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忧心土地的守望者品读《我的父亲叫农民》
  • 楼主: 黄新 |查看: 4400|回复: 12
黄新 现代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黄新 发表于 2024-11-17 23:11:1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的父亲叫农民

文/我在远方等你


向土地弯腰的人
不会忘记
土地里埋着列祖列宗
田野刮过的风
是耳提面命的祖训

父亲用锄头
与土地的贫瘠和荒芜
抗争了一辈子
他用再也直不起来的驼背
询问太阳
农民的出路在哪里

改革的浪潮
一遍遍 冲刷古老的土地
流浪的行囊
背走了
一个个 种庄稼的人

故乡的屋顶
再也长不出炊烟
只有杂草
摇曳着乡愁
夕阳久久地停在树稍
怀念鸡犬之声

父亲
一辈子没能走出一个田字
他 把汗水种进田里
把泪水种进田里
最后 把自己种进田里

儿子 扔下锄头走了
母亲让稻草人
穿上父亲的衣服
接过农民的称号
接过这片祖宗传下来的疆土



《我的父亲叫农民》这首诗以质朴且饱含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关于农民、土地以及时代变迁的画卷,读罢深有感触。

诗的开篇便塑造出了“向土地弯腰的人”这一形象,将农民与土地紧密关联,“土地里埋着列祖列宗”“田野刮过的风,是耳提面命的祖训”,巧妙地凸显了土地在农民心中那种承载着家族传承与先辈教诲的厚重地位,让我们瞬间感受到农民对土地的敬畏与依存。

随后,诗人着重刻画父亲这一典型的农民形象,“父亲用锄头,与土地的贫瘠和荒芜,抗争了一辈子”,一个“抗争”尽显农民劳作的艰辛与不易,而“再也直不起来的驼背”询问“农民的出路在哪里”,则深刻地反映出传统农民在时代浪潮下的迷茫与无奈,让人为之动容,也引发了对农民群体命运的深层思考。

随着“改革的浪潮,一遍遍,冲刷古老的土地”,呈现出时代巨变对乡村的冲击,“流浪的行囊,背走了,一个个,种庄稼的人”,生动地描绘出年轻人纷纷离开土地外出的景象,展现出乡村传统生活方式在时代变革面前的改变。“故乡的屋顶,再也长不出炊烟”等语句,则满含着对往昔乡村烟火气不再的惋惜与浓浓的乡愁,将那种眷恋故土却又无奈面对变迁的复杂情感传递出来。

诗的结尾处,“父亲,一辈子没能走出一个田字”高度凝练地概括了父亲作为农民一生被土地所限的命运,“把汗水种进田里,把泪水种进田里,最后,把自己种进田里”,用极具感染力的排比,强化了父亲与土地相融、奉献一生的形象。而“儿子,扔下锄头走了”“稻草人,穿上父亲的衣服,接过农民的称号”,则进一步体现了乡村传统农耕生活面临的后继无人的尴尬与落寞,让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无奈中又添了几分沉重,留给读者无尽的感慨与思索。

整首诗用词平实却韵味悠长,通过对父亲、土地以及乡村变迁等元素的描绘,展现出了对农民群体的深厚敬意、对传统乡村生活消逝的不舍以及对时代发展下乡村命运的深切关注,是一首能触动人心弦、引人深思的佳作。

2024—11—17读诗笔记之(十六)






上一篇:爱无声,情有形 有感一个温婉的黄昏
下一篇:陶渊明最有名的10首诗,闲适美好,藏着你要的诗和远方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张罗 2024-11-19 00:53 +1
福禄寿喜财 2024-11-18 18:06 +1
东方.启明星 2024-11-18 13:16 +1
今夜.启明星 2024-11-18 12:22 +1
观自在/可大 2024-11-18 11:53 +1
宽龍 2024-11-18 09:18 +1
沧海酌月 2024-11-18 05:38 +1
虚无 2024-11-18 02:43 +1
水墨江南 2024-11-18 01:52 +1
太湖石 2024-11-18 00:39 +1
雪瑞彬 2024-11-18 00:35 +1
冰之虫 2024-11-17 23:40 +1
晓峰 2024-11-17 23:22 +1
龙省全 2024-11-17 23:21 +1
+1
4412°C
12
  • 冰之虫
  • 黄新
  • 雪瑞彬
  • 黄新
  • 沧海酌月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12下一页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17 23:41: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学习
发表于 2024-11-17 23:46: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冰之虫 发表于 2024-11-17 23:41
欣赏佳作,点赞学习

谢君支持!对于后继无人的农民职业,你怎么看?
发表于 2024-11-18 00:37: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已带出深层意象。让人从简洁朴素的文字中,无尽地回味和换位感受
发表于 2024-11-18 00:55: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雪瑞彬 发表于 2024-11-18 00:37
已带出深层意象。让人从简洁朴素的文字中,无尽地回味和换位感受

这个作品语出简朴,其实意蕴丰厚。可以看出诗人对土地上的农民寄寓朴厚的深情。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雪瑞彬 +1
发表于 2024-11-18 05:38: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809

积分
发表于 2024-11-18 07:16: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拜读学习
发表于 2024-11-18 07:46: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独孤求居 发表于 2024-11-18 07:16
欣赏佳作,拜读学习

先生早上好!谢君临读支持!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独孤求居 +1
发表于 2024-11-18 07:54: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谢君临读支持!在此问好先生!
发表于 2024-11-18 18:06: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详尽,抓住了原作的精髓。从细微之处见髙远,每一句评说,都切中命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下一页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