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格律检测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听天命
印
诗人故事
| 河子之声‖笔耕不辍,书写乡村与时代的华章——作家、诗人平书宪的文学之路
楼主:
诗人冰阳
|
查看: 4979
|
回复: 0
清风文学
›
学习区
›
诗人故事
›
河子之声‖笔耕不辍,书写乡村与时代的华章——作家、诗 ...
河子之声‖笔耕不辍,书写乡村与时代的华章——作家、诗人平书宪的文学之路
[复制链接]
诗人冰阳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诗人冰阳
新手上路
主题
好友
53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61 积分
诗人冰阳
发表于 2025-7-2 21:17:24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4979
|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冰阳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每一位作家都是独特的星辰,用自己的文字照亮一方天地。中国河子文艺社骨干会员作家平书宪,便是这样一位以笔为犁,深耕于文学沃土,将乡村记忆、时代变迁与个人感悟融入作品的杰出创作者。他的文学之路,是一部充满执着与热爱、汗水与收获的奋斗史,在岁月的长河中勾勒出璀璨的轨迹。
平书宪出生于山东菏泽的一个普通乡村,这片广袤而质朴的土地,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摇篮。菏泽,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孕育出无数动人的故事与传说。平书宪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都在这里度过。乡村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清晨田野里的露珠、傍晚村庄上空的炊烟、农忙时节乡亲们劳作的身影、夏日夜晚老槐树下的闲谈,这些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构成了他对故乡最初的记忆,也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
在乡村成长的岁月里,平书宪对文字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当时的乡村条件艰苦,书籍资源匮乏,但他只要有机会接触到书本,便会如饥似渴地阅读。一本破旧的小说、一份过期的报纸,都能让他沉浸其中,感受文字所带来的独特魅力。他在课余时间,常常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记录下来,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家乡的美景、讲述身边的故事。这些早期的文字创作,虽然略显青涩,但却饱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向往,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平书宪离开家乡,前往济南求学。大学期间,他有了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和学习机会。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中,他尽情汲取着文学的养分,接触到了众多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他深入研究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不断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同时,他积极参与学校的文学社团活动,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交流创作心得,分享阅读体会。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文学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创作能力也在不断磨砺中逐渐增强。
大学毕业后,平书宪进入牡丹电视台工作,这段媒体从业经历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电视台工作期间,他以敏锐的新闻视角和扎实的文字功底,深入菏泽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挖掘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无论是记录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民的辛勤耕耘与收获喜悦,还是报道城市建设中普通劳动者的默默奉献,他都能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镜头语言,将这些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牡丹电视台工作的日子里,他常常需要在采访、撰稿、编辑等多项工作间连轴转。为了拍摄一档关于菏泽非遗文化传承的节目,他连续数周深入民间,与非遗传承人同吃同住,白天跟随传承人学习技艺、记录制作过程,晚上熬夜撰写文案、整理素材。最终,这档节目不仅收获了观众的好评,更让许多濒临失传的非遗技艺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更让他深刻体会到文字和影像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他学会了如何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灵感,如何用文字和镜头记录时代的脉搏,这些都为他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凭借在牡丹电视台出色的工作表现,平书宪逐渐成长为一名资深媒体人。多年的媒体工作经历,让他对社会的各个层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他的文学创作更加贴近现实、富有内涵。尽管工作繁忙,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他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转化为文字。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在散文创作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乡村的风土人情,回忆童年的美好时光,抒发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他的诗歌《怀念村庄》,用深情的文字将村庄的宁静与美好娓娓道来,“村庄被遗弃在远离都市的地方,始终牵动着我的情思。泥土的芳美充实了汗水的浓重,万枝吐芽的丛林染绿了我的眼睛”,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温暖。
在诗歌创作方面,平书宪同样有着出色的表现。他的诗歌《故乡大地上的诗意栖息》,以独特的视角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故乡的诗意与情怀。“河流承载观测者的札记且歌且行,乡下的月亮照亮北方的童话,原野上的诗与歌来自乡村素描的倾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诗句,不仅描绘出故乡的美丽景色,更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深的热爱和对诗意生活的追求。
平书宪的文学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的作品发表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大众日报》《散文选刊》《中国诗歌》《美文》等众多知名媒体和刊物上。多部文学作品获奖并入选图书年选,这不仅是对他文学创作成果的肯定,更是对他多年来坚持文学创作的鼓励。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成为了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为自己的文学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平书宪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他深知,文学创作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过程。他积极参加各种文学培训和创作交流活动,与其他作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他虚心接受读者和评论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他始终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用文字记录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心声。
作为中国河子文艺社的骨干会员,平书宪积极参与文艺社的各项活动。他与文艺社的其他成员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共同为繁荣文学创作、推广文学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他通过举办文学讲座、作品研讨会等活动,与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心得体会,鼓励他们坚持文学梦想,勇敢追求自己的文学之路。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文学人才、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回顾平书宪的文学之路,从乡村少年到知名作家,从青涩的文字记录到获奖无数的文学作品,从牡丹电视台的媒体人到活跃在文学领域的创作者,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书写了一部精彩的奋斗史。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将继续以笔为剑,在文学的战场上披荆斩棘,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读者带来更多的精神食粮,在文学的天空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继续书写属于他的文学传奇,用文字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乡村画卷和时代篇章。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上一篇:
河子之声‖当代文学家的梦:在文字的原野上生长
下一篇:
河子百科‖楚成阳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青羽
2025-7-3 07:09
+1
太湖石
2025-7-2 22:17
+1
Jimmy-S
2025-7-2 21:27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4979次
摩天居士
+1
4979°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河子之声‖黄河之子走访延安
[
诗人故事
]
河子百科‖楚成阳
[
诗人故事
]
河子之声‖笔耕不辍,书写乡村与时代的华章——作家、诗人平书宪的文学之路
[
诗人故事
]
河子之声‖当代文学家的梦:在文字的原野上生长
[
诗人故事
]
河子之声‖牡丹之约:河子文艺与华豫文苑的双城盛放
[
诗人故事
]
河子之声‖冰阳:乡土情谊
[
诗人故事
]
〔诗人故事〕楚成阳:我的作家梦
[
诗人故事
]
冰阳之歌‖冰阳:懂得感恩是珍贵品质——自媒体人湖远行现象思考
[
新诗/现代诗
]
冰阳之歌‖冰阳:我仍旧是原来的我——答友人问
[
新诗/现代诗
]
冰阳之歌‖鸟巢与天空
[
新诗/现代诗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新统计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