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命
陌上午休 发表于 2025-9-2 14:49:1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梧州路

南北向的小街不足千米
串起两端烟火
南端与周家嘴路相接
梧州路就卧在那儿——
嵌着山村娃日夜牵挂的门牌
108号,驮着我儿时
粉红的梦

没有电车驶过,电线杆斜斜支着
线网,兜住清晨的煤炉烟
还有粪车轱辘碾过路面的声响
吆喝漫过矮墙时
八平米的临街平房里
进出的人,都带着山里的土气
这是迁徙者的落脚点

五七年的老屋,是母亲用一担担竹笋
走街串巷换的家
在虹口,这片曾陷战火的缝隙里
梧州路静卧着,枕着市井的鼾声
也枕着我童年的梦想

从外滩隧道驶出
仍像孩提时那样急切寻找
寻找那枚熟悉的标签——上海大厦
望见它,就知背后是我的虹口
还有被时光抹去的小街
可它早陷在楼群里
从前的天际线,缩成了矮个子
苏州河也瘦了,唯有白渡桥的钢架
仍在江风里,数着旧日的年轮

最盼暑假。绿皮火车晃一天
抵沪时已黄昏
北站人潮里,父亲总伸长脖颈张望
每次都是我先看见他,尖声喊:
爸爸!爸爸
他接过母亲那只沾着霉干菜味的大包
手掌落在我发顶:又长高了
年年如此,年年爱听
见父母眼里闪着光
我便踮脚蹦跳

十六路电车坐七站
晃一小时到家门
隔壁住着老夫妻,他们的孙儿
是我在上海唯一的玩伴
对面的长虹照相馆
是抹不去的印记
那年母亲带我们兄弟去拍照
镜头里她还年轻,我咧嘴笑
弟弟瞪着乌溜溜的眼睛
那张照片,多年后仍压在老家抽屉底

照相馆门口常坐个半老头
脸是琥珀色,乱发像枯草
仿佛半个世纪没沾过热水
邻家奶奶说:他是老知青
从北大荒逃回来,便失了魂
每天攥着几颗糖填肚子
见了我们就摆手:莫惹

除了在梧州路周边转悠
我也爱跑周家嘴大马路
或站在溧阳大桥上
仰头望上海大厦的背脊
数不清的高楼漫过天际

忽然,河岸广播响了
是《北京颂歌》
风卷着旋律漫过来,我轻声跟着唱
调子漫过桥面
和远处的炊烟缠在一起
也缠着我年幼的思绪:
长大了,得来这里
追心里的那个梦

二、外滩与南京路

七十年代末的风
卷着外滩的繁嚣
欧式建筑的石基上
阳光摸着半世纪的旧痕
南京路的国营店,像列队的哨兵
避雨甬道里,人河浮浮沉沉
玻璃橱窗晃着面孔,晃成一片晕
尖头皮鞋叩击路面
一声,又一声——
叩醒了时代,又像是心跳

华侨商店的旋转门,还有
和平饭店的玻璃光
轻轻把国人的目光挡在外面
金发碧眼的影子掠过橱窗
攥着券证的手,捏得发白
那是那时的稀罕物

我缩在第一百货旁的小弄堂
奶油冰棍的甜,在舌尖化开
看人潮漫过街口,又像退潮般回流

十岁的脚步,藏着母亲不知道的勇敢
从汉阳路南端,绕进七弯八拐的暗巷
躲过上海大厦的影子,踩上白渡桥的石板
风里裹着兴奋——
指尖擦过建筑的基座
一路跑到南京路口,喘匀气
把一整条南京路,全吞进眼里

白渡桥南边,黄浦公园守着门票
父亲说,解放前曾立过一块牌
牌上的字痕像针尖
扎进我天真懵懂的瞳孔
我趁人不注意,从出口溜进去
想看看里面藏的宝贝
可园里只有风,只有
黄浦江的浑,和苏州河的清
在交汇处悄悄较劲

公园的风吹过江面
带起浦东的尘土
而对岸的破旧的厂房和农舍
静静伏在远处,像没讲完的旧时光
江风卷起铜板般的落日
投进了未来的口袋

三、打虎山路与和平公园

每次来上海
父亲领我们去打虎山路串亲
捎去绍兴山里的风物
带回黄浦江的消息

散在上海的亲戚不少
都像父亲,半生飘泊
解放前离了绍兴,来这讨生活
徒工的身份,是他们扎下的根
打虎山路是必走的驿站
鞍山新村住着两户血亲

外婆家的门不常叩
他们活得更光亮,和父亲有些疏离
只有大舅还常往来
同是独闯上海滩的绍兴人
如今住在药店的阁楼里
母亲总提前拨通电话
第二天,他就踏着晨光来
在梧州路的屋檐下坐着
话不多,烟却抽得很长

我盼着来这里
全因路旁藏着和平公园
铁笼里关着我整个童年的好奇
虽不及西郊公园辽阔
却足够装下半日的欢喜
夕阳斜照时,父亲的影子
准时出现在公园铁门外

他的工厂在复兴岛
每天五更就伴着星辰醒来
26路无轨电车摇晃两小时
把工服上的油渍摇成晨雾
如今那段路缩成内环线的一个出口
当年却是望不到边的城郊

打虎山路旁的鞍山新村
公房一幢叠一幢
像麻将牌,整齐划一
父亲曾说新村的居民
大都是先进双职工
二姨夫曾是其中的荣光
六十年代初,却化作了墙上的相片
二姨才分到五层楼的一角
四十平米,收留着五个子女
三个下乡,两个守在申城

每次去拜访,二姨总热热切切地问
山里的旧事,像没熄的炭火
母亲轻声答着,一字一句

走廊里的煤气灶忽明忽暗
公共厨房飘着香气
我看二姨在其间穿梭,像采蜜的蜂
比起梧州路的煤饼炉
这里,已是温暖的人间

四、陌生的口音,变迁的城市

掬起一捧童年的沙
如今已成混凝土
高架之上,霓虹奔涌
楼群像复刻的碑
再也寻不到里弄青砖
那片潮湿的苔藓
也听不见熟稔的“阿拉”

石库门的天井中
只剩二维码的标牌静立
二进制的流里
渗漏着南腔北调的疏离
没有了热乎的大饼
咸香的豆浆,也不见了
那只甜糯的大白兔

钻进都市的胸腔
只剩几条拆迁后的小巷
在余韵里透着压抑的空旷
四下萧条,唯有几位老翁
望着对岸的天际线
沉默伫立,看时光
伴着日升月落,漫过街巷

而我
在物是人非的喧嚷中
在苏州河旁的玻璃幕墙里
撞见自己的白发
与整座城市的回声,还有
那年煤炉烟的暖
一起,轻轻碎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一篇:一年级小学生
下一篇:他乡的晨光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琮琤修声 2025-10-12 13:51 +1
微醺在夜里 2025-9-12 07:50 +1
隐忍的佛 2025-9-11 09:10 +1
腾飛 2025-9-9 18:49 +1
东门飞雪 2025-9-8 05:54 +1
谢勇 2025-9-7 08:42 +1
张罗 2025-9-7 00:43 +1
潇潇湘雨 2025-9-6 06:11 +1
周天明 2025-9-5 17:29 +1
小草青青 2025-9-5 05:44 +1
树洞先生 2025-9-4 22:42 +1
王凤岭 2025-9-4 08:40 +1
潘升华 2025-9-3 23:09 +1
泊坡 2025-9-3 08:07 +1
冬之福(CYF) 2025-9-3 07:20 +1
杨文武 2025-9-3 05:10 +1
东方.启明星 2025-9-2 20:10 +1
Jimmy-S 2025-9-2 19:48 +1
王剀 2025-9-2 19:39 +1
风凉大话 2025-9-2 19:06 +1
吕仁龚 2025-9-2 18:47 +1
太湖石 2025-9-2 17:20 +1
何同学 2025-9-2 16:39 +1
燕赵之声 2025-9-2 16:07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126456次
+1
126475°C
19
  • 摩天居士
  • 陌上午休
  • 摩天居士
  • 陌上午休
  • 摩天居士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12下一页
发表于 2025-9-2 14:50:40 |显示全部楼层
### 译文
这组诗《上海记忆》通过多个细节展示了作者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深刻情感及个人回忆。每首诗描绘出特定地点和时光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对儿时的缅怀与对城市变迁的感慨。

### 赏析
1. **结构与主题**:整组诗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都围绕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如梧州路、外滩、打虎山路、和平公园等)展开,通过细腻的描写记录了发源于这些地方的亲情、记忆和时光的流逝。诗中运用丰富的视觉意象,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城市生活画面。

2. **温馨的亲情与记忆**:在诗中,家庭、父母与作者的童年记忆交织在一起。无论是父亲在北站的等待,还是与亲戚的相聚,都传达了浓厚的亲情,以及对过去简单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3. **城市与个体的关系**:作者通过对城市变化的观察,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代都市冷漠的失落感。诗中提到的“混凝土”“高架”“霓虹”等现代元素,与“童年的沙”“石库门的天井”的对比,反映了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人们情感的疏离。

4. **语言风格**:诗的语言生动且富有表现力,用词简练却充满力量,成功地唤起读者的共鸣。通过细微的生活细节展现上海特有的市井气息和历史深度,体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 注释
- **梧州路**:诗中描绘的具体地点,代表着作者的儿时记忆与亲切感。
- **电车、粪车**:这些生活细节不仅描绘出当时的日常生活,也隐喻了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 **和平公园**:象征着童年的欢乐与自由,相对于城市的变迁,这样的场所显得尤为珍贵。
- **苏州河**:作为上海的地理标志,象征着城市的历史与变迁,也暗含了流逝的时间感。
- **二维码、数字化**:反映了现代科技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表现了对传统与现代之间鸿沟的感慨。

整组诗通过个人的成长与城市的发展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了一幅丰富而细腻的城市记忆画卷。
——来自诗国官方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 15:03: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5-09-02 14:50
### 译文
这组诗《上海记忆》通过多个细节展示了作者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深刻情感及个人回忆。每首诗描绘出特定地点和时光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对儿时的缅怀与对城市变迁的感慨。

### 赏析
1. **结构与主题**:整组诗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都围绕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如梧州路、外滩、打虎山路、和平公园等)展开,通过细腻的描写记录了发源于这些地方的亲情、记忆和时光的流逝。诗中运用丰富的视觉意象,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城市生活画面。

2. **温馨的亲情与记忆**:在诗中,家庭、父母与作者的童年记忆交织在一起。无论是父亲在北站的等待,还是与亲戚的相聚,都传达了浓厚的亲情,以及对过去简单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3. **城市与个体的关系**:作者通过对城市变化的观察,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代都市冷漠的失落感。诗中提到的“混凝土”“高架”“霓虹”等现代元素,与“童年的沙”“石库门的天井”的对比,反映了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人们情感的疏离。

4. **语言风格**:诗的语言生动且富有表现力,用词简练却充满力量,成功地唤起读者的共鸣。通过细微的生活细节展现上海特有的市井气息和历史深度,体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 注释
- **梧州路**:诗中描绘的具体地点,代表着作者的儿时记忆与亲切感。
- **电车、粪车**:这些生活细节不仅描绘出当时的日常生活,也隐喻了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 **和平公园**:象征着童年的欢乐与自由,相对于城市的变迁,这样的场所显得尤为珍贵。
- **苏州河**:作为上海的地理标志,象征着城市的历史与变迁,也暗含了流逝的时间感。
- **二维码、数字化**:反映了现代科技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表现了对传统与现代之间鸿沟的感慨。

整组诗通过个人的成长与城市的发展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了一幅丰富而细腻的城市记忆画卷。
——来自诗国官方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摩天居士点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 15:05:14 |显示全部楼层
陌上午休 发表于 2025-09-02 15:03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5-09-02 14:50
### 译文
这组诗《 ...


感谢您分享的反馈!如果您有其他需要点评的作品或者想要进一步讨论的内容,随时告诉我。无论是诗歌、文学分析还是其他方面的探讨,我都乐意为您提供帮助!
——来自诗国官方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 15:12: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 15:14:02 |显示全部楼层
陌上午休 发表于 2025-09-02 15:12
谢谢https://app.qingfe.com/public/emotion/face_081 ...


不客气!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的讨论与帮助,请随时告诉我。期待您的下一个问题或分享!
——来自诗国官方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 16:07: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 16:46: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燕赵诗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 16:48: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兼具年代感的温情之作,耐读,入味!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 17:34: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萦绕成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下一页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