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精华
热帖
回复
最新
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格律
AI音乐
热帖排行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听天命
印
管理圆桌
| 印象形成的十大效应,你都知道吗
楼主:
摩天居士
|
查看: 2466
|
回复: 0
清风文学
›
站务区
›
管理圆桌
›
印象形成的十大效应,你都知道吗
印象形成的十大效应,你都知道吗
[复制链接]
摩天居士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窥视卡
雷达卡
摩天居士
学习号
收听TA
主题
听众
11万
积分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2-12-6 16:45:05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2466
|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本期,我们给大家整理的是10个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是你对别人、或者别人对你的印象形成的原因解释。如果你不理解别人为什么对你冷淡、忽然对你疏远、甚至对你有所偏见,大多都可以从以下10个印象形成的心理学效应找到答案。它们是什么呢?往下看~
一、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被称为“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其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
(男女双方相亲,第一次见面后没有再约,大多是因为第一印象不好,感觉不对。)
二、在有多个意义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现的场合,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是后来新出现的刺激物。例如介绍一个人,前面先讲他的优点,接着“但是”,讲了许多缺点,那么后面的话对印象形成产生的效果就属于“近因效应”,即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
(某个很好的朋友忽然疏远了,你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可能在于你最近的某次行为让他对你的印象有所改变。)
三、人们在交往认知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掩盖人们对其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从而形成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这种错觉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晕轮效应”,也叫“成见效应”、“光圈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H.凯利、S.E.阿希等人发现证实。
(很多人会无意识的“以貌取人”,有你吗?)
四、人们在对某个事物做出判断时,总是先入为主,思维受第一信息或第一印象所左右。而第一信息的起始值就像是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的思想固定在某处,从而导致人在做决策或判断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锚定效应”,也叫“沉锚效应”。
(领导让我去找某人跟进工作进展,并特意提醒我此人有严重的拖延症。于是,“拖延症”就是我对此人印象的第一信息,并像锚一样深入脑海。)
五、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这种心理现象即是“曝光效应”,社会心理学又把这种效应叫做“熟悉定律”,即对越熟悉的事就越有好感,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
(曝光效应不包含对方讨厌你的这种情况,即如果对方不喜欢你,你还整天在他面前刷存在感,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六、人们喜欢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不喜欢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增减效应”。
(所以,如果非常喜欢一个人,不要全盘托出,要有所保留。)
七、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或者名词贴上标签时,TA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由于这种现象是贴上标签后引起的,因此被称为“标签效应”。
(幼儿园老师夸一名学生上课坐的端正,并让其他小朋友都像他学习。被夸的小朋友以后每次上课都会坐的端端正正。)
八、对事物或人形成的一般看法和个人评价,主观认为其应该具有某种特定属性或特征,而忽视事物或人的个体差异,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也叫“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迅速洞悉概况,节省时间与精力,比如按照性别、年龄、种族、地域、外貌、职业、星座、兴趣爱好等对人进行归类,但是往往可能会形成偏见,忽略个体差异性。
(以前总以为内蒙的同学是骑马上学的,山西的同学家里都有矿,上北大清华的同学都是神。)
九、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句名言:“尽管不良品率占全体的 1% ,但对于买到不良产品的顾客来说,却等于买了100% 的不良产品。即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
我们在吃瓜子时,尽管吃了不少的好瓜子,但只要最后吃到了一颗烂瓜子,那么,这次吃瓜子的口味就会全然改变,就会给人留下吃烂瓜子的不好印象。
在印象心理学中,0分法则也叫烂瓜子效应。一个人的印象,平时我们虽然只有 1% 的态度不好,但对于与我们交往的人来说,这 1% 不良态度却等于 100% 的不良态度,从而形成了坏的印象。
这就是著名的“0分法则”,也被称为“100-1=0”定律、烂瓜子效应、1=100效应。
(在一家餐厅吃饭吃到一颗老鼠屎,以后这辈子应该不会再去了。)
十、一个人,如果对其所买的产品满意,Ta会把这种好的感觉告诉给周围的8个人;但如果Ta对所买的产品不满意,Ta会把这种不好的印象至少告诉给周围的20个人。这种购买心理现象被称为“阿瓜约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拉斐尔·阿瓜约发现提出。
(在一家餐厅吃饭吃到一颗老鼠屎,回去后要把这件事告诉身边的所有人,然后还要发朋友圈广而告之。)
以上就是本期我们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收获。
来源微信公众号:定律原理效应大全
上一篇:
《大决战》:20年未能解决的兵力问题,毛主席用1年就解...
下一篇:
比肩马斯克的AI巨头,华人企业家黄仁勋的20句名言,发人深省!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杨文武
2024-10-18 07:03
+1
酒道人
2022-12-10 19:27
+1
文刀蓬车
2022-12-10 09:12
+1
篤志愼行
2022-12-10 08:58
+1
江风
2022-12-8 07:47
+1
黄叶飞飞
2022-12-7 11:25
+1
东城居士
2022-12-7 05:07
+1
诗草
2022-12-6 22:17
+1
黑月亮
2022-12-6 20:28
+1
东方.启明星
2022-12-6 19:30
+1
新犁老骥
2022-12-6 18:41
+1
宽龍
2022-12-6 18:36
+1
小草青青
2022-12-6 18:33
+1
东阳子
2022-12-6 18:25
+1
豐達
2022-12-6 17:01
+1
清静太平人
2022-12-6 16:55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466次
风清扬
摩天居士
+1
2466°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为什么 AI 写的文章,总有一股“ AI 味”?
[
学习天地
]
甚好!外企申请稀土新规定:用中文
[
学习天地
]
林永健人民日报撰文:精品是怎样炼成的
[
创作心得
]
李白粉丝?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揭晓!
[
学习天地
]
新华社发布重磅智库报告:揭露美国认知战手段、根源和国际危害
[
学习天地
]
发布诋毁“九三阅兵”言论,一网民被警方依法查处
[
学习天地
]
德国颁发“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
[
学习天地
]
游客投诉绍兴鲁迅纪念馆鲁迅夹烟墙画误导青少年,馆方回应:正在处理
[
学习天地
]
女歌手千百惠去世,代表作《想你的时候》《走过咖啡屋》
[
学习天地
]
我们为什么抵制AI对文学创作的染指
[
诗歌批评
]
曹谁 | 关于中国诗坛(文坛)九宗罪的论述
[
诗歌批评
]
曹谁:“曹伊之争”与文坛十大弊病
[
诗歌批评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诗歌中国app
|
Archiver
|
手机版
|
RSS订阅
|
新统计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5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