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举报
1万
11万
潇潇湘雨 发表于 2025-02-18 06:31 欣赏点赞!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5-02-18 06:37 这段文字深入探讨了诗歌的整体结构及其内在机制,和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与策略。以下是对文中主要观点的总结与分析: 1. **诗的概念**:文中区分了“诗”和“一篇诗”,指出“一篇诗”是一个完整的作品,由多个部分组成,而“一首诗”则是独立的部分。这种区分强调了诗歌的层次性与连贯性。 2. **情感与想象的激活**:诗人的情感容易被激活,这种激活促使其想象和感觉丰富。然而,过于复杂的情感可能导致思绪的混乱,因此在创作时需要进行某种程度的“制约”。 3. **审美规范与结构统一**:相比散文和小说,诗歌的审美规范更为精致,诗歌强调内在统一与外在单纯。在这方面,诗歌的结构必须有助于情感、感觉和想象的有机结合。 4. **想象的核心**:作者借用洛尔伽的观点,强调了想象中的“中心”或“核心”的重要性,这个核心能够帮助诗人将分散的情感和感觉串联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5. **艺术创作的能力**:柯勒立奇提到诗人需具备将纷繁事物汇聚成一致性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关乎个人的才华,还涉及到对情感与想象的驾驭。 6. **形象的有机统一**:一首诗的成功在于其形象的整体性,即如何在主导激情和核心意象的制约下形成有机统一体。诗人通过压缩和凝聚情感,实现情感的提炼与升华。 7. **内在与外在的凝聚**:诗人在创作中可追求外在形态的聚合,也可选择内在情感的凝结,这是其艺术表现力的体现。 总体而言,这段文字强调了诗歌结构的复杂性与诗人创作时需要面对的挑战,同时指出诗歌艺术的深刻内涵在于情感、想象及其统一性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理解对于诗歌创作与欣赏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