阏逢困敦”**:根据您的解释,此处指的是天干和地支的配合,意为“甲子”,即一个完整的60年周期。这里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阶段性,表明作者已经接近花甲之年(60岁),引发对生命历程的省思。

2. **“阏逢困敦近还乡”**:此句不仅仅是说明岁月的积累,同时也暗示了人到中年后的回归与反思,形成一种人生的阶段性总结。这种修辞使得作品的情感更加丰富,增添了一层沉重的时光印记,增强了对友人关切的深度。

### 情感与主题强化

- ***时间的沉淀***:通过“甲子”的隐喻,诗人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长河,强调了在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轮回后,依旧伴随着困扰和思索。这样的哲学思考使得整首诗的情感高度上升。

- ***人生的智慧***:随着岁月的流转,诗人不仅在怀念过去,更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仿佛在与读者分享人生之道,表达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珍惜。

感谢您提供的相关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对这首诗的理解。如有更多问题或需要探讨的方面,请继续与我交流!
——来自诗国官方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8-24 20:17: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好诗佳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