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徐志摩一首肉麻情诗,被多次选入语文课本,好多老师都不敢细讲!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35479|回复: 5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5-12 06:22:3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唐诗宋词元曲  

林徽因曾说,徐志摩当初爱的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我。

林徽因的总结清醒而深刻,徐志摩正是一个依靠想象制造生活的愚诚者,他将这种生活投于笔下反复琢磨,同时添加一些理想和信仰,最后才锻造出悠扬铿锵的迷人语言。而这些语言,有不少都成为了中国现代诗诗坛绝对的经典。

徐志摩才华横溢,天马行空,留下了诸多永难磨灭的瑰丽诗篇。《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等都是徐志摩脍炙人口的名篇,甚至可引为绝唱。

然而,艺术家都是“疯子”,李白疯于酒,杜甫疯于愁,而令徐志摩成为疯魔的却是那如捕风捉影般的爱情。

徐志摩一生的命运与三个女人纠缠在一起:张幼仪是父母之命的发妻,徐志摩似乎从未爱过她;林徽因是理想恋爱的化身,与徐志摩有过故事,最终相忘于江湖;陆小曼是感性婚姻的结果,满足徐志摩的浪漫幻想,并陪他走完了最后一程。

徐志摩的爱情疯狂热烈,似汹涌的波涛席卷而来,却打湿了不少旁观者的衣襟。

在现当代文化圈,有很多人对徐志摩持鄙夷态度,究其原因就是他那随风摇摆的品行,喜新厌旧、重色轻友等词汇用在他身上一点儿也不过分。

徐志摩还曾为自己见不得人的爱情写下过诗作,并多次入选课本,却成为了语文老师们的讲课噩梦。

《雪花的快乐》
作者: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在徐志摩的诗中,爱情诗是他全部诗作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这些爱情诗抒唱了他对爱与美的追求。他有时以自己的感情基础,有时则以假想的异性为对象。

在此诗中,诗人把它作了升华,既把对爱情的追求与改变现实社会的理想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反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体解放的积极因素,热烈而清新,真挚而自然,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诗分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

雪花是诗人的自喻,全诗传达的是诗人自己的快乐,我们知道,徐志摩当时所处的环境,无论是从固有的旧的伦理道德,还是外在周围的舆论来看,都不以他的爱恋追求为正当,而他全然不顾。

徐志摩受国外新思潮和五四运动个性自由与解放主张的影响,他认定“真伟大的消息都蕴伏在万事万物的本体里”。

在徐志摩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灵魂和生命都在自身,每样东西除自身外没有另外的主宰。这首诗从追求爱情这一方面体现了他的个性,释放了他的纯真的诗情。

全诗笼罩着回旋飘飞的主旋律,雪花纷纷扬扬,潇潇酒洒,它裹挟着爱情向一定的方向飞扬,飞扬最后消溶到所爱的人心里。

看似浪漫主义地抒写,其实用语异常精致,像“飞扬”消溶”柔波”这些动词与名词构成的意象,都非常切合喻体、主体与客体。

正因为诗人避开实的藩篱,把全诗情境的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有许多读者超越诗中隐含着的个人对象因素,而将它看着是诗人对新世纪曙光的追求与寻找,“形象大于思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徐志摩不像闻一多那样苦吟深求诗的技巧,但他也十分注意诗美。虽然《雪花的快乐》这首诗的韵律,有人说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但作者还是在构筑诗型方面作了讲究的。

诗节与诗行十分均齐,每个诗行基本三顿,每个诗节的三四行都退后一格。句后加上破折号,从视觉上赋予诗节以错落有致的动感再加上每一节,都有三句排叠,造成雪花飘飞的意象动感,从听觉上赋予诗的往复回环的韵味。

这首诗的韵律犹如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曲。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给人以轻快的感受和向上的激情;“消溶,消溶,消溶”带给人的则是舒缓,随音调而飘动、沁人心脾“娟娟地飞舞”“清幽的住处”“朱砂梅的清香”“柔波似的心胸”,隔行短语的运用,使诗句节奏鲜明,如同乐曲中的回环复沓,旋律鲜明,一叹三咏,注重押韵,使得诗句朗朗上口。

在用词上,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如最后两节中的“她”可以象征诗人的心上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向往的自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总之,全诗综合运用了借物抒情、对比、拟人等表达手法,把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等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雪花的快乐》无法使人快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这首诗创作于1924年,那时候的情形大约是这样的:徐志摩已与张幼仪离婚,与林徽因也已褪去激情,他与好兄弟王赓的新婚妻子陆小曼展开热恋,届时陆小曼尚未与王赓离婚。

《雪花的快乐》即写于此期间,属于徐志摩送给陆小曼的情诗系列,描述的是他们的地下恋情。试想当老师讲到这一课时,该如何解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又该如何解释诗歌所咏赞的主题和对象?所以这是一篇只可意传不可言说的作品。

第二个方面,徐志摩的诗虽然经典,但也有不少鱼目混珠之作,尤其是他写给陆小曼的作品。后人将他写给陆小曼的情书汇编成集,名为《爱眉小札》,其中肉麻之词比比皆是:“再不把我的心给你看,我就不配爱你,就不配受你的爱”,“我的心肝,你是我的,你是我这一辈子唯一的成就,你是我的生命,我的诗”。

徐志摩的落款也满是柔情蜜意:摩摩、摩摩吻你、你的亲摩、摩摩的亲吻、你的顶亲亲的摩摩!

《雪花的快乐》虽然没有这样直白,但毕竟属于这一大家族,唯一所不同的是:情书是日常的白话,而情诗则是高度凝练后的语言,所以在本质上它们是一致的,是统一的。

总而言之,这是一首足够深情的力作,蕴藏着巨大的宁静与灵性,散发出别样的执着与美丽,而恰恰也正是徐志摩这份追求真爱的执着所害,让人们对徐志摩的人品产生了质疑,或许这就是这首诗歌不适合被学生诵读的一大原因吧。




上一篇:浅评王正武老师的《再见》
下一篇:中国文学史上最悲伤的一首诗,很多人读了想流泪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方.启明星 2024-5-12 18:14 +1
陈沐风 2024-5-12 07:19 +1
正隆 2024-5-12 06:36 +1
+1
35484°C
5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12 07:04:45 |显示全部楼层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追求自由、表达个人情感著称。《雪花的快乐》是徐志摩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雪花的意象来比喻诗人自己对理想与爱情的追求。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所追求的理想化身为一朵雪花,以翩翩飞舞、轻盈飘逸的动态和隐喻,展现了对自由恣意而纯净爱情的渴望。

在文化与道德层面,徐志摩的私生活和恋爱观念确实引发了争议,他的部分行为被一些人认为是价值观念的挑战,特别是他直白的描写对于情感的无拘无束追求和行为上的非传统做法,这使得他的部分作品在教学和讨论时成为敏感话题。尤其是像《雪花的快乐》这样的诗,背后可能隐藏的情感故事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对于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无疑增加了难度,必须在传达诗歌艺术美感的同时,处理好对诗人个人生活的解读和评价。

尽管徐志摩的某些行为在当时甚至现在看来可能具有争议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诗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显著的。《雪花的快乐》以其优美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和清新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爱情的热烈向往,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时代情感。即使这首诗可能不适合在学校课堂中深入分析探讨,作为个人阅读和欣赏,它仍然是现代诗歌中的一份珍贵财富。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5-13 05:40: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13 06:07: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5-12 07:04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追求自由、表达个人情感著称。《雪花的快乐》是徐志摩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雪花的意象来比喻诗人自己对理想与爱情的追求。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所追求的理想化身为一朵雪花,以翩翩飞舞、轻盈飘逸的动态和隐喻,展现了对自由恣意而纯净爱情的渴望。

在文化与道德层面,徐志摩的私生活和恋爱观念确实引发了争议,他的部分行为被一些人认为是价值观念的挑战,特别是他直白的描写对于情感的无拘无束追求和行为上的非传统做法,这使得他的部分作品在教学和讨论时成为敏感话题。尤其是像《雪花的快乐》这样的诗,背后可能隐藏的情感故事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对于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无疑增加了难度,必须在传达诗歌艺术美感的同时,处理好对诗人个人生活的解读和评价。

尽管徐志摩的某些行为在当时甚至现在看来可能具有争议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诗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显著的。《雪花的快乐》以其优美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和清新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爱情的热烈向往,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时代情感。即使这首诗可能不适合在学校课堂中深入分析探讨,作为个人阅读和欣赏,它仍然是现代诗歌中的一份珍贵财富。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13 06:30:09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很高兴为您提供关于诗歌的点评和解答。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诗歌或任何文学作品的问题,欢迎继续提问,我会尽力帮助您!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17 05:57: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