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声声 发表于 5 天前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个声音絮絮叨叨
忘了吧,忘了吧
心中一盏灯,也慢慢黯淡

地震,海啸,海水倒灌
暴雪,洪水,泥石流
那些黑云压顶,砸下的冰雹

那疫情里,追着灵车
绝望的孤女
世界正慢慢抹去我的记忆

落入时间,红尘
是遍地绿茵
声声是植物昂扬拔节的声音


在遗忘与铭记之间,窥见生命的永恒张力

这首诗歌以“世界正慢慢抹去我们的记忆”开篇,营造出一种充满宿命感与无奈感的氛围,仿佛人类在时间与灾难面前,记忆如沙般从指缝间悄然流逝。诗人借由这一意象,构建起记忆与遗忘的对抗性叙事,带领读者在伤痛与希望的交织中,思索生命的本质与意义。

诗歌中间部分,诗人以极具冲击力的笔触,密集罗列“地震,海啸,海水倒灌/暴雪,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疫情里,追着灵车/绝望的孤女”这样令人心碎的场景。这些片段如同蒙太奇镜头,迅速且尖锐地将人类遭遇的苦难呈现在读者眼前,传递出灾难带来的巨大伤痛与个体在灾难面前的渺小、无助。“心中一盏灯,也慢慢黯淡”,更是用诗意的表达,将人们在苦难冲击下信念与希望的消逝具象化,引发读者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共鸣。

然而,诗歌并未沉溺于悲伤的情绪之中。结尾处笔锋一转,“落入时间,红尘/是遍地绿茵/声声是植物昂扬拔节的声音”,诗人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意象,打破了前文压抑沉重的氛围。绿茵与植物拔节声象征着生命顽强的生命力与蓬勃的希望,即便世界试图抹去记忆,即便灾难带来伤痛,但生命依然能在时间的长河中,冲破阴霾,重新焕发生机。这种前后的对比与转变,巧妙地展现出伤痛与希望的交织,揭示出生命在苦难中不断重生、顽强生长的永恒主题。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凝练,意象的选择精准而富有表现力,通过意象的堆叠与转换,实现了情感的层层推进与升华。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引导读者在遗忘与铭记的矛盾中,感悟生命的坚韧与美好,赋予诗歌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动人的艺术魅力 。




上一篇:暗纹
下一篇:老地方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宽龍 5 天前 +1
东方.启明星 5 天前 +1
今夜.启明星 5 天前 +1
太湖石 5 天前 +1
吕森 5 天前 +1
+1
5460°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