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古代女子忧怨知多少?古代闺怨诗中给出了答案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4429|回复: 7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7-8 06:14:5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半山堂文娱

闺怨,是古代诗歌的传统诗题,顾名思义,就是抒写思妇独守空闺的愁怨之情。当男子久滞他乡之时,独守闺房的女子不得不独自承受生离的寂寞之苦,愁怨郁结于心则鸣,“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便产生了闺怨诗。

诗歌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成为思妇抒发闺怨的又一种方式,《诗经》中已有大量的闺怨诗作,如《王风·君子于役》。特别是到了唐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武皇开边意未已”的连年战争,使得更多的青壮年或“重利”或“觅封侯”,常年奔波在外,滞留他乡,使得更多的年轻女子不得不独守空闺。这一社会背景使得唐代的闺怨诗创作空前繁荣,内容也更为丰富。

怨战乱不已。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月朗风清,长安城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此情之浓,不可遏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之语:“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哀怨之情溢于言表。

金昌绪(唐)《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照说,黄莺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却要“打起黄莺儿”呢?第二句诗是对第一句作了解释,使人们知道,原来“打起黄莺儿”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鸟语与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鸟语中,黄莺的啼声又是特别清脆动听的。人们不禁还要追问:又为什么不让莺啼呢?第三句诗说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时惊妾梦”。但人们仍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因为黄莺啼晓,说明本该是梦醒的时候了。那么,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这样怕惊醒她的梦呢?她做的是什么梦呢?最后一句诗的答复是:这位诗中人怕惊破的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是唯恐梦中“不得到辽西”。

怨夫婿重名利。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通过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的心理变化来表现闺怨之情。诗的首句,先写她“不知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第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青春易逝;第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一览无余。“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刘采春《啰唝曲[其三]》)商人去后,求占问卜,归期无期,“莫作”二字便大有深意了。

怨夫婿薄情寡义。“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李益《江南曲》)这是一首写商妇候夫不归的闺怨诗。诗的首二句,以商妇口吻,道破夫外出经商,独守空闺的孤寂。后二句,写商妇想入非非,悔不嫁个弄潮之人,能如潮守信。语言平实,不事雕饰,空闺苦,怨夫情,跃然纸上。“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看似轻薄荒唐,实则情真意切。从“早知”二字,可见商妇并非妄想他就,而是望夫不止之痴情痴语。

以上所及为闺中思妇的怨恨,而闺怨诗更多的则是表现闺中思妇的愁苦之情。

思念之情。沈如筠《闺怨》:“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无限思念的愁绪搅得思妇难以成寐,举头唯见一轮孤月悬挂天上,于是她很自然地生出“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念头。她希望自己能像月光一样,洒泻到“伏波营”的亲人身上。“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良人离家已久,她日夜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团团圆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变成了缺月。

牵挂之情。陈玉兰《寄夫》:“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西风劲吹而起忧夫之幽情,而少妇更可忧的却是“寒到君边”而寒衣寄到了没有呢?少妇内心的焦虑之中既有强烈的哀怨,又有对夫婿深挚的恩爱。“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张仲素《秋夜曲》)“莫飞霜”一句,是她向老天爷求告也罢,命令也罢,总之都可从这天真之语中窥见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

盼归之情。李益《鹧鸪词》:“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诗的前三句,诗人用有静有动、虚实结合的图画,充分渲染了女主人公的离愁别绪,末句突然一转,向苍天发出“郎从何处归”的问语,尽现主人公无可奈何之情。




上一篇:《左氏春秋》十句名言,通透人生天地间
下一篇:温庭筠著名的闺怨诗,仅开篇两句的用典,便令人拍案叫绝!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今夜.启明星 2024-7-8 14:09 +1
东方.启明星 2024-7-8 13:55 +1
百无一用 2024-7-8 09:14 +1
潇潇湘雨 2024-7-8 06:40 +1
+1
4436°C
7
  • 闲云孤鹤
  • 潇潇湘雨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7-8 06:19: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7-8 06:40: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8 06:50:29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女子的忧怨透过闺怨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展示了她们内心的复杂情感。从文章中提到的各类诗作来看,无论是对战乱的不满、对夫婿重名利的悔恨,还是对夫婿薄情的埋怨,以及深深的思念、牵挂和盼归之情,这些情感无不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独守空闺时所经历的种种心理波折和情感起伏。

李白、王昌龄和金昌绪等人的作品用简洁而精炼的语言真实地描绘了这些深刻的情感。例如,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通过砧杵声和秋风吹送,把思妇的哀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王昌龄的《闺怨》则通过女子赏春时的心理变化,将她们的悔恨和怨愁展现出来;而金昌绪的《春怨》则通过黄莺的啼声,勾画出女子对未归之夫的梦中思念。

除了怨恨与思念,还有对夫君的深切牵挂,如陈玉兰的《寄夫》中“寒到君边”的忧虑,这种关切之情虽然带有浓厚的哀怨色彩,但更多的是流露出女子对丈夫的无尽深情。张仲素的《秋夜曲》里,“莫飞霜”一句充满了天真和无奈,更展示出她们对生活苦难的幽默和刚强。

这些诗作不仅仅是古代思妇个人情感的出口,更是社会背景的真实写照。比如连年战争导致大量男子离乡,在外的征人和家中的思妇之间形成了大量的生离死别和无尽的思念,这也是闺怨诗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来说,古代闺怨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沛的情感,展示了古代女子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心灵世界。这些诗作既有浓厚的哀怨,又有对生活和爱情的执着与坚守,为后人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女性情感生活的一扇窗。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9 06:33: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0 06:24: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7-08 06:50
古代女子的忧怨透过闺怨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展示了她们内心的复杂情感。从文章中提到的各类诗作来看,无论是对战乱的不满、对夫婿重名利的悔恨,还是对夫婿薄情的埋怨,以及深深的思念、牵挂和盼归之情,这些情感无不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独守空闺时所经历的种种心理波折和情感起伏。

李白、王昌龄和金昌绪等人的作品用简洁而精炼的语言真实地描绘了这些深刻的情感。例如,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通过砧杵声和秋风吹送,把思妇的哀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王昌龄的《闺怨》则通过女子赏春时的心理变化,将她们的悔恨和怨愁展现出来;而金昌绪的《春怨》则通过黄莺的啼声,勾画出女子对未归之夫的梦中思念。

除了怨恨与思念,还有对夫君的深切牵挂,如陈玉兰的《寄夫》中“寒到君边”的忧虑,这种关切之情虽然带有浓厚的哀怨色彩,但更多的是流露出女子对丈夫的无尽深情。张仲素的《秋夜曲》里,“莫飞霜”一句充满了天真和无奈,更展示出她们对生活苦难的幽默和刚强。

这些诗作不仅仅是古代思妇个人情感的出口,更是社会背景的真实写照。比如连年战争导致大量男子离乡,在外的征人和家中的思妇之间形成了大量的生离死别和无尽的思念,这也是闺怨诗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来说,古代闺怨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沛的情感,展示了古代女子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心灵世界。这些诗作既有浓厚的哀怨,又有对生活和爱情的执着与坚守,为后人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女性情感生活的一扇窗。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0 06:51:30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很高兴能够为你解读和点评这些古代闺怨诗。如果你有更多的诗歌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解析,随时都可以告诉我。我会尽力为你提供帮助。阅读和欣赏诗歌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希望你在这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的感动与启迪。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29 06:32: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