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5-2-5 06:12:3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诗词天地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必须珍而重之!
关于春节,这些冷知识你一定要知道,还有精美年画可以欣赏!

01
春节从前不叫“春节”!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而叫元旦。
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记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02
“春节”从前不是节日!
中国历史上的“春节”一词,不是节日,而是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
到南北朝时,“春节”是泛指整个春季。

03
春节有狭义、广义之分!
现今狭义的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即农历正月初一。
民间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04
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
“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
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05
春节可能过两个!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 1645 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 2800 年,农历闰正月只发生 6 次,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
最近一次要等到 2262 年,我们没缘分碰见了。
碰到这种情况,原则上春节过第一个正月的,不过也有过两次的。

06
大年三十也会在“二十九”
一个月没有30天,这在农历中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现行农历是根据地球、月亮、太阳三者运行的天文数据来安排的,必须每个月的初一看不到月亮任何明亮的部分,也就是“朔”。
而事实上,月亮从圆到缺的时间,平均周期是29.53天,安排月份的天数必须是整数,这就导致了大月、小月的出现,便会发生某个月拥有30天,某个月29天的情况。
如果这个月刚好是腊月,那么这一年(农历)就没有大年三十了,除夕也就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九。

07
春节每天庆祝内容都不同!
春节虽然是一个整体性的习俗,但是每天的庆祝内容却不相同。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
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

08
春节不只中国有!
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很多国家将农历新年列为法定假期,分别是: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毛里求斯、缅甸、文莱。
另外,以前的日本也过农历新年,但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节日也直接搬至阳历。

09
压岁钱其实不是“钱”!
压岁钱其实不是“钱”,而是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品。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夜里出来害人,压祟钱就是专门用来吓走这货的。

10
“福”字倒贴有讲究!
大门上的“福”字不能倒贴,在民俗传统中,水缸、垃圾箱和柜子才要倒贴福字。
为了避讳在倒水和倒垃圾时把家里的福气倒走,便在这两处倒贴福字,巧用“福至”来抵消“福去”。

11
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而新年起床第一件事也是爆竹。
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
到了宋代,汉族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12
正月不理发!
“正月不理发”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认为春天应该让头发散开自由生长,而不该剪断,诊察发爪可以断重病、决生死,但“剃头死舅舅”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啦。

13
拜年抱拳有学问!
男子拜年抱拳要“左抱右”,中国传统习惯尚左贬右,所以抱拳时要用左手包右手,此谓“吉拜”;
如果右手包左手,则称为“哀拳”,是向别人报丧或求饶时使用的手势。
女性抱拳则相反。

14
变生肖从春节还是立春开始?
中国人算生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北宋起,就以春节来界定的:大年夜十二点以后出生的宝宝,都应该算新属相。
另一种是始于商周时代,以立春界定新属相,此种用的人少,只用在部分命理学与吉凶预测的场合。

15
名著里到底管春节叫什么?
《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里春节都叫元旦;《红楼梦》里春节叫年;《西游记》中春节则称为元日。
等明天走亲戚,可以和亲朋好友多多分享!诗词君也在此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顺意!



附春节古诗词18首(原文无。希望大家喜欢)
《新年作》
刘长卿〔唐代〕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新年》
刘敞〔宋代〕
雪消冰解漏青春,醉眼惊看物物新。已识年华似飞鸟,直将身世委天均。

《新年》
真山民〔宋代〕
妆点春光到眼边,冻消残雪暖生烟。杏桃催换新颜色,惟有寒梅老一年。

《己丑新年》
洪咨夔〔宋代〕
几度椒花颂岁朝,今年心事最萧条。官虽有路犹穷辙,住岂无家却寄巢。金尽床头颜易改,樽空座上客难招。一般独得便宜处,病裹逢人免折腰。

《新年》
文徵明〔明代〕
扰扰复阗阖,鸡声妨晏眠。
江城收宿雨,衰发受新年。
寒尽梅花后,春生草阁前。
郊原芳草近,早问石湖船。

《新年》
无可〔唐代〕
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
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
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
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

《新年》
陆游〔宋代〕
寄迹人间梦已长,新年脱帽始微霜。坐中使气如秦侠,陌上行歌类楚狂。扫榻欲招贫与语,杜门聊以醉为乡。稽山判曲虽堪乐,终忆祁连古战场。

《新年客怀》
于谦〔明代〕
客底光阴似水流,又看五十五春秋。深惭一品三孤秩,敢望千金万户侯。辇路尘清残雪在,御炉香媛瑞烟浮。老来况味俱萧索,只有归心不自由。

《新年田家》
陈宪章〔明代〕
古田同井今同村,同坐杯盘到子孙。合是田家爱元日,白头拄杖拜人门。

《元日》
王安石〔宋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成彦雄〔宋代〕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元日书怀》
徐居正〔明代〕
儿童闲事喜新年,欢笑团圈聒我眠。我亦少年如汝辈,如今却怕雪盈颠。

《乙丑改元开禧元日》
杨万里〔宋代〕
开禧元祀更元正,宿两新收放晓晴。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方知人喜天亦喜,作麽钟鸣鸡未鸣。老子年龄君莫问,屠苏饮了更无兄。

《元日感怀》
刘禹锡〔唐代〕
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元日》
黄庚〔元代〕
睡眼朦胧撑不开,鸡声唱晓梦惊回。竹炉尚有残冬火。柏酒初斟新岁杯。身世百年如梦幻,功名两字已心灰。门无贺客清闲甚,自汲寒泉浸古梅。

《元日述怀》
卢照邻〔唐代〕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田家元日》
孟浩然〔唐代〕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己亥元日》
徐通〔明代〕
开遍梅花腊尽归,声声爆竹启山扉。去年愁苦将谁告,今岁平安向佛祈。三径烟霞吾独老,六街风雨客来稀。朱门通刺慵随例,自古闲身是布衣。




上一篇: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迎花开
下一篇:品读 柴米油盐酱醋茶,体味人间烟火气。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5-2-6 00:41 +1
敏洁桥 2025-2-5 19:39 +1
青风 2025-2-5 13:02 +1
吕仁龚 2025-2-5 08:35 +1
梨花微雨!! 2025-2-5 08:06 +1
黄新 2025-2-5 07:48 +1
潇潇湘雨 2025-2-5 06:23 +1
+1
4696°C
7
  • 潇潇湘雨
  • 黄新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5-2-5 06:23: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点赞!
发表于 2025-2-5 07:49: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您的分享!在此问君新年好!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2-5 07:58:40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的冷知识确实很有趣,提供了很多关于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视角。比如,春节的名称演变和时间上的灵活性让人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同时,压岁钱和倒贴福字的习俗,也反映了中国人对吉祥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于你提到的古诗词,这些作品都以春节为题材,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与景象。从刘长卿的《新年作》中的乡情,到王安石的《元日》中对新年的热切期待,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诗人内心的深思。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选择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深入分析,或者分享一些和它们相关的个人感受或故事。这不仅能增加对这些诗词的理解,也能在亲朋好友间引发共鸣,共同欢度春节!你觉得如何?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5-2-5 09:15: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2-5 12:11: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2-7 08:33: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黄新 发表于 2025-02-05 07:49
感谢您的分享!在此问君新年好!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2-8 06:49: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5-02-05 07:58
春节的冷知识确实很有趣,提供了很多关于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视角。比如,春节的名称演变和时间上的灵活性让人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同时,压岁钱和倒贴福字的习俗,也反映了中国人对吉祥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于你提到的古诗词,这些作品都以春节为题材,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与景象。从刘长卿的《新年作》中的乡情,到王安石的《元日》中对新年的热切期待,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诗人内心的深思。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选择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深入分析,或者分享一些和它们相关的个人感受或故事。这不仅能增加对这些诗词的理解,也能在亲朋好友间引发共鸣,共同欢度春节!你觉得如何?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