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最近清华美院的毕设火了,数十名男女老少高矮胖瘦的“眯眯眼”们,在网友一众讨伐声中踏上了舞台。
很多网友表示,清华美院不配做中国高校, 改名“清华丑院”算了;更有网友表示,以后孩子上大学,清华北大选北大。
然而在一片骂声中,却有网友站出来表示,“丹凤眼”、“细长眉眼”是我国古代的传统美学。
那么,清华美院毕设不合适在哪?又为什么会引起网友的怒火呢?
1、“眯眯眼”运动
步入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不断的侵略,迫使清朝国门打开,无数的华人在憧憬,在茫然,在恐惧中离开了祖国,被一艘艘密不透风的轮船,带去了美国。
此时的美国,像贪婪的泼留希金,吸纳着无数的华人。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无数的财富,当美国人还在被加利福尼亚的金块吸引的时候,华人已经在悄然间,进入了当时美国几乎所有的行业。
勤劳肯干,薪资极低的华人,迅速得到了美国资本家的认可,许多美国人在短暂的欣喜后,发现自己突然失业。于是,在19世纪70年代,美国西部爆发了大规模的排华浪潮,各个族裔都开始对华人的恶意打击。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排华法案》,这部美国历史上唯一一部以政府名义排挤、迫害少数族裔的法案正式出台。
这部法案的出台,直接导致华人大量失业、客死他乡,更间接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化。
1913年,英国通俗小说家萨克斯·洛默尔发布了一部小说,《傅满洲博士之谜》,这部书里,主人翁傅满洲是一个智商极高,通晓多国语言,却又时刻妄想统治西方的魔鬼人物。
小说的火爆,超出萨克斯的预料,很多不明真相的西方人,便把傅满洲视为中国人的形象。
这位几乎从未接触过华人的小说家,为了迎合当时的热点,所谓的“黄祸论”,恶意创造出的角色,很快成为整个西方都“钟爱”的IP。
傅满洲形象,随着“黄祸论”的火热,逐步演变成了狭长的眯眯眼,下垂的八字胡的形象。
好莱坞甚至直接出版了“傅满洲博士”系列电影,除此之外,漫画、广告、报纸等主流文化中,傅满洲的形象也时常出现。
傅满洲的眯眯眼,成了几乎所有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普遍印象。
于是,眯眯眼成了和葡萄汁一样,成了西方文化中,嘲讽少数族裔的标志。
从《排华法案》至今,已经140余年,此时的中国,早已摆脱了“病夫”形象。经济和军事的双重提升,让西方世界哑然失色。
西方在辱华上,已经收敛了很多,但这并不代表着终结。
2、眯眯眼是传统文化?
在网友们的骂声中,有着这么一片不和谐的声音:“眯眯眼明明是传统美学”“眼睛都比较小,怎么就不能代表中国女性了”,更有甚者,将网友声讨眯眯眼这件事,偷天换日成了玻璃心。
我国传统文化中,眯眯眼真的是美吗?
且来看看古人的描述。
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傅毅《舞赋》
眉蹙春山,眼颦秋水——曹雪芹《红楼梦》
眉长眼细。淡淡梳妆新绾髻——苏轼《减字木兰花·柔和性气》
看到这你可能会问了,这“眉长眼细”是在说眯眯眼?
那就错了,古代对于眉长眼细的定义,更多是类似丹凤眼,丹凤眼和眯眯眼的区别,相信多数观众都能理解。
相信谁也不能从眯眯眼中看出秋水吧,而目流睇,也并不是讲的眯眯眼。
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来声援眯眯眼呢?小帅觉得,还是得从文化的角度讲起。
西方人对东方人形象逐步固化,眯眯眼成了最重要的面部特征。
而这一特征,在“普通人难以触达”的时尚界,开始被重点关照。
吕燕能够获得世界超级模特全球亚军,并且在极为挑剔、十分排外的时尚界,斩获无数大奖,就是这一现象导致。
作为征服世界的东方面孔,小帅翻来覆去地查看报纸上吕燕的照片,就是找不到美的点,反而觉得西方评选的另几大美女: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符合审美。
西方评选出来的东方美,你敢说不好看?敢说你就没法进入时尚圈。
于是,为了跟上“国际的步伐”,为了能挤进圈子,某些时尚“圈内人士”开始了“文化融合”。
于是有了这次的清华美院事件。
3、眯眯眼毕设的背后
清华美院毕设,引发轩然大波的同时,更是爆发了大量关于清华美院的讨论。
很多人认为,在这座可能代表未来中国时尚界的学府中,发生这样的事实属不该。
也有很多人表示,这就相当于美国黑人专门拍我是neger,发到白人社区。
眯眯眼只不过是个人审美上的美丑,美学上没有定义,但人性有,政治和文化也有。
在此之前,眯眯眼这一特征最多只会出现在其他西方大牌的时装周上,不会出现在自己的舞台。
而现在,清华美院仿佛默认一样,将“审美趋同”表达得淋漓尽致,把西方对中国的审美歧视完全继承。
如果说眯眯眼是潮流,是美观,那为什么西方美女不以眯眯眼的形象表现出来呢?
趋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矮化,更可怕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矮化。清华美院似乎是在引领时尚,但是是为了“引领时尚”,而把西方的歧视、羞辱深深地植入到了中国“时尚”当中。
眯眯眼不可怕,可怕的是背后的奴性心态,眯眯眼也不丑,丑在不分时宜地过分展示。
希望清华美院能在事件中,给大家一个合理的交代。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明清
来源头条号:率真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