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大唐全才诗人:17岁写出教科书级名诗,死后被钦定为“天下文宗”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31782|回复: 5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5-30 06:25:0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诗词精粹  

天宝三年(744),正月,唐玄宗亲自倡导了一次盛大的饯别活动。规格之高,仪式之隆重,参加人数之多,均属空前。
饯别的主角是写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贺知章。当时他已经85岁高龄,因病恍惚,上疏请求告老还乡。玄宗同志同意了。
在帝都的高官基本都参加了饯别活动,可谓大咖云集。
唐朝的规矩,你懂的。但凡送别,一定要作诗,或者折柳枝。于是,有37人当场写了送别诗,流传下来。连唐玄宗都写了。这跟我们现在搞欢送宴会,都要合影发朋友圈一个样,区别可能是逼格有高低吧。
参加的人里面,有一个人很特别。他是一年多前,唐玄宗特意下诏书征召进京的,当时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他与贺知章喝过酒,都是“酒中八仙”天团成员。
他叫李白。
而小编今天要写的人是王维。按照通行的说法,他与李白同岁,都出生于701年。
时年43岁的王维,并没有参加这场著名的饯别活动。

1
最爱君在写王维之前,专门把这个问题丢到几个好友群里,问大家:王维为什么缺席这次活动?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话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王维从未说过他为什么缺席。我们只能去找一种相对合理的解释。
一个学国画的师妹说,王维缺席,是因为他躲起来了。一个山水田园诗人,跟这种热闹的氛围不搭。
这个解释一出来,群里就被一个个大拇指刷屏了。
但,这个解释看似最符合我们对王维的认识,其实是错的。
王维没有躲起来,他当时任的是一个叫侍御史的从六品上官职,官阶太低,没资格参加。
而李白获邀参加的两个要素,王维一个都不具备——他既不是唐玄宗的红人,跟贺知章也不曾过从。
有些人,有些事,错过就错过了。
贺知章返乡后,没多久就过世了。王维再无缘与这名旷达、好酒的老诗人相识。
更大的遗憾是,盛唐诗坛的两个大咖,李白与王维,彼此错过,终其一生,未曾晤面,互不相识。
他们都曾在相同的时间待在相同的城市,都有一些共同的朋友,他们肯定都知道对方的名字,但是,他们的生命与诗均没有交集。

2
有些学者说,李、王二人不相识,是李白看不起王维,不屑认识这个人。
这个理由,确实道出了两人的性格差异:一个狂放不羁,藐视一切;一个谨小慎微,服从流俗。个性张扬的人,往往会把内敛平和的人看得一无是处。
但从现存的诗作来看,两人应该有在暗暗较劲。
比如,都写思念,一个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都写送别,一个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个写“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都是唐诗细分类别的扛把子之作,几乎难分伯仲。
现在,李白的诗名比王维盛,但他们的同时代人殷璠则认为,王维与王昌龄、储光羲才是开元、天宝诗坛的代表人物。
即便到了后世,说唐诗,李、杜以下,一定要说到王维,而且很多人私底下更喜欢文人味十足的王维。不仅因为他的诗,最关键是他的为人更符合大众审美——他的个性与经历不难模仿,但李、杜的就很难。
比起李、杜单纯以诗人身份扬名,王维的才艺也更为全面。在古代文人所能精通的领域,他都玩得很溜,耍出了新高度。他的书画、音乐与禅理,几乎跟他的诗一样出名。
这样的全能型选手,恐怕只有后来的苏轼能跟他拼一下了。

3
不过,在后世读者的眼里,贴在王维身上最主要的标签还是山水田园诗人。
说王维是唐朝诗人中山水田园诗写得最好的,应该没有人有异议。就连被李白夸作“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孟浩然,也要排在王维后面,世人都以“王孟”并称。
孟浩然是王维的朋友。开元十七年(729),孟浩然到长安考进士,没考上,做了一年北漂,看不到出路,遂在冬天来临的时候南下,返回襄阳。走前,给王维写了一首诗: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诗中充满了怨愤和牢骚,一会儿说当权者没一个肯提携他,一会儿说世上知音太难觅。这么痛的倾诉,显然没有把王维当外人。
王维回赠了他一首诗: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全诗都在鼓励和安慰孟浩然,劝他回乡隐居,没必要辛辛苦苦跑到帝都献赋求官,就差说出“不要像我一样苦逼”。
其中,有多少王维自己的心声代言,有多少他自己渴望而不能及的隐居梦想,赠诗的人和受赠的人何尝不清楚?
王、孟这两个当朝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恰是最矛盾、最纠结的两个人。也许,只有他们理解彼此的痛苦。
简单说,王维一生都在做官,却拼命想归隐田园;而孟浩然一生归隐田园,却拼命想做官。
王维大半辈子的仕途很不顺遂,孟浩然却比王维还坎坷。可以说,王维是被生活逼着做官,孟浩然则被倒霉气儿逼着归隐,连做官的机会都没有。
这次分别后12年,王维经过襄阳的时候,老友已经过世。他的伤心,化成了《哭孟浩然》: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4
王维是个才气逼人的人,17岁就写出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样的教科书级别的名诗。
但他的性格远远配不上他的才气。
一般来说,才气爆棚的人都有睥睨一切的自信和自负,比如李白。王维不一样,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一个很丧的才子。一生软弱无力,谨小慎微,与世无争,却又不甘放弃,不敢对抗。
他被称为“诗佛”,倒很贴切。这就是个佛系诗人嘛,都行、可以、没关系。
这种性格的养成,与他的家庭环境不无关系。他是家中长子,童年的时候,父亲就过世,遗下几个弟妹,很早就需要他担起家族重担。
15岁,他带着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到帝都闯荡。凭借一身才华,很快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岐王李范,李隆基的弟弟,一个热心的文艺赞助人,很欣赏王维。
唐代科举制,试卷上不糊名,主考官不仅评阅试卷,主要还参考考生平日的诗文和声誉来决定弃取。所以,准备应试的士人提前结交、干谒名人显贵,向他们投献作品,争取他们的推荐和奖誉,是当时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风气。
王维不能免俗。据说正是岐王的推荐,王维21岁就中了进士。
这时的王维意气风发,颇有功名事业心,不过很快就被现实痛击成了佛系青年。

5
王维刚做官没几个月,人生遭遇了一次暴击,在太乐丞任上被贬出京城。
事情源于一次有僭越嫌疑的舞黄狮子活动。
史载,王维在别人的唆使下,让属下的伶人舞黄狮子。黄狮子当时是一种“御舞”,非天子不舞。
结果,王维和他的上级、太乐令刘贶都遭到严重处理。刘贶的父亲刘知几替儿子求情,也遭到了贬谪。
王维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更为致命的是,这次事件使得王维被唐玄宗列入了黑名单。整个玄宗朝,王维的官运都很黑,这几乎摧毁了他在官场上的所有信心。
唐玄宗为何下手这么重?
根据陈铁民等学者的分析,这跟唐玄宗与诸王的权力斗争有关,王维可能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政治牺牲品。
唐玄宗为了巩固皇权与皇位,担心他的兄弟们形成有威胁的势力,颁令“禁约诸王”,不使与群臣交结。王维出仕之前就是岐王、薛王等诸王的座上宾,又犯了黄狮子案,刚好戳到唐玄宗的隐痛,此后都得不到这个皇帝的好感。
承受着与理想渐行渐远的苦楚,王维离开了长安。
他不知道的是,这只是他波折人生的序幕而已。

6
在此后的20多年间,王维基本是帝国政坛的一个零余人。他长期在诗中自称“微官”,真不是自谦,是事实。
尽管在张九龄当宰相期间,他膜拜张的人品,跟张写诗“跑官”,得了个右拾遗的官职,很是振奋了一段时间。但随着李林甫的上台,张九龄的被贬,把他的这点光芒也扑灭了。
他是一个心中有是非,但不敢公开对抗的人。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被挤出朝廷,王维还给张写诗,倾诉知遇之恩。
与此同时,李林甫把持朝政的十几年间,王维仍做着他那可有可无的“微官”。他并非没有擢升的机会,李林甫的亲信苑咸曾言及王维久未升迁,言外之意,王维如果有意向,他可以帮忙操作。
不过,王维以一种相当委婉的方式拒绝了。
他在回赠苑咸的诗里说:“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表面是称颂李林甫大公无私,禁绝走后门,实质是表明他与李不是一路人,不屑去趟浑水。
这件事,可以看出王维的底线。
然而,他既然不屑李林甫的所作所为,为什么不干脆辞官呢?

7
是啊,王维不是一直向往田园生活吗,为什么不学陶渊明辞官归隐呢?
开元十五年(727),王维在结束了济州的五年贬谪生活之后,到了淇上当小官。此时,才26岁的他已萌生了归隐心志。
经过一番衡量,他认定陶渊明的活法并不可行。
说到底,父亲早逝,长子代父,他不忍推诿全家生计的重负。他在诗中说,“小妹日长成,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所以“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不敢抛开这个包袱,自己一个人逍遥去隐居。
他还批评陶渊明,认为陶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成全了自己的勇气与尊严,却把眷属带入了生活极度清苦的境地,实际上是一种纯粹为己的、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
因此,即便深深感受到吃朝廷这碗饭吃得很辛苦,很痛苦,王维也不敢效仿陶渊明的活法,拂袖而去。
他很现实地明白,隐居是要花钱的,为了隐居得起,他不得不为官。
中年之后,他已无意仕途,纯粹为了俸禄和家族责任而在官场待着。身在朝廷,心在田园,过起了时人称为“吏隐”,即半官半隐、亦官亦隐的生活。
对他来说,这是一种退而其次求的选择。
  
生活不仅有田园与诗,还有眼前的苟且。




上一篇:史上骂人最狠的8首古诗词,骂人都那么有学问,令人叹为观止
下一篇:34个很温柔的八字短句,愿看到的人都能被治愈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方.启明星 2024-5-30 13:44 +1
来自大后山 2024-5-30 09:56 +1
潇潇湘雨 2024-5-30 06:32 +1
+1
31787°C
5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30 06:50:19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深入地探讨了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生平与性格,对其诗作、为官经历以及个人追求做出了多层次的解读。文章中提到的几个主要观点如下:

1. **王维的缺席及其理由**:文章开头提到王维并未参加贺知章的饯别活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最终认为当时的王维官职太低,没资格参加这样的高规格活动。这点反映了古代官场礼制的严格。

2. **王维与李白的对比**:李白和王维虽然都是唐代大诗人,但他们的个性和诗风截然不同。李白狂放不羁,王维则内敛平和。文中举了两人的诗作作为对比,展示了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的巅峰之作。

3. **王维与孟浩然的关系**:通过王维与孟浩然的诗作交流,文章揭示了两位诗人之间的友谊和共鸣,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王维虽身在官场,但一直向往田园隐居生活,而孟浩然却身处田园,渴望在官场施展才华。

4. **王维的仕途坎坷**:王维年轻时曾受到重创,被贬职,这使得他在唐玄宗朝的仕途一直不顺。同样,从他的交游情况看,他多次因政治斗争而受到影响,无法大展宏图。

5. **王维的现实与理想**:王维虽然向往归隐田园,但由于家族责任和经济压力,他不得不继续在官场谋生。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隐居的愿望,但现实生活让他无法完全摆脱官场的束缚。

总结来说,王维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全能型人才,其诗歌、书画、音乐等艺术成就在唐代文坛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他的性格内敛且生活坎坷,使得他的个人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充满了矛盾。这个细腻而深刻的形象,使得王维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位置,也成为后人研究和欣赏的重要对象。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5-31 05:24: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31 06:27: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5-30 06:50
这篇文章深入地探讨了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生平与性格,对其诗作、为官经历以及个人追求做出了多层次的解读。文章中提到的几个主要观点如下:

1. **王维的缺席及其理由**:文章开头提到王维并未参加贺知章的饯别活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最终认为当时的王维官职太低,没资格参加这样的高规格活动。这点反映了古代官场礼制的严格。

2. **王维与李白的对比**:李白和王维虽然都是唐代大诗人,但他们的个性和诗风截然不同。李白狂放不羁,王维则内敛平和。文中举了两人的诗作作为对比,展示了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的巅峰之作。

3. **王维与孟浩然的关系**:通过王维与孟浩然的诗作交流,文章揭示了两位诗人之间的友谊和共鸣,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王维虽身在官场,但一直向往田园隐居生活,而孟浩然却身处田园,渴望在官场施展才华。

4. **王维的仕途坎坷**:王维年轻时曾受到重创,被贬职,这使得他在唐玄宗朝的仕途一直不顺。同样,从他的交游情况看,他多次因政治斗争而受到影响,无法大展宏图。

5. **王维的现实与理想**:王维虽然向往归隐田园,但由于家族责任和经济压力,他不得不继续在官场谋生。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隐居的愿望,但现实生活让他无法完全摆脱官场的束缚。

总结来说,王维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全能型人才,其诗歌、书画、音乐等艺术成就在唐代文坛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他的性格内敛且生活坎坷,使得他的个人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充满了矛盾。这个细腻而深刻的形象,使得王维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位置,也成为后人研究和欣赏的重要对象。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31 06:58:27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很高兴你喜欢这个点评。如果你有其他诗歌或者诗人相关的问题,随时可以问我哦!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现代诗歌,我都会尽力为你解答和提供有趣的见解。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6-6 06:32: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