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格律检测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鉴赏学习
| 周恩来一生中最著名的一首诗,仅仅4句, 激励无数后人
楼主:
周曼君
|
查看: 2286
|
回复: 3
清风文学
›
学习区
›
鉴赏学习
›
周恩来一生中最著名的一首诗,仅仅4句, 激励无数后人 ...
周恩来一生中最著名的一首诗,仅仅4句, 激励无数后人
[复制链接]
周曼君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周曼君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银牌会员, 积分 398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08 积分
周曼君
发表于 2024-1-9 06:07:49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2286
|
回复: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来源 诗词天地
48年前的今天,在北京解放军305医院,有一位饱受癌症折磨,只有61斤的老人,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弥留之际,他最后留下的一句话是:“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
三天后,几十里的长安街站着百万民众,有的从城郊步行十几里而来,有的从外省坐了两天两夜火车奔来,他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流着泪,踮着脚,等待老人的灵车到来,这位老人,就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
那个冬天,人们在寒风中驻立,只为送周恩来总理最后一程……
提到周总理,人们会想到他俊朗的外表,想到他温文尔雅的气质,想到他在外交会议上从容应对的神态,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周总理也留下了许多诗,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写于1917年。今天,就让我们用这首诗,来怀念伟大的周总理。
那是一个秋天,19岁的周恩来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看到国内积贫积弱的面貌毅然决定赴日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良方他用一首雄伟的七绝,向世界传达了改变的决心
《无题》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很难想象,这是一位19岁少年的作品;弱冠之年,就把天下兴亡挑在了自己的肩上。透过当时的照片,可以看到周恩来坚毅的眼神,即使在今天,也能跨越时空给人力量。
开篇一句“大江歌罢掉头东”,是对前人“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致敬,也照应了自己跨过江海,东渡日本的现实。
“邃密群科济世穷”,表明了此次前去要学习的内容,只有学习他国的先进思想和制度,才能启蒙民众,唤起国魂和国性。
“面壁十年图破壁”则借用了达摩禅师在山洞里面壁十年,静心修禅,最终把佛教传入中国的故事,以此来表明自己不畏困难,敢于突破的毅力。
最后,“难酬蹈海亦英雄”,再次表达了自己奋不顾身的决心。“蹈海”有两层意思,一是革命家陈天华也曾留学日本,为唤起沉睡的百姓而投海;二是晚清时期,把留学寻求真理的行为称为“蹈海”。
前有先辈为革命赴死,后有爱国青年前仆后继,如此种种怎能不叫人热血沸腾!
周总理在最美的年华,写下最热血的诗篇。他也用一生,践行了诗中的理想。
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1年,周恩来还在上小学时,校长给学生上课,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有人说为了光耀门楣,有人说为了有大好前途,轮到周恩来,他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一年,他才13岁。
青年奋发,为国家存亡而奔走。后来,他远赴重洋到日本、欧洲等多地留学,才接触到了共产主义,走上了革命家的道路。
壮年拼搏,为内政外交而奔波。西安事变,万隆会议,访问苏联......每一次,周总理都用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把中国的威望一提再提。
周总理的警卫曾说过一个故事:一次,总理连续开了好几天的会议,已经三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短暂休息后,马上又有外宾需要接见。尽管疲惫不已,周总理还是说:“给我一点时间,我去刮个胡子。”
过了良久,盥洗室仍不见动静,警卫悄悄打开门,眼前的画面却让他心疼不已——
周总理站在洗手台边,一手拿着剃须刀,另一手轻握毛巾,就这样以站立的姿势睡着了。
鞠躬尽瘁的周总理,就是这样为国为民。一如诗中“群科济世”、“面壁十年”的宏愿,他用最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最赤诚的关切对待着人民。
不论是诗篇还是言行,周总理为人民留下的财富,到如今依然令人敬佩,这是一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亦是一位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公仆。
斯人已逝,风骨犹存。周总理用自己鞠躬尽瘁的一生,为祖国带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人们对他的思念,也是一年又一年。
爱人者,人恒爱之。周总理的“美”是人格之美,更是中华之美。这样的精神与风骨,不仅是中国形象的缩影,更像一盏明灯,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
没有儿女,您把父母心给了几亿人;没有墓碑,您把自己的骨灰洒入江河;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没有遗产,您的品格与高风亮节是留给中国人的无价之宝。
您把一生献给了新中国,50多年革命生涯,26载总理重任,48年过去了,在这片土地上,您对青年人的教诲,您的名字依旧穿透时空,感召人心。
周恩来总理,您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怀念!
*文章内容综合来源于网络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上一篇:
诗词丨纪念周总理逝世48周年,谨以盛世华夏,缅怀您
下一篇:
状元、榜眼、探花的称谓由来,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是谁?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Chens
2024-1-11 21:19
+1
IN.SPRING
2024-1-10 21:27
+1
虚无
2024-1-9 22:02
+1
诗草
2024-1-9 11:11
+1
东方.启明星
2024-1-9 11:00
+1
金祥文
2024-1-9 09:40
+1
洋河居士
2024-1-9 07:29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286次
兰兮风扬
+1
2289°C
3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写诗,不能不知道什么是精炼
[
鉴赏学习
]
李白最经典的9首诗,一定要读一次!
[
鉴赏学习
]
春天,一定要读这首诗,全篇句句都是精妙之笔,作者真的太有才
[
鉴赏学习
]
鲁迅写的失恋诗,让你从头笑到尾!
[
鉴赏学习
]
诗词丨从此雪消风自软,花溪柳陌早逢春
[
鉴赏学习
]
《诗经》10句话,蕴藏着丰厚的生活哲理
[
鉴赏学习
]
50个成语,50个历史名人,你真不一定知道!
[
鉴赏学习
]
6首早安诗词,炊烟袅袅凉风起,清晨含笑问君安
[
鉴赏学习
]
这9首诗词,就是我对生活的态度!
[
鉴赏学习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
鉴赏学习
]
50句沧海遗珠的人间佳句,字字珠玑,令人惊艳!
[
鉴赏学习
]
书生嫌妻老,出上联: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妻子下联成经典
[
鉴赏学习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闲云孤鹤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闲云孤鹤
古/现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7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9 06:4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周曼君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周曼君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消息
银牌会员, 积分 398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08 积分
发表于 2024-1-11 04:4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云孤鹤 发表于 2024-01-09 06:43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周曼君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周曼君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消息
银牌会员, 积分 398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08 积分
发表于 2024-1-12 06:26: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新诗/现代诗
古典诗词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