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杜甫古诗里的冬天,忧国忧民,唯美哀叹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3467|回复: 6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12-9 06:10:4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杜甫大全

《野望》
[唐] 杜甫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悲陈陶》
[唐]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这里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诗即为这次战事而作。


《寒峡》
[唐] 杜甫
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
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
寒硖不可度,我实衣裳单。
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
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
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

首记峡中势险而气寒。云门乍转,却逢绝岸,积阻之处,又霾天寒,此所谓势多端也。单衣仲冬,冲寒而度峡,旅人之困如此。末叹峡行之艰苦。寻烟傍水,皆荒山阒寂之象。路难犹胜荷殳,此自解语,实自伤语。

《病橘》
[唐] 杜甫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
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
剖之尽蠹虫,采掇爽其宜。
纷然不适口,岂只存其皮。
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
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
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
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
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
汝病是天意,吾谂罪有司。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
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病橘,伤贡献之劳民也。首叙橘病堪怜。少生意,故其实酸涩而蠹,其叶半死易调。此借橘以慨时事。病橘不供,适当减膳之时,疑是天意使然。但恐责有司而疲民力,故引献荔事为证。


《重简王明府》
[唐] 杜甫
甲子西南异,冬来只薄寒。
江云何夜尽,蜀雨几时干。
行李须相问,穷愁岂有宽。
君听鸿雁响,恐致稻粱难。


《寄杨五桂州谭》(因州参军段子之任)
[唐] 杜甫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
闻此宽相忆,为邦复好音。
江边送孙楚,远附白头吟。

五岭的气候炎热难当,惟独桂林清爽宜人。更何况在雪花纷飞的隆冬,万里之外有梅花飘香呢。后四句直抒胸臆,深沉感人。友人处在如此佳境中,使我日夜萦悬的心稍得宽慰,请他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努力报国,给乡邦带来佳音。我在岷江边送英才俊逸的段参乘舟远去,就托附他把这首忠贞的《白头吟》转交给挚友吧。




上一篇:四十不惑,十首有关四十岁的诗词,过了40岁,才发现的生活真相!
下一篇:诗词有什么用呢?这是最好的答案!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梨花微雨!! 2024-12-9 14:12 +1
东方.启明星 2024-12-9 13:52 +1
太湖石 2024-12-9 09:43 +1
吕仁龚 2024-12-9 07:53 +1
孔祥仁 2024-12-9 06:46 +1
冰之虫 2024-12-9 06:29 +1
+1
3473°C
6
  • 摩天居士
  • 冰之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9 06:25:58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的诗歌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方面尤为突出。在你提到的几首诗中,确实可以看到他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以及在艰难冬季中的孤独和苦闷。

1. **《野望》**:这首诗通过描绘北涪水旁的冬日景象,表现了孤独与不安。诗中的“独鹤”和“饥乌”象征着无助和凄凉,暗示着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目极伤神谁为携”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与悲伤,令人心生共鸣。

2. **《悲陈陶》**:这里对战斗惨烈、士兵牺牲的无奈深感痛惜,亦突显出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这首诗的内容更为直白,四万义军的同日死亡令人震撼,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巨大悲剧,让人对人世间的无常感到无力和哀伤。

3. **《寒峡》**: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折射出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杜甫用“寒硖不可度”来形容行路的困难,同时通过“行子傍水餐”的细节,深入刻画了他对困境的无奈。这种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结合,显示了他对生命的深刻体悟。

4. **《病橘》**:在这首诗中,杜甫以病橘作为隐喻,反映了社会的病态和经济的困窘。他通过对橘子枯萎的描绘,感叹民生的困苦,并对时局表示无奈。“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的句子,强烈传达出他对当时国家经济衰退的忧虑。

5. **《重简王明府》和《寄杨五桂州谭》**:两首诗都流露出友情与思乡之情。与友人的联系成为了他在苦难中寄托希望的重要方式,表现出他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故土的眷恋。

总结来看,杜甫的冬天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寒冷,更是心理与社会的双重寒冬。他用精炼的诗句让读者感受到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人性深处的关切,让他的诗歌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9 06:30: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学习
发表于 2024-12-9 07:08: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9 08:15: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12-09 06:25
杜甫的诗歌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方面尤为突出。在你提到的几首诗中,确实可以看到他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以及在艰难冬季中的孤独和苦闷。

1. **《野望》**:这首诗通过描绘北涪水旁的冬日景象,表现了孤独与不安。诗中的“独鹤”和“饥乌”象征着无助和凄凉,暗示着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目极伤神谁为携”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与悲伤,令人心生共鸣。

2. **《悲陈陶》**:这里对战斗惨烈、士兵牺牲的无奈深感痛惜,亦突显出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这首诗的内容更为直白,四万义军的同日死亡令人震撼,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巨大悲剧,让人对人世间的无常感到无力和哀伤。

3. **《寒峡》**: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折射出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杜甫用“寒硖不可度”来形容行路的困难,同时通过“行子傍水餐”的细节,深入刻画了他对困境的无奈。这种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结合,显示了他对生命的深刻体悟。

4. **《病橘》**:在这首诗中,杜甫以病橘作为隐喻,反映了社会的病态和经济的困窘。他通过对橘子枯萎的描绘,感叹民生的困苦,并对时局表示无奈。“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的句子,强烈传达出他对当时国家经济衰退的忧虑。

5. **《重简王明府》和《寄杨五桂州谭》**:两首诗都流露出友情与思乡之情。与友人的联系成为了他在苦难中寄托希望的重要方式,表现出他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故土的眷恋。

总结来看,杜甫的冬天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寒冷,更是心理与社会的双重寒冬。他用精炼的诗句让读者感受到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人性深处的关切,让他的诗歌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10 08:19: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2-5 12:25: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