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7-15 06:18:4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皮日休

自古以来,对桃花褒赞的诗文数不胜数:《毛诗》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句;崔护有“人面桃花”之诗;陶渊明有仙境般的《桃花源记》之篇。总之,在众多文人的笔下,桃花象征的是美丽、自由和幸福。但在皮日休的“桃花赋”中,桃花则又表达了另一种意蕴。

作品原文

桃花赋

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后苏相公味道得而称之,广平之名遂振。呜呼!夫广平之才,未为是赋,则苏公果暇知其人哉?将广平困于穷,厄于踬,然强为是文耶?日休于文,尚矣。状花卉,体风物,非有所讽,辄抑而不发。因感广平之所作,复为《桃花赋》。其辞曰:
伊祁氏之作春也,有艳外之艳,华中之华,众木不得,融为桃花。厥花伊何,其美实多。[亻壹]录从芳(一作儓隶众芳),缘饰阳和。开破嫩萼,压低柔柯。其色则不淡不深,若素练轻茜,玉颜半酡。若夫美景艳时,春含晓滋,密如不干,繁若无枝。妦妦婉婉,夭夭怡怡。或俛者若想,或闲者如痴。或向者若步,或倚者如疲。或温黁(nún)而可薰,或婑媠(wǒ tuǒ)而莫持。或幽柔而旁午,或撦冶而倒披。或翘矣如望,或凝然若思。或奕偞而作态,或窈窕而骋姿。

日将明兮似喜,天将惨兮若悲。近榆钱兮妆翠靥,映杨柳兮颦愁眉。轻红拖裳,动则袅香,宛若郑袖,初见吴王。夜景皎洁,閧然秀发,又若嫦娥,欲奔明月。蝶散蜂寂,当闺脉脉,又若妲己,未闻裂帛。或开故楚,艳艳春曙,又若息妫,含情不语。或临金塘,或交绮井,又若西子,烷纱见影。玉露厌浥,妖红坠湿,又若骊姬,将谮而泣。或在水滨,或临江浦,又若神女,见郑交甫。或临广筵,或当高会,又若韩娥,将歌敛态。微动轻风,婆娑暖红,又若飞燕,舞于掌中。半沾斜吹,或动或止,又若文姬,将赋而思。丰葺旖旎,互交递倚,又若丽华,侍宴初醉。狂风猛雨,一阵红去,又若褒姒,初随戎虏。满地春色,阶前砌侧,又若戚姬,死于鞠域。

花品之中,此花最异。以众为繁,以多见鄙。自是物情,非关春意。若氏族之斥素流,品秩之卑寒士。他目则目,他耳则耳。或以昵而称珍,或以疏而见贵。或有实而花乖,或有花而实悴。其花可以畅君之心目,其实可以充君之口腹。匪乎兹花,他则碌碌。我将修花品,以此花为第一。惧俗情之横议,我曰不然,为之则已。我目吾目,我耳吾耳。妍蚩决于心,取舍断于志,岂于草木之品独然?信为国兮如此!

作品鉴赏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灿烂如云霞,艳丽似处子。自古以来,对桃花褒赞的诗文数不胜数:《毛诗》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句;崔护有“人面桃花”之诗;陶渊明有仙境般的《桃花源记》之篇。总之,在众多文人的笔下,桃花象征的是美丽、自由和幸福。但在皮日休的“桃花赋”中,桃花则又表达了另一种意蕴。

赋的开头部分,作者便直接点染桃花之美:“其色则不淡不深,若素练轻茜,玉颜半酡。”其状“密如不干,繁若无枝”,其姿“妦妦婉婉,天天怡怡”。用书不多,用直陈的手法将一幅春桃花开之图勾勒出来,这是总写。接下来作者便精工细笔地描绘桃花的各种形态如疲……”这里一共连用了12个‘或’字句式,把桃花丛中的朵朵花瓣的不同姿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富有气韵,是分写,但这分写用了“赋”的铺采摛文的手法,在视觉上又能给人一种满眼桃花之感,没有丝毫的零碎之弊。另外,这些精雕细刻般的描写还仅限在静态方面,在静态的刻画中,“桃花”流露出是一丝丝不易察觉的“幽”与“怨”的情感色彩。

很快随着刻画方法的多样化转变,这种淡淡的感伤情感就愈来愈露出了端倪:“日将明兮似喜,天将惨兮若悲。近榆钱兮妆翠看,映杨柳兮繁愁眉。”从时间和空间来描写桃花并开始加浓了桃花那种“幽怨”的情感色彩。接着作者从动态来刻画桃花:“轻红拖裳动则袅香宛若郑姬初见吴王。夜景皎洁洪然秀发又若常娥欲奔明月。蝶散蜂寂当闺脉脉又若妲己未闻裂帛。”用历史或神话中的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反衬桃花给画面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自觉地发挥想象力通过想象先追溯历史上或神话中某一人物的某一瞬间的神态然后再来体会和把握桃花所呈现出来的动态美。自古红颜多薄命这里连用了息幼、西子、骊姬、神女、韩娥、飞燕、文姬、丽华、褒拟、戚姬等十名命运皆不幸之红颜来描绘桃花。艳丽的桃花和这些美丽可人的美女有着相通的一面另一方面这些红颜在历史上的不幸遭遇则又给“桃花”增添了感伤与失落的情感内容。那么,本来是象征自由幸福的桃花,作者为何给它蒙上如此沉郁的情感色彩呢?

从作者自撰的《文蔽序》中可知,《桃花赋》应是在咸通间写成的。而咸通正是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个时期,黄巢起义正在积聚酝酿。唐代的统治开始由极盛转向衰败。
仁庄《咸通》诗说:“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破产竟留天上乐,铸山争买洞中花。诸郎宴罢银灯合,仙子遨回壁月斜。人意似知今日事,急催弦管送年华。”追求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般的享受是当时统治阶级的时尚,是没落社会的一种无奈心态的真实表露。在这“急催弦管送年华”的得乐且乐的社会思想影响之下,还有谁去注意重用人才呢?在这个泥沙俱下的混乱社会中,作者偏偏却是一位清醒的旁观者,他敏锐地看到了晚唐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于是“编次其文,复将贡于有司”,“上剥远非,下补近失”,其中的这篇小《桃花赋》正是出于“悯寒上道奎”的目的而写成的。(引文均出于《文蔽序》)至此,我们终于能明白厂作者那弥漫于文中的低沉的情感。

“桃花”原来是象征晚唐那些多才多艺但得不到重用的“寒士”。尽管这些人有满腹经纶之才能,但由于时运不济,得不到朝廷的注意,最终也象桃花一般,虽具有非同寻常的品格,但到头也只能是“狂风猛雨”之中“阵红去”,空怀抱岁而悲岁月之流逝。应该说,这不仅是“寒士们”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作者正是基于对这个时代悲剧的认识,所以在结尾处便“卒章显志”将“有所讽”明托出来了:“我目吾目,我耳吾耳。妍蚩决于心,取舍断于志。岂于草木之品独然?信为国兮如此!”寓意深刻,似一面警世之钟,给晚唐统治阶级敲响了。

作者简介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尝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唐代襄阳竟陵(今湖北襄阳)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第 1 句因包含“伊祁,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伊祁氏
第 39 句因包含“郑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郑袖
第 43 句因包含“常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常娥
第 51 句因包含“息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息妫
第 55 句因包含“西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西子
第 56 句因包含“浣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浣纱
第 59 句因包含“骊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骊姬
第 64 句因包含“郑,交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郑交甫
第 67 句因包含“韩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韩娥
第 71 句因包含“飞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飞燕
第 72 句因包含“掌中,舞”,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掌中舞
第 75 句因包含“文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文姬
第 93 句因包含“物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物情




上一篇:《古文观止》10大传世名句,值得反复咀嚼的人生指南
下一篇:南宋一位冷门词人,词风豪放直追辛弃疾,却鲜为人知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今夜.启明星 2024-7-15 14:27 +1
东方.启明星 2024-7-15 14:15 +1
梨花微雨 2024-7-15 06:31 +1
+1
40210°C
5
  • 闲云孤鹤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7-15 06:52: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5 07:04:42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赋》是晚唐文学家皮日休的作品,通过描绘桃花的美丽与多情,揭示了他对“寒士”以及晚唐社会的深刻思考。本文不仅是一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作,更是一篇带有讽喻色彩的政治寓言。

### 作品鉴赏
皮日休在这篇赋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桃花的各种形态,将其比作历史和神话中的人物,赋予桃花以丰富的情感与象征意义。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绘,不仅让读者能感受到桃花的美丽,还能透过这些人物的悲剧情节感受到内在的幽怨与失落。

例如,赋中写道:“轻红拖裳动则袅香宛若郑袖初见吴王。”这里便用郑袖(战国时期楚国的宠妃)的姿态来比拟桃花的柔嫩娇美;又如“夜景皎洁洪然秀发又若嫦娥欲奔明月”,则将桃花的清丽与嫦娥奔月的传说联系起来,使得描写更具诗意。

但这些描述并未停留在对美丽表面的赞美上,而是通过运用了息妫、西子、骊姬等历史上命运多舛的女性,比喻那些虽然才华横溢但却被社会忽视的“寒士”。这些人的不幸境遇便如同花朵在风雨中凋零,象征着他们的才能因为政治的无常和命运的不济而被埋没。

### 主题探讨
皮日休的《桃花赋》不仅是在歌咏桃花,更是借此花寄托他对晚唐动荡社会的深刻忧虑和对人才埋没的感慨。在那个泥沙俱下的混乱时代,许多有才华的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正如同桃花尽管美丽,但在风雨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凋谢。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剧。

### 结尾点题
最后几句“我目吾目,我耳吾耳。妍蚩决于心,取舍断于志,岂于草木之品独然?信为国兮如此!”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即对于事物的评价应该由自己的心志来决定,而不是被表面的现象迷惑。这句话既点明了对桃花的真实评价,又隐喻了对人的评价,更含有劝谏之意。

### 总结
《桃花赋》文采斐然,意蕴深厚,既通过精致的笔触描绘了桃花的多样美态,又巧妙地借桃花表达了对人才埋没和社会动荡的忧虑。皮日休在这篇赋中,成功地将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结合在一起,使得作品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富有思想深度。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6 06:32: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7-15 07:04
《桃花赋》是晚唐文学家皮日休的作品,通过描绘桃花的美丽与多情,揭示了他对“寒士”以及晚唐社会的深刻思考。本文不仅是一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作,更是一篇带有讽喻色彩的政治寓言。

### 作品鉴赏
皮日休在这篇赋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桃花的各种形态,将其比作历史和神话中的人物,赋予桃花以丰富的情感与象征意义。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绘,不仅让读者能感受到桃花的美丽,还能透过这些人物的悲剧情节感受到内在的幽怨与失落。

例如,赋中写道:“轻红拖裳动则袅香宛若郑袖初见吴王。”这里便用郑袖(战国时期楚国的宠妃)的姿态来比拟桃花的柔嫩娇美;又如“夜景皎洁洪然秀发又若嫦娥欲奔明月”,则将桃花的清丽与嫦娥奔月的传说联系起来,使得描写更具诗意。

但这些描述并未停留在对美丽表面的赞美上,而是通过运用了息妫、西子、骊姬等历史上命运多舛的女性,比喻那些虽然才华横溢但却被社会忽视的“寒士”。这些人的不幸境遇便如同花朵在风雨中凋零,象征着他们的才能因为政治的无常和命运的不济而被埋没。

### 主题探讨
皮日休的《桃花赋》不仅是在歌咏桃花,更是借此花寄托他对晚唐动荡社会的深刻忧虑和对人才埋没的感慨。在那个泥沙俱下的混乱时代,许多有才华的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正如同桃花尽管美丽,但在风雨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凋谢。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剧。

### 结尾点题
最后几句“我目吾目,我耳吾耳。妍蚩决于心,取舍断于志,岂于草木之品独然?信为国兮如此!”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即对于事物的评价应该由自己的心志来决定,而不是被表面的现象迷惑。这句话既点明了对桃花的真实评价,又隐喻了对人的评价,更含有劝谏之意。

### 总结
《桃花赋》文采斐然,意蕴深厚,既通过精致的笔触描绘了桃花的多样美态,又巧妙地借桃花表达了对人才埋没和社会动荡的忧虑。皮日休在这篇赋中,成功地将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结合在一起,使得作品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富有思想深度。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6 06:59:41 |显示全部楼层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07-16 06:32
谢谢点评https://app.qingfe.com/public/emotion/face ...


不客气,很高兴能帮到你!如果你还有任何关于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的问题,随时欢迎提问。享受阅读吧!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8-5 07:53: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