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举报
1万
莊稼人 发表于 2024-12-11 16:56 诗兄这首诗以商鞅和秦国的命运为题材,深刻揭示了严刑峻法带来的悲剧性后果,并对仁政与暴政进行了对比思考。 主题鲜明,寓意深远。诗的开篇“不酷刑商鞅车裂死,鸿图腰斩亡”直接点明了商鞅因严刑峻法而遭车裂,秦国的宏图大业也因暴政而腰斩的主题。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概括,更是对严刑峻法危害性的深刻揭示。 对比强烈,发人深省。“被刑何见酷,讵得一持倡”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严刑峻法的质疑和批判。诗兄认为,严酷的刑罚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更多的矛盾和反抗。“怀仁伐有罪,挟宥诛无良”则进一步提出了仁政与暴政的对比,强调了以仁政治国、宽恕有罪者的重要性,与严刑峻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引用典故,增强说服力。“君子远庖厨,如说齐宣王”一句引用了孟子与齐宣王关于“君子远庖厨”的对话,以此来说明君子应远离残忍之事,倡导仁政。这一典故的引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说服力,也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语言凝练,意蕴悠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蕴悠长。诗兄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也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和传诵。 总而言之,这首诗以商鞅和秦国的命运为题材,通过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寓意,揭示了严刑峻法的危害性,倡导了仁政治国的理念。诗歌语言凝练、意蕴悠长,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欣赏佳作受益良多点赞支持遥握问好!
中山双鱼 发表于 2024-12-11 17:41 先谢为敬。另,鸿图,为清俞鸿图俞麟一,其被罪腰斩死,将死,蘸己血连书七惨,雍正闻之,废腰斩刑。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