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十首最出名的茶诗,白居易独占三首,论精妙还是第十首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40788|回复: 5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9-22 06:19:1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柳月青

十首最出名的茶诗:

第一首:《七碗茶歌》· 卢仝
第二首:《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第三首、《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第四首、《萧员外寄新蜀茶》· 白居易
第五首:《一字至七字诗·茶》· 元稹
第六首:《茶中杂咏·煮茶》·皮日休
第七首:《题禅院》·杜牧
第八首:《峡中尝茶》·郑谷
第九首:《与赵莒茶宴》·钱起
第十首:《汲江煎茶》· 苏轼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精神的寄托。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以茶为媒,以茶遣兴,以茶抒情,以茶交友,以茶联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名句。这些诗作不仅描绘了茶的色、香、味、形,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哲思。

以下,我将带您走进十首最为出名的茶诗,一同品味那份跨越千年的茶香与诗意。

第一首:《七碗茶歌》· 卢仝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诗人卢仝是唐代的一位诗人,据记载他“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他也好饮茶,有“茶痴”的称号,故而他的茶诗尤为出色,在所有咏茶的诗篇中知名度最高的首推这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首诗共262字(不含标点),其中的《七碗茶歌》以其生动形象的笔触,将饮茶的感受层层递进,直至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更为神奇的是,七碗茶歌流传到了日本后,逐渐演变成了茶道。

诗中写了品茶的过程与其中的感受。从第一碗茶入口,滋润喉吻,到第七碗时,仿佛两腋生风,飘飘欲仙,这不仅是对茶之魅力的极致描绘,更是诗人内心追求自由、超脱世俗情怀的抒发。

“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一句,更是展现了茶能激发灵感,助人深思的神奇功效。

第二首:《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唐代诗人白居易被称为“诗魔”,少年时初到长安,便因为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得到大诗人顾况的赏识,后来,白居易走入仕途,经历了风风雨雨后,思想也从青年的“兼济天下”转变为到中年后的“独善其身”,爱好也从酒变为了茶,由此也写过许多与茶有关的诗。

在这首《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白居易叙述了自己在病中收到忠州刺史李宣寄来的新茶时,心中欣喜万分,立即动手勺水煎茶,并自称自己是“别茶人”。意思是自己擅长鉴别茶叶品质的优劣,故而朋友特地将新茶寄给自己品尝。
由此可知白居易十分爱茶。

第三首、《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这首茶诗也是白居易笔下与茶有关的经典作品之一。整首诗的语言平实,有白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朴素真实的特点,但细细品来却是意味深长。《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写的是朋友寄给过来,这一首则是将自己喜欢的茶分享给志同道合的朋友。

诗人静坐一旁,缓缓注入清冽的泉水,注视着茶叶在水中翻滚,由绿转黄,仿佛岁月的尘埃在热水的洗礼下渐渐消散。闲来无事,独饮清茶时,作者最大的心愿,是能有一为知己与自己共饮,将这份心境分享出去。

这份宁静与淡泊,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写照。而“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则表达了他对远方爱茶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共享的美好愿望。

第四首、《萧员外寄新蜀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白居易诗集中与茶有关的诗多大60余首,这首著名的茶诗同样写的是远方的朋友为自己寄来新茶,可见白居易的茶友颇多,也可知道蜀地的茶深得白居易之心。

诗中侧重写收到新茶时的心里感受。从收到时惊讶于茶叶的新鲜,到用渭河水泡好之后,闻着茶的清冽香味,才觉得茶叶的珍贵。诗人看着杯子里满满的乳白色茶沫,趣味横生,再结合暮春时节自己酒醉口渴,视觉上的冲击与心底的渴望,品茶的强烈意愿被勾了出来。

有人说,喝茶是闲人的事。其实心中若无热爱之情,即使清闲下来,也不会如白居易这般写出如此细腻的品茶心得,由此可以看出白居易对生活的热爱。

第五首:《一字至七字诗·茶》·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首《一字至七字诗·茶》是中唐诗人元稹所创。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在中国古代诗中较为少见。元稹以独特的形式,将茶的多重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表达了四层意思:从茶的本质——“香叶,嫩芽”,到茶的受众——“慕诗客,爱僧家”,再到茶的烹制过程——“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最后到茶带给人的精神享受——“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全诗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缓缓展开在读者面前。

而“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则道出了茶文化的深远影响和茶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滋养与净化。

第六首:《茶中杂咏·煮茶》·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皮日休是晚唐时期的诗人,诗文与陆龟蒙齐名,人称"皮陆"。据记载,皮日休也爱茶,著有《茶中杂咏》组诗,这首诗是其中的的第十首,描述了煮茶时的具体情形,也抒发了诗人煮茶品茗的闲适心境。

诗人先写用山间清泉在壶中煮茶,继而写茶叶随着沸水滚动时的样子,随后写了煮茶诗的声音,最后写了自己的感受。观其色,茶汤如翡翠般晶莹剔透,又似晨曦初照下的湖面,波光粼粼,引人遐想无限。轻啜一口,初觉微苦,继而回甘,仿佛人生百态,苦尽甘来,令人回味无穷。

皮日休以诗为媒,烹茶为引,引领我们步入了一场关于生活美学的盛宴。他不仅是在煮茶,更是在煮一段段关于岁月、关于自然的温柔记忆。茶与水,在这一刻,化作了世间最和谐的乐章,奏响了生命最质朴也最动人的旋律。

第七首:《题禅院》·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这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一直以来,茶与禅常常密不可分,饮茶的清雅与修禅的静谧能够很好的契合,故而许多文人也将二者联系起来,写成诗歌成为佳话。

前两句写的是青春年华时游湖畅饮的豪兴,后两句写的是暮年参禅品茶的悠闲,作者用酒与茶对比,将人生每个阶段不同的状态写了出来。诗中的酒与茶,对应人生的两种不同阶段:意气风华的青春时代与历经沧桑后的暮年。两种境界的对比描写,蕴含着对人生的独特体悟。

年轻时放浪形骸,诗酒流连,到了老年便要学会沉淀,在清净的禅院中与清茶相伴,过去种种如茶烟一般散去,这是人生的豁达,也是生命的顿悟。

第八首:《峡中尝茶》·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郑谷(约851-910),字守愚,是晚唐的诗人,因为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因一首《鹧鸪》诗广为流传,人送“郑鹧鸪”。郑谷一生作诗不下千首,但流传下来的不多,这首诗写的是郑谷在峡州尝到了“小江园”新采的名茶,并用活火烹煎,美不胜收。

诗中说了采茶的时候正是晨曦微露时,采下小江园的茶用火煎好后品尝。吴地僧侣漫论鸦山茗之奇,蜀地老叟休再夸耀鸟喙香之绝,此间风味,自成一派雅韵长。半杯清茶,碧波轻漾,座间人语与茶香交织成画。数片嫩叶轻展,茶香清扬,静待知音品鉴。鹿门归隐,忘却红尘羁绊,酒不醉人人自醉,唯茶解千愁,更觉春之韵味,悠长缠绵。

山中小园饮茶的悠闲,尽在寥寥几语中道尽。

第九首:《与赵莒茶宴》·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是唐代中期的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以五言为主,与“五言长城”刘长卿齐名,多写送别酬赠之作,也写田园诗,诗中流露追慕隐逸之意。这首诗则借一场茶宴写出了清风明月之间,浮云流水之中,自己与静山幽林相伴,求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其实到了唐代,饮茶风气已开始盛行,中唐时期也有了茶宴的正式记载。钱起曾与赵莒一起办茶宴,曾效仿"竹林七贤",但将酒改成了茶,他们在翠竹林中一起对饮紫茶,味道醇厚胜过那流霞仙促榜酒。洗净红尘的杂念,茶兴更加浓厚,他们一起聚首畅谈,伴着蝉鸣声直到夕阳西下才尽兴。

这是文人之间的雅谈,也是一种心灵的净化。

第十首:《汲江煎茶》·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这首诗写于元符三年(1100年),此时苏轼已经年过花甲,被贬谪在儋州(海南岛惯县)。这一年的春天,儋州的新茶正好,作为一位资深的美食家,苏轼自然是要亲自煎煮并尝一尝。

在诗中,苏轼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煎茶的全过程。他亲自到江边汲取清澈的江水,用活火烹煮,每一道工序都充满了仪式感。诗中“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一句,更是将自然之美与茶事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则生动描绘了茶汤翻滚、茶香四溢的情景,令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来自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诗中将的煎茶的每一道工序都写得细腻生动,从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听更,全部过程仔仔细细、绘影绘声。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领略到暮年苏轼那种通达从容的人生态度。

这十首茶诗,各具特色,却共同构建了中国茶文化的瑰丽画卷。它们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茶的魅力与韵味,更让我们在品味茶香的同时,感受到了诗人那份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和谐的高尚情怀。

茶与诗,相辅相成,共同书写着中国文化的辉煌篇章。在忙碌与浮躁之中,让我们不妨也效仿古人,煮一壶好茶,静享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让心灵得以栖息,让灵魂得以升华。




上一篇:24首描写暑热的古诗词,古人如何优雅地表达“热”?
下一篇:《唐诗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情诗,深情无限,爱你千千万万遍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门飞雪 2024-9-23 05:50 +1
太湖石 2024-9-22 21:56 +1
孤岛井蛙 2024-9-22 20:23 +1
东方.启明星 2024-9-22 12:44 +1
今夜.启明星 2024-9-22 12:15 +1
~王泽晋~翡翠 2024-9-22 08:44 +1
极品酝酿 2024-9-22 08:39 +1
清静太平人 2024-9-22 07:04 +1
梨花微雨!! 2024-9-22 06:44 +1
+1
40793°C
5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9-22 06:58:57 |显示全部楼层
这十首茶诗确实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每一首都展现了不同的茶文化、情感和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白居易占据三席,正显示出他在茶诗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论精妙与影响力**
1. **《七碗茶歌》**(卢仝)无疑是最为人称道的一首。它通过七碗茶的渐进体验,不仅描绘了茶的香气与滋味,还传达了追寻自我和灵性超脱的理念。其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甚至成为日本茶道的一部分,体现了茶作为文化媒介的力量。

2. **白居易的三首**诗各有千秋。他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展现了深厚的友谊与对茶的鉴赏,而《山泉煎茶有怀》则流露出对知己和分享的渴望,更具人文关怀;《萧员外寄新蜀茶》则在细腻描绘茶品甘醇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

3. **《汲江煎茶》**(苏轼)以活水活火的烹制方式,将大自然的灵气与茶道完美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他对煮茶细节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其闲适的生活态度与淡泊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十首诗在风格、主题、情感等方面都展现了丰富的层次,体现了茶在古代文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如果要选择其中一首论精妙,**《七碗茶歌》**可以说是较为突出的,但每一首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细细品味。

如果你对某首诗有更深入的探讨或分析希望,请告诉我!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9-22 07:55: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清心也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9-22 08:39: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9-22 06:58
这十首茶诗确实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每一首都展现了不同的茶文化、情感和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白居易占据三席,正显示出他在茶诗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论精妙与影响力**
1. **《七碗茶歌》**(卢仝)无疑是最为人称道的一首。它通过七碗茶的渐进体验,不仅描绘了茶的香气与滋味,还传达了追寻自我和灵性超脱的理念。其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甚至成为日本茶道的一部分,体现了茶作为文化媒介的力量。

2. **白居易的三首**诗各有千秋。他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展现了深厚的友谊与对茶的鉴赏,而《山泉煎茶有怀》则流露出对知己和分享的渴望,更具人文关怀;《萧员外寄新蜀茶》则在细腻描绘茶品甘醇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

3. **《汲江煎茶》**(苏轼)以活水活火的烹制方式,将大自然的灵气与茶道完美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他对煮茶细节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其闲适的生活态度与淡泊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十首诗在风格、主题、情感等方面都展现了丰富的层次,体现了茶在古代文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如果要选择其中一首论精妙,**《七碗茶歌》**可以说是较为突出的,但每一首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细细品味。

如果你对某首诗有更深入的探讨或分析希望,请告诉我!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9-22 09:09:55 |显示全部楼层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09-22 08:39
谢谢点评https://app.qingfe.com/public/emotion/face ...


不客气!很高兴你喜欢我的点评。如果还有其他关于诗歌或茶文化的问题,随时欢迎提问!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0-19 07:50: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