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品读一首《老井》钩沉乡村记忆
  • 楼主: 黄新 |查看: 5231|回复: 2
黄新 现代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黄新 发表于 2024-12-30 17:51:1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井

文/青苔


故乡的黎明
是沿着轱辘升起来的
晕开黎明的
是洒在井畔的笑容与寒暄
是炊烟与泥土的芳香

青苔温厚
默然缓存了,季节摁在
每一个脚印上的沉重,和你
颀长的理想

所有的日子
在这里完成洗礼与交接
平凡而庄严

井畔那棵老槐树,指认过
你散在树荫里的麻花辫子
和你丢在鸟窝里的好奇
校正过许多年久失修的乡音
装订过老井密密匝匝的叹息
和眺望

日渐踉跄的村庄
夜晚又暗了几分
老槐树下又多出一根
丢失了姓氏的拐杖

2022.11.20

《老井》是一首富有深意、情感真挚的诗歌,下面对这首诗简作解析:

意象丰富,意境深远

诗中“老井”是核心意象,象征着故乡的过去、传统和精神家园。“青苔”则暗示着岁月的沉淀和时光的流逝。“老槐树”同样承载着记忆,见证了人们的成长与变迁。这些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古朴、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故事的故乡。

画面感强,情感真挚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故乡的黎明沿着轱辘升起,井畔的笑容、寒暄,炊烟与泥土的芳香,展现了故乡生活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而老槐树下多出的拐杖,则体现了村庄的日渐衰落,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现状的感慨与担忧。

语言优美,富有韵味

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如“晕开黎明的/是洒在井畔的笑容与寒暄”,用词精准,生动地描绘出黎明时分井畔的热闹场景。同时,诗人运用了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如“青苔温厚/默然缓存了……”,赋予青苔人的情感和动作,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全诗以老井为中心,从故乡的黎明、青苔的记忆、日子的交接,到井畔老槐树的见证,再到村庄的现状,层层递进,结构严谨。诗歌既展现了故乡的过去与现在,也引发了人们对时光流逝、传统失落的思考,使主题得到了深化。

主题深刻,引人深思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故乡老井的怀念,更是对传统乡村生活方式和乡村文化的缅怀。通过老井的变迁,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对乡村的冲击,表达了诗人对现代社会中乡村衰落、传统文化逐渐消逝的无奈与反思,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2024—12—30读诗笔记之(二十九)





上一篇:古人用诗词夸起自己来,真是花样百出
下一篇:沁园春·赞扬春熙老师的文章《不得已也,倚老卖老》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张罗 2025-1-2 00:13 +1
青风 2024-12-31 07:57 +1
吕仁龚 2024-12-31 07:40 +1
梨花微雨!! 2024-12-31 05:12 +1
东方.启明星 2024-12-30 23:17 +1
今夜.启明星 2024-12-30 23:04 +1
观自在/可大 2024-12-30 21:50 +1
心远 2024-12-30 21:04 +1
太湖石 2024-12-30 20:19 +1
书香 2024-12-30 18:35 +1
清静太平人 2024-12-30 18:10 +1
+1
5233°C
2
  • 李哥飞舞
  • 黄新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637

积分
发表于 2024-12-30 22:21: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优美诗歌,百读不厌!
发表于 2024-12-31 09:18: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李哥飞舞 发表于 2024-12-30 22:21
优美诗歌,百读不厌!

早上好!谢谢您的临读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