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儿孙自有儿孙福”,它的下句才是精华,可惜少有人知!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54663|回复: 6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10-4 06:19:2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每日一首古诗词

《增广贤文》里记载过一句话,现代的老人也经常挂在放在嘴边,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意思是儿孙自有子孙的福分,父母不必为其担心。

提到这句话,很多人只知道上句,却不知道下句,其实对比上句,下句才是经典,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关于这个典故,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传说,明朝宣德年间有个秀才姓罗,他因家境贫寒考场失意,最后只能远离家人,到其他地方当个教书先生。

罗秀才有妻有儿,妻子是大家闺秀,他不在的时候只能妻子来干家务,妻子不擅长干家务,所以只能儿子妻子一起管理家务。

在外过了几年,罗秀终于休假回家过年了。见到自己7岁的儿子,很满意,就想考他的对对子,好送他去上学。

罗秀才指着天,先出了一个“天”让他对,儿子平时只懂家务,所以根本对不出,母亲在一旁干着急就指着地,结果不小心指到了地上的鸡屎,儿子心领神会,对出了一个“天”对“鸡屎”。

罗秀才大怒,又厉声问他“父亲”对什么,其母怕丈夫气坏,就指着自己,想让儿子对“母亲”,结果儿子看到了奶,就对出“奶”。

罗秀才听罢,对自己蠢笨的儿子终于死心,他既恨自己与科举无缘,又对儿子心灰意冷,最后出家当和尚去了。

罗秀才突然离开,对这个家打击很大,但他的妻子慢慢想开了,就用农忙的闲暇时间悉心教导儿子,后来又积攒钱财为自己儿子请名师。

果然,他的儿子进步飞快,后来一举高中,成了状元。

为了感激自己的母亲,他的儿子中了状元后就为母亲过寿。出家的罗秀才听了,非常高兴,急忙赶回家探访。

但看门的人不认识他,就禀报说有个和尚来化缘,罗母开始给他钱,他不要,后来还请求见新科状元,见到后就在墙上写了一首诗:

离别家乡十八秋,
千钱斗米我不收;
儿孙自有儿孙福,
莫为儿孙作马牛。

这句话的下句其实是告诫天下父母,儿孙自有他们的福气,智力也是一样,只能因势利导,而不能强逼或者放任,否则最后只能适得其反。

对子女付出是爱的表现,但要掌握尺度。

林则徐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子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子女逐渐长大,已经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父母不必为子女过于操劳担忧。如果子女有福,即使两手空空,也能白手起家;如果没福,就算你家财万贯,最后也是任其挥霍,坐吃山空。

这时候做父母的可以适当地给他们一些人生建议,但不能管得太紧,让他们有束缚感,毕竟这样会使双方徒增烦恼,也不利于家庭和谐。

到了一定年纪,该花的钱就花,想去的地方就去,该放下的放下,该淡忘的淡忘,背负太多,身体受不了。

不要对自己太苛刻,辛辛苦苦半辈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爱好一定不能少,一来可以消遣时光,二来可以择交朋友。

管好自己,有个好身体,有个好心情才是最重要的。要坚信,自己过得好,全家都有福。




上一篇:诗词丨诗词里的盛况,血脉中的喜悦
下一篇:诗词 | 心中有诗意,处处皆清欢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方.启明星 2024-10-4 16:03 +1
今夜.启明星 2024-10-4 15:25 +1
执着的太阳 2024-10-4 08:39 +1
梨花微雨!! 2024-10-4 06:46 +1
+1
54669°C
6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 摩天居士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0-4 06:48:33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文字的主题非常深刻,强调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育儿过程中把握的尺度。通过“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古训,传达出一种宽容和放手的教育理念,让父母明白子女的人生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不能过于操心。

故事中的罗秀才和他的儿子,反映了许多家长的担忧和焦虑,但最终通过母亲的悉心教导,儿子才得以成才。这种转变让人看到,教育不应单纯依赖于外在的物质条件,更多的是对孩子的理解与支持。

下句“莫为儿孙作马牛”,则一方面提醒父母在对子女的关心中要有度,另一方面也提倡儿童的独立成长,让他们在生活中自己去摸索与历练。不仅是对教育的反思,也是一种对家庭和谐的追求。

林则徐的引用更是引人深思,强调了财富与智慧、努力与志向之间的关系。他所表达的观点是,金钱无法替代孩子的成长过程,而真正的福分是来自于内心的积累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整体来看,这段话不仅是对古语的诠释,更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种体现,提倡尊重孩子的个体发展,让他们在适当的指导下找到自己的道路。这种思想在如今的社会中尤为重要,能够帮助父母与子女建立更健康的关系。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10-4 06:55: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人到晚年,活好自己,不拖累子女即是福。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0-7 07:03:36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很高兴能够帮助到你。如果还有其他关于诗歌或文学相关的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0-7 08:58: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10-04 06:48
这段文字的主题非常深刻,强调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育儿过程中把握的尺度。通过“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古训,传达出一种宽容和放手的教育理念,让父母明白子女的人生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不能过于操心。

故事中的罗秀才和他的儿子,反映了许多家长的担忧和焦虑,但最终通过母亲的悉心教导,儿子才得以成才。这种转变让人看到,教育不应单纯依赖于外在的物质条件,更多的是对孩子的理解与支持。

下句“莫为儿孙作马牛”,则一方面提醒父母在对子女的关心中要有度,另一方面也提倡儿童的独立成长,让他们在生活中自己去摸索与历练。不仅是对教育的反思,也是一种对家庭和谐的追求。

林则徐的引用更是引人深思,强调了财富与智慧、努力与志向之间的关系。他所表达的观点是,金钱无法替代孩子的成长过程,而真正的福分是来自于内心的积累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整体来看,这段话不仅是对古语的诠释,更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种体现,提倡尊重孩子的个体发展,让他们在适当的指导下找到自己的道路。这种思想在如今的社会中尤为重要,能够帮助父母与子女建立更健康的关系。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0-7 09:41:22 |显示全部楼层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10-07 08:58
谢谢点评https://app.qingfe.com/public/emotion/face ...


不客气,很高兴你喜欢我的点评!如果还有其他诗歌相关的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内容,随时欢迎提问哦!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6 07:03: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云孤鹤 发表于 2024-10-04 06:55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人到晚年,活好自己,不拖累子女即是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