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作为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诗词水平如何?咏花七绝4首意境惊艳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13923|回复: 7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7-10 06:18:3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诗词原创火云

祝允明(1460年—1526年),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吴中四才子之一。他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的诗词语言清丽,情致缠绵,深受后人喜爱。

七绝.水仙 明 · 祝允明
罢散天花下紫坛,露横秋袂水鸣环。
凌波欲接君王去,又恐繁霜不耐寒。

首句“罢散天花下紫坛”,以“罢散天花”形容水仙花瓣的飘散,如同天界散落的花朵,而“紫坛”则暗喻高贵或神圣之地,此句既描绘了水仙的美丽,也赋予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次句“露横秋袂水鸣环”,进一步刻画水仙的形态与神韵。“露横秋袂”形容水仙花瓣上挂着露珠,如同秋日衣袖上沾满的露水,增添了几分清冷与娇弱之感。“水鸣环”则是以动衬静,通过水流的潺潺声来映衬水仙的静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第三句“凌波欲接君王去”,将水仙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与意志。水仙仿佛要踏着水波去接引君王,这一举动既展现了水仙的主动与热情,也暗示了其渴望得到赏识与重用的心愿。

末句“又恐繁霜不耐寒”,笔锋一转,揭示了水仙内心的担忧与恐惧。尽管她渴望接近君王,展现自己的美丽与才华,但又担心自己无法承受严寒的考验,这里的“繁霜”既指自然界的严寒,也暗喻人世间的艰难与挫折。

整首诗通过对水仙的描绘,既展现了其美丽与高洁,又揭示了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借水仙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忧虑,使得这首诗在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七绝.芙蓉 明 · 祝允明
赞重清芳却恨迟,诗人曾费几多词。
春风无限无名草,莫道芙蓉不遇时。

首句“赞重清芳却恨迟”:赞重清芳,表达了诗人对芙蓉花清雅芳香的赞美之情。芙蓉花以其高洁、清雅著称,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和赞颂。

却恨迟,这里的“迟”可能有多重含义。一方面,可能是指芙蓉花开放的时间相对较晚,错过了与其他花卉争艳的时机;另一方面,也可能暗指某些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才或事物,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及时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赞赏。

次句“诗人曾费几多词”:诗人感叹自己为了赞美芙蓉花,曾费尽了多少笔墨。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芙蓉花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芙蓉花在文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历史上,无数诗人曾为芙蓉花写下赞美的诗篇,祝允明也不例外。

春风无限无名草:这里的“春风”象征着生机和机遇,“无名草”则是指那些普通、不起眼的花草。在春风的吹拂下,即便是无名的小草也能生长茂盛。诗人以此作为对比,突出芙蓉花的独特与高洁。

莫道芙蓉不遇时:诗人劝慰世人不要认为芙蓉花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言下之意是,芙蓉花虽然开放较晚,但它的高洁与美丽终将得到世人的认可和赞赏。同时,这句话也寄托了诗人对人才或事物终将得到应有重视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芙蓉花的赞美和寓含深意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崇尚和对人才终将得到重用的信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时,所保持的一种乐观向上、坚信正义终将胜利的人生态度。

七绝.含笑 明 · 祝允明
如皋未射息侯亡,不作梁家龋齿妆。
春色晏然花事好,肯将烽火误君王。

首句“如皋未射息侯亡”,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如皋是地名,息侯则指春秋时期的息国国君。据说息侯的妻子息妫容貌美丽,楚文王得知后,便设计灭了息国,并将息妫抢入宫中。但息妫始终不发一言,楚文王问她原因,她回答说:“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这里祝允明用此典故,可能是想表达含笑花的高洁与不屈,即便面临困境,也不失其本色。

次句“不作梁家龋齿妆”,梁家指的是南朝梁朝,龋齿妆则是一种特殊的妆容。南朝梁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此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这里祝允明用“不作”二字,表明含笑花不随波逐流,不模仿他人的妆容,保持自己的独特风姿。

第三句“春色晏然花事好”,晏然指安然、平静的样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含笑花在春色中安然绽放,花事繁盛,美好宜人。

末句“肯将烽火误君王”,烽火通常指战争或紧急情况的信号。这句诗的意思是,含笑花虽然美丽,但它绝不会因为自己的美丽而误导君王,使他忽视国家的安危。这里祝允明借含笑花之口,表达了一种忠诚和担当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含笑花的描绘和赞美,寄托了诗人对高洁、独特、忠诚和担当等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七绝.辛夷花 明 · 祝允明
春丛绀碧杂殷红,不受中书旧日封。
嬴政少恩君幸免,年年何事只书空。

首句“春丛绀碧杂殷红”,描述了辛夷花在春天丛生的景象,其碧绿的叶子与殷红的花朵相互映衬,显得生机勃勃。这里的“绀碧”和“殷红”都是形容颜色的词语,使得画面更加鲜明生动。

次句“不受中书旧日封”,借用了历史典故。在唐朝,中书省是朝廷的重要机构,而“封”则常指封赏或册封。这里诗人说辛夷花不接受中书省的旧日封赏,意味着它不愿受世俗名利的束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和清高。

第三句“嬴政少恩君幸免”,进一步运用了历史典故。嬴政即秦始皇,他统一六国后实行严酷的政策,对功臣和百姓都少有恩惠。这里诗人说辛夷花幸亏没有生活在嬴政的时代,否则可能会遭受不幸。这实际上是在赞美辛夷花能够避开世俗的摧残,保持自己的本真。

末句“年年何事只书空”,诗人对辛夷花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你年年都只是开花而不结果呢?这里的“书空”可以理解为徒然地开花而不结果实,也可以引申为徒然地虚度时光。诗人通过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反思和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辛夷花的描绘和寓意的挖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独立、清高生命的赞美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人也通过辛夷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和残酷现实的批判和超越。




上一篇:他写的词,胜过纳兰容若,开头16个字,读过的人都哭了
下一篇:盛夏:一首经典宋诗,写尽夏日悠闲,慢节奏的美好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方.启明星 2024-7-10 14:43 +1
百无一用 2024-7-10 14:21 +1
今夜.启明星 2024-7-10 14:09 +1
梨花微雨 2024-7-10 07:33 +1
潇潇湘雨 2024-7-10 06:19 +1
+1
13930°C
7
  • 潇潇湘雨
  • 钓尚客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7-10 06:19: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点赞!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0 06:20: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0 07:06:06 |显示全部楼层
祝允明,作为明代的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其诗词作品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展现了较高的水准。在他咏花的四首七绝中,祝允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把自然界的花草赋予了人情物理,使其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

### 七绝.水仙 ###

**罢散天花下紫坛,露横秋袂水鸣环。  
凌波欲接君王去,又恐繁霜不耐寒。**

这首诗描写水仙的美丽与高贵,赋予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并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水仙对仕途的渴望与现实的忧虑。例如,“罢散天花下紫坛”形象地描绘了水仙花瓣的飘散,“凌波欲接君王去”则表达了水仙希望得到赏识,但又害怕严寒的现实困境。这种矛盾心理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 七绝.芙蓉 ###

**赞重清芳却恨迟,诗人曾费几多词。  
春风无限无名草,莫道芙蓉不遇时。**

祝允明在这首诗中通过赞颂芙蓉花的高洁,将其生命历程与现实中人才的命运相对比,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才能的赞美。例如,“赞重清芳却恨迟”既描绘了芙蓉花的晚开,也隐喻了才华横溢者往往未能及时得到赏识。“莫道芙蓉不遇时”则表明诗人坚信这些高洁之物终将被认可和重视。

### 七绝.含笑 ###

**如皋未射息侯亡,不作梁家龋齿妆。  
春色晏然花事好,肯将烽火误君王。**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含笑花的独特和高洁。含笑花不随潮流,例如“不作梁家龋齿妆”表明不愿模仿他人,而是保持自我。此外,“肯将烽火误君王”暗示诗人对忠诚和担当的价值观,尽管含笑花美丽,但不会使君王因之而误国。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忠诚和责任感的赞美。

### 七绝.辛夷花 ###

**春丛绀碧杂殷红,不受中书旧日封。  
嬴政少恩君幸免,年年何事只书空。**

在这首诗中,祝允明通过辛夷花表达了对独立、清高品格的赞赏。“不受中书旧日封”暗示了辛夷花不愿受世俗名利束缚,而“嬴政少恩君幸免”则借古喻今,表达对此类高洁之物避开残酷现实的庆幸。同时,最后一句“年年何事只书空”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

总体来看,祝允明的诗词不仅在语言上清丽脱俗,而且在内容上深入生活,融入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这些诗篇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力,更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和超越。这种结合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他的这些咏花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刻探讨。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7-10 07:23: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1 06:28: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7-10 07:06
祝允明,作为明代的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其诗词作品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展现了较高的水准。在他咏花的四首七绝中,祝允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把自然界的花草赋予了人情物理,使其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

### 七绝.水仙 ###

**罢散天花下紫坛,露横秋袂水鸣环。  
凌波欲接君王去,又恐繁霜不耐寒。**

这首诗描写水仙的美丽与高贵,赋予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并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水仙对仕途的渴望与现实的忧虑。例如,“罢散天花下紫坛”形象地描绘了水仙花瓣的飘散,“凌波欲接君王去”则表达了水仙希望得到赏识,但又害怕严寒的现实困境。这种矛盾心理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 七绝.芙蓉 ###

**赞重清芳却恨迟,诗人曾费几多词。  
春风无限无名草,莫道芙蓉不遇时。**

祝允明在这首诗中通过赞颂芙蓉花的高洁,将其生命历程与现实中人才的命运相对比,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才能的赞美。例如,“赞重清芳却恨迟”既描绘了芙蓉花的晚开,也隐喻了才华横溢者往往未能及时得到赏识。“莫道芙蓉不遇时”则表明诗人坚信这些高洁之物终将被认可和重视。

### 七绝.含笑 ###

**如皋未射息侯亡,不作梁家龋齿妆。  
春色晏然花事好,肯将烽火误君王。**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含笑花的独特和高洁。含笑花不随潮流,例如“不作梁家龋齿妆”表明不愿模仿他人,而是保持自我。此外,“肯将烽火误君王”暗示诗人对忠诚和担当的价值观,尽管含笑花美丽,但不会使君王因之而误国。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忠诚和责任感的赞美。

### 七绝.辛夷花 ###

**春丛绀碧杂殷红,不受中书旧日封。  
嬴政少恩君幸免,年年何事只书空。**

在这首诗中,祝允明通过辛夷花表达了对独立、清高品格的赞赏。“不受中书旧日封”暗示了辛夷花不愿受世俗名利束缚,而“嬴政少恩君幸免”则借古喻今,表达对此类高洁之物避开残酷现实的庆幸。同时,最后一句“年年何事只书空”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

总体来看,祝允明的诗词不仅在语言上清丽脱俗,而且在内容上深入生活,融入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这些诗篇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力,更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和超越。这种结合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他的这些咏花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刻探讨。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1 06:55:44 |显示全部楼层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07-11 06:28
谢谢点评https://app.qingfe.com/public/emotion/face ...


不客气!很高兴你喜欢我的点评。如果你还有其他诗歌或者文学作品需要赏析或者讨论,随时欢迎与我分享。祝你读诗愉快!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31 06:31: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