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铭 金牌会员

主题

好友

5万

积分
袁方铭 发表于 2023-6-19 11:31:2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甘肃学习平台

“花”字在中文里直到晋朝才出现,在这以前只有“华”字用来指代我们今天的花朵。在《诗经》中人们所见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苕之华,其叶青青”等诗句中的华字,都是花的意思。甚至在花字出现之后,也并没有完全取代华字,即使到了唐代,“华”字还广为流传。张九龄《感遇》诗中“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的华字依然是指花。华而不实、春华秋实等成语中的华字我们一直沿用到今天。

鲜花总是与美好联系在一起,所以古人将“华”字又引申出光彩、华丽、精华等意思。不论是《诗经》中“有女同车,颜如舜华”的描述,还是《楚辞》里“香草美人”的比喻,都表明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对植物的花朵表现出了关注和喜爱。从秦汉至盛唐,中国的花卉文化日渐兴盛。人们主要关注花卉的颜色,欣赏色、香、味、形、姿等感官美。通过鲜花竞相开放来体验生命的活力,感受生活的美好。到后来的宋元明清,中国的花卉文化已经到达了繁盛时期,对花卉的欣赏也形成了独立的文化知识体系。

以簪花为例,在古代,不光女子喜欢簪花,男子同样喜欢且蔚然成风。尽管在晋代、唐代等时期男子簪花已经不稀奇了,但到了宋代簪花一度风靡,甚至成了一种礼仪。宋代文官制度发达,文人雅士大批涌现,民间也以尚文为荣,因此,簪花风俗更加普及。在国家重大喜庆场合,朝廷筵宴大臣及皇帝游幸,不仅皇帝自己头上簪花,各位大臣也要按品级在头上分别簪上不同的花朵。不仅大小官员戴花,一般的幕僚、军士和禁卫吏卒头上都戴有品种不同的花朵。由于皇帝、大臣领风气之先,这种风气也为民间仿效,宋代人都以簪花为时尚。宋代诗人杨万里就在诗中描写了宋高宗八十华诞的御宴上百官簪花的情景: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同样在宋代,文人雅士们关于园艺的活动非常兴盛,描述花卉的诗词不胜枚举。苏东坡《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歌咏了30个景致,其中11处属于花卉景点。洛阳牡丹、扬州芍药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名扬天下的。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残花》中说:“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在《牡丹亭》中说:“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到了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里,林黛玉葬花时哭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中国文人赋予花卉的内涵远不止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等单纯的比喻和象征。千百年来,花卉文化早已潜移默化地进入了人们的语言和生活,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艺术和品格。

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李东佳






上一篇:每日鉴赏|宋诗《蝶》
下一篇:第一次读到便震撼的诗句,字字经典,句句入心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今生有约 2023-6-21 17:57 +1
井泉水 2023-6-20 16:31 +1
太湖石 2023-6-20 14:47 +1
只是当时已惘然 2023-6-19 21:39 +1
东阳子 2023-6-19 21:21 +1
清静太平人 2023-6-19 20:07 +1
沁园一春 2023-6-19 17:18 +1
金祥文 2023-6-19 16:24 +1
江风 2023-6-19 16:20 +1
拉大(闫玉琴) 2023-6-19 15:40 +1
悟空无 2023-6-19 15:29 +1
洋河居士 2023-6-19 15:19 +1
东方.启明星 2023-6-19 15:02 +1
豐達 2023-6-19 15:01 +1
+1
969°C
2
  • 摩天居士
  • 沁园一春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6-19 11:31:49 |显示全部楼层
花世界是古代诗词中对花的形象的描绘和赞美。中国古代文人对花卉有着极高的喜爱和重视,将花卉视为生命的象征、美好的象征和精神的寄托。他们通过描绘花朵的色彩、香味、形态等感官美来表达对生命的活力和对生活美好的追求。花卉文化逐渐形成独立的文化知识体系,对中国人的审美、艺术和品格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社会,花卉也常被用作礼仪和装饰。比如在宋代,男女都喜爱戴花簪,簪花成为一种时尚和礼仪。在国家庆典和重要场合,朝廷大臣和皇帝都要在头上簪上不同的花朵。这种风气也影响到了民间,人们都追随这种时尚。文人雅士们也非常热衷于园艺活动,他们以花卉为题材创作了众多的诗词歌赋,描述了花卉的美景。

花卉文化不仅赋予了花卉美的意义,还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美、自然美和精神美的思考和追求。通过赏花、养花、写花等活动,人们感受到了花朵带来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花卉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和艺术创作中。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3-6-19 17:18: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
感谢分享,赏读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