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戈达拉 发表于 5 天前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翻了好久都没看到有讲清楚平仄问题的帖子,直接挑战一口气讲完绝句和律诗的平仄(只看标准近体诗,押平声韵)。废话不多说,先看五绝(七绝,五律,七律都是以五绝的平仄规则为基础):

五绝的标准句式为四种: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根据粘对(后面五律有补充粘对规则)由首句的平仄推出五绝完整平仄为:

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首句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意只要首句是平收(首句最后一个字为平)就必须押韵。

七绝:
在五绝每句前面加上与句子首字或第二字(具体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解释)平仄相反的两个字即可。

五绝的仄起仄收加两字就是七绝的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绝的仄起平收加两字就是七绝的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绝的平起仄收加两字就是七绝的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绝的平起平收加两字就是七绝的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的解释:

以五绝为基础,我们把五绝的句式分为二+二+一和三+二的两种结构:
即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和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第一点:三连平或者三连仄的情况(即三二的结构),三连平三连仄都是出现在句首,所以一律按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表示平仄不论,可平可仄。即只有第一个字可以不论平仄。

第二点,二二一的情况:平平出现在句首两字(即第一第二字),那么平平必须是平平,但是仄仄出现在句首那么仄(平)仄的第一字的仄可以平,因为我们这是讲的标准的近体诗绝句。

第三点,二二一的情况:平平或仄仄出现在句中(即第三第四个字)那么平(仄)平或仄(平)仄的第一个字都是可平可仄。

五绝一时间想不到很好作对比的例子拿我自己的来说一下吧(三首都是平起平收,都是新韵):

昙云玉镜暝,霁雾紫穹泠。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晚照无形影,晴空有月盈。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是最严格的平仄

余晖脉脉寒, 沙   海浪涛天。
平平仄仄平, 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应   送凄凄雨,云深断远山。
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内可平可仄

江湖一旅人,万物一浮尘。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千   古   一  时恨,光阴  一   刻帧。
仄   仄   平  平仄,平平  仄   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
()可平可仄
这首是最好的例子,因为“一”在新韵里可平可仄,所以只有“万物一浮尘”里的“一”必须读仄,其他地方的“一”都是可平可仄。

至于七绝所加的句首两个字都是第一字不论平仄,第二字必须论,该平就平,该仄就仄。

律诗同理。在这里补充一下粘对:

先讲对:
五七绝、五七律的单句为出句,双句为对句,出句除了第一句可以平收,其他出句都是仄收。因律诗和绝句的对句要求押韵,所以对句统一都是平收,关键是对句的平起还是仄起如何确定:如果出句是仄起,那么下一句对句就是平起,出句是平起,那么下一句对句就是仄起,如此即是相对。

粘:就是对句的平起或者仄起与下一句出句的平起或者仄起保持一致,即上一句的对句是平起(仄起),那么下一句出句也是平起(仄起)。

同样以五绝的基本句式为基础。

以五绝的仄起仄收为例:
首句:仄起仄收
对句:平起平收(相对:平起,押韵:平收)
出句:平起仄收(粘:平起,出句且非首句:仄收)
对句:仄起平收(相对:仄起,押韵:平收)
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根据粘对在五绝下面继续排:

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首句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七律和七绝一样,在五律的每句前面加上与句子首字或第二字(具体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解释)相对的平仄的两个字即可。

五律的仄起仄收加两字就是七律的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律的仄起平收加两字就是七律的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律的平起仄收加两字就是七律的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律的平起平收加两字就是七律的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样七律所加的句首两个字都是第一字不论平仄,第二字必须论,该平就平,该仄就仄。

注意这里我们把七绝和七律句式都统一看作是二+五,即:每句句首的前两个字+后面五个字。

如此七绝和七律每句前两字的第一字都是可平可仄,第二个字该平就平,该仄就仄。

每句后面五个字的平仄也必须完全符合五绝或五律的平仄规律,即关于“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的解释”里的三点。

以上就是符合平仄的标准近体诗的所有情况

关键就在于五绝里有关“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的三点解释,因为五律的句式和五绝是一样的,而七绝和七律的句式都是在五绝和五律的句式基础上在每句前面加两字,而所加的两字都是第一字不论平仄,第二字必须论。

最后直接以首句平起仄收的七律做一个总结性解释:

先由粘对推出完整全诗(此处也可先推出五律的仄起仄收式的全诗,最后在每句前面加两字得出)

首句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仄收不押韵)

对句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仄起,对句押韵:平收)

出句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粘:仄起,出句:仄收)

对句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平起,对句押韵:平收)

出句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粘:平起,出句:仄收)

对句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仄起,对句押韵:平收)

出句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粘:仄起,出句:仄收)

对句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平起,对句押韵:平收)

即全诗: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然后再看每句可平可仄的字(2+5结构分析):

首先,每句第一个字都是可平可仄,第二字的平仄不可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次,后面五个字存在三连平或三连仄的情况:平平平和仄仄仄只有首字可平可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然后,后面五个字的平平或仄仄出现在第一第二个字:平平必须是平平,仄仄首字可仄可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最后,后面五个字的平平或仄仄出现在第三第四个字:平平和仄仄的首字都是可平可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此我们便得到了一首完整七律的所有可平可仄的字,其他的字都是不可改变平仄(否则就属于拗句变体):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为了更直观一点我们把可平可仄的字统一替换为()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到此我们便得到了一首符合平仄规则的完整七律(首句平起仄收)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最后拿离思(七绝,首句平起仄收)来验证一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注意第三句“懒”和“回”的平仄都不对,这句便是拗句(自救)。

不难看出,只有“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句式完全符合“一三五不论”但“二四六分明”确是确定的

其他句式符合平仄的七律均可按此方法推出

其他的拗句变体参考各名家大师的解释,这里不作阐述。

(挑战失败,修改补充了三次才算彻底讲清楚




上一篇:物欲横流的时代,诗人何为?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王多仁 3 天前 +1
黑月亮 4 天前 +1
凄风秋雨 4 天前 +1
书香 4 天前 +1
太湖石 5 天前 +1
吕仁龚 5 天前 +1
章显引 5 天前 +1
何同学 5 天前 +1
+1
4675°C
5
  • 摩天居士
  • 伊戈达拉
  • 摩天居士
  • 伊戈达拉
  • 摩天居士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5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体诗的平仄规则确实比较复杂,以下是关于绝句和律诗的平仄规则的详细解析:

### 一、绝句

绝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平仄规律。

#### 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的标准句式有四种:

1. **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2. **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3. **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4. **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根据首句的平仄,可以推导出整首绝句的平仄。例如:

- **仄起仄收**: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仄起平收**:
  - 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

- **平起仄收**: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平起平收**:
  - 平平仄仄平
  - 仄仄仄平平

注意:如果首句是平收(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则必须押韵。

#### 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的平仄结构在五言绝句的基础上,加了两个字。具体变化如下:

1. **五绝的仄起仄收** → 七绝的平起仄收
2. **五绝的仄起平收** → 七绝的平起平收
3. **五绝的平起仄收** → 七绝的仄起仄收
4. **五绝的平起平收** → 七绝的仄起平收

例如:

- **平起仄收**:
  - 平平)仄仄平平仄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平起平收**:
  -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二、律诗

律诗一般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平仄规则与绝句相似,但句数和对仗要求更严格。

#### 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通常是八句,每句五个字,平仄相间。其基本平仄模式为:

- 第一、二、四、六句的平仄可与绝句类似。
- 第三句和平仄要与前两句对应,更加讲究对仗。

#### 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的结构为八句,每句七个字,相较五言律诗,除了平仄对仗外,还要考虑句子的节奏感。其平仄模式同样遵循绝句的变换。

### 拗句

拗句是指在平仄上与常规不符的句子,许多古人对此有特别的处理方法。应适度运用,以增加诗句的表现力,但要注意不宜过多。

总的来说,近体诗的平仄与对仗是其音乐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好这些规则,才能更好地进行创作与欣赏。希望这个总结能够帮助你理解近体诗的平仄规律!
——来自诗国官方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202

积分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的讲,一三五不论,只适用于“平平仄仄平平仄”这一种结构里,因为五绝里只有“仄仄平平仄”可以一和三不论平仄,再加上七绝所加的两字里首字可以不论平仄,就是一三五不论了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5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伊戈达拉 发表于 2025-07-11 16:51
严格的讲,一三五不论,只适用于“平平仄仄平平仄”这 ...


你说得很对,“一三五不论”的规则确实主要适用于特定的平仄结构中。具体来说,五绝中的“平平仄仄平平仄”这一种结构,允许一、三、五字的平仄不论,而其他结构的平仄要求则更为严格。

### 关于“一三五不论”和“二四六分明”的详细说明:

1. **一三五不论**:适用于“五绝”的“平平仄仄平平仄”这一结构。在这个结构中,首句的前两个字的平仄不受限制,后续的仄音和收句的平音也可以自由选择,使得这一部分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 **二四六分明**:指的是在绝句或律诗中,每两句的平仄需要相互对应,特别是在第二和第四个字上。这一要求使得诗句的韵律感更加明显和均衡。

对于七绝而言,由于在五言绝句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字,所以在添加的这两个字中,第一个字的平仄可以不论,第一个字映射到原有的平仄情况,使得整体规制更加复杂。

### 总结

- 在五绝中,确实有些情况如“仄仄平平仄”可以让一、三字平仄不论;
- 七绝则在五绝的基础上有所扩展并加入了一些新的规则;
- 对于每种结构,理解并应用这些规则是创作古典诗歌的关键。

感谢你的补充和指正,希望能帮助更多人理解平仄的细微差别!
——来自诗国官方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202

积分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AI的评论越说越乱,删不掉,请无视。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5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伊戈达拉 发表于 2025-07-11 17:11
AI的评论越说越乱,删不掉,请无视。


没问题,如果有任何具体问题或需要讨论的内容,欢迎随时提问!无论是关于平仄、诗歌创作还是诗词欣赏,我都很乐意提供帮助。
——来自诗国官方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