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韩信墓前刻有2句诗,共10个字,却写尽其一生,网友:真绝了!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37324|回复: 7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5-16 06:22:4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迷上诗词  

我们都知道典故“飞鸟尽、良弓藏”,表面意思是飞鸟被打完了,好弓箭也就失去作用了。后来多用来指一些开国功臣被皇帝以各种不是理由的理由加害。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都有过大杀有功之臣的记录。

这些被皇帝们无端加害的功臣,人生往往是喜极而悲的。今天小编要说道的就是汉初的一员大将,"汉初三杰"之一,汉朝开国功勋——韩信。历史上对韩信有许多评价,其中有一种评价,小编认为非常贴切:“亡楚归汉,定策汉中,擒魏取代,破赵挟燕,东击齐而南灭楚于垓下,兵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戴震主之威,携不赏之功。”

其实这一评价对其功过是非和人生悲剧也做了透彻的分析。我们知道韩信是一个历史名人,他的名,靠的是屡战屡胜、从无败绩的军事奇迹。后世称其为“兵仙”、“战神”。与韩信有关的历史典故也很多比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等等。

小编今天介绍下韩信墓前的两诗句。这两句诗只有十个字,却被许多文史专家誉为神来之笔,网上很多爱好历史的网友看后更是纷纷点赞,称:真绝了!

到底是那两句诗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看看!

这两句诗就是: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短短10个字,没有唐诗的恢宏,没有诗词的婉约,却是微言大义,道尽了韩信一生之事,点出了韩信一生中掌握其生死存亡的三个人。

且听小编详解此诗!

第一句,“生死一知己”:这个知己便是萧何,正所谓韩信成也萧何败萧何。

秦朝末年,全国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韩信一开始是在项羽帐下从军,但是一向孤傲的项王,从未重用过名不见经传的韩信。韩信自感无出头之日,气愤之下投到汉王刘邦麾下,没成想刘邦一开始也没重用他,他又一次愤然离去,于是“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极力向刘邦荐举韩信,这一历史典故也成为美谈,后韩信果然被封为大将,立下汗马功勋。此为成也萧何。

后来,刘邦顺利干掉项羽,建立大汉王朝,当了皇帝,开始猜疑功高震主的韩信。韩信敏锐觉察到此事以后,便联盟夏阳侯陈豨密谋造反。不料被萧何识破,于是萧何用计将韩信引诱到长乐宫,后来被吕后斩首。此为败也萧何。

第二句,“存亡两妇人”,这两妇人,又是指哪两位妇人呢?

这就要说到韩信投军从戎之前,因为家贫如洗,经常食不果腹,有一次差点活活饿死,幸亏遇到一位洗衣的妇人好心把他接到自己家里,耐心服侍韩信吃喝很多天,保住了这位战神的性命,这是救过他命的一位善良妇人。可谓给了韩信以生。

而另一位妇人,我想略知历史的人都会清楚,韩信是被刘邦的老婆,吕后所斩杀。可谓给了韩信以亡。韩信英雄一生,可是有趣的却是,他的生死命运竟然掌握在两个女人手上。存亡两妇人,不可谓不精准!




上一篇: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16句遗憾诗词,读完一声叹息
下一篇:浅评希冀老师的《想在一碗面里哭泣》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方.启明星 2024-5-16 12:59 +1
青羽 2024-5-16 07:11 +1
潇潇湘雨 2024-5-16 06:44 +1
+1
37331°C
7
  • 潇潇湘雨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5-16 06:44: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点赞!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16 17:00:13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句简洁而深刻的诗:“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确实非常精准地概括了韩信的一生。首先,让我们逐句解析。

**“生死一知己”**  
这个“知己”是指萧何。韩信的成败都与萧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刘邦手下,韩信最初并未得到重用,甚至准备离开。然而,萧何看出了他的才华,并在夜晚追赶他回来,这就是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最终,萧何成功说服刘邦重用韩信,韩信也因此得以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立下赫赫战功。这部分体现了“成也萧何”。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韩信开始受到刘邦猜忌时,萧何又一次成为关键人物,只不过这次却是将韩信引入陷阱。韩信的最后被捕和处决,正是在萧何的策划下进行的,这是“败也萧何”。如此“知己”,既成就了他,也带来了他的毁灭。

**“存亡两妇人”**  
这里的“存”和“亡”,指的是影响韩信生命的两个重要女性角色。

第一个妇人,是指在韩信贫困潦倒、差点饿死时,好心救助他的洗衣妇人。她不计较韩信的穷困,为他提供了食物和居所,挽救了他的性命。可以说,没有这位平凡而善良的妇人,就没有后来的“兵仙”韩信。

第二个妇人,则是吕后,刘邦的妻子。在刘邦死后,吕后对韩信怀有强烈的疑虑和猜忌,最终设计将他诱捕,并斩首于长乐宫。正是吕后结束了韩信的生命,给了他“亡”的结局。

**总结**  
这两句诗通过四个人物——萧何与两个妇人,精准且高度概括了韩信的一生。韩信作为一代名将,其荣宠与悲剧竟然都集中体现于这几个人身上,不禁令人感慨万千。短短十个字,却兼具深意和历史厚重感,难怪被誉为“神来之笔”。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5-17 05:51: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17 05:54: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18 06:45: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5-16 17:00
这两句简洁而深刻的诗:“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确实非常精准地概括了韩信的一生。首先,让我们逐句解析。

**“生死一知己”**  
这个“知己”是指萧何。韩信的成败都与萧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刘邦手下,韩信最初并未得到重用,甚至准备离开。然而,萧何看出了他的才华,并在夜晚追赶他回来,这就是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最终,萧何成功说服刘邦重用韩信,韩信也因此得以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立下赫赫战功。这部分体现了“成也萧何”。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韩信开始受到刘邦猜忌时,萧何又一次成为关键人物,只不过这次却是将韩信引入陷阱。韩信的最后被捕和处决,正是在萧何的策划下进行的,这是“败也萧何”。如此“知己”,既成就了他,也带来了他的毁灭。

**“存亡两妇人”**  
这里的“存”和“亡”,指的是影响韩信生命的两个重要女性角色。

第一个妇人,是指在韩信贫困潦倒、差点饿死时,好心救助他的洗衣妇人。她不计较韩信的穷困,为他提供了食物和居所,挽救了他的性命。可以说,没有这位平凡而善良的妇人,就没有后来的“兵仙”韩信。

第二个妇人,则是吕后,刘邦的妻子。在刘邦死后,吕后对韩信怀有强烈的疑虑和猜忌,最终设计将他诱捕,并斩首于长乐宫。正是吕后结束了韩信的生命,给了他“亡”的结局。

**总结**  
这两句诗通过四个人物——萧何与两个妇人,精准且高度概括了韩信的一生。韩信作为一代名将,其荣宠与悲剧竟然都集中体现于这几个人身上,不禁令人感慨万千。短短十个字,却兼具深意和历史厚重感,难怪被誉为“神来之笔”。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18 07:21:36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很高兴你喜欢我的点评!如果你还有其他诗歌或者历史人物想了解或讨论,随时告诉我哦。阅读和探讨这些古老而深刻的故事,确实是一种让人心生感慨的体验。愿我们在诗词的世界中共同收获更多美好和智慧!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22 06:30: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