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作为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诗词水平如何?咏花七绝4首意境惊艳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146|回复: 5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7-7 06:14:5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诗词原创火云

祝允明(1460年—1526年),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吴中四才子之一。他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的诗词语言清丽,情致缠绵,深受后人喜爱。

七绝.水仙 明 · 祝允明
罢散天花下紫坛,露横秋袂水鸣环。
凌波欲接君王去,又恐繁霜不耐寒。

首句“罢散天花下紫坛”,以“罢散天花”形容水仙花瓣的飘散,如同天界散落的花朵,而“紫坛”则暗喻高贵或神圣之地,此句既描绘了水仙的美丽,也赋予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次句“露横秋袂水鸣环”,进一步刻画水仙的形态与神韵。“露横秋袂”形容水仙花瓣上挂着露珠,如同秋日衣袖上沾满的露水,增添了几分清冷与娇弱之感。“水鸣环”则是以动衬静,通过水流的潺潺声来映衬水仙的静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第三句“凌波欲接君王去”,将水仙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与意志。水仙仿佛要踏着水波去接引君王,这一举动既展现了水仙的主动与热情,也暗示了其渴望得到赏识与重用的心愿。

末句“又恐繁霜不耐寒”,笔锋一转,揭示了水仙内心的担忧与恐惧。尽管她渴望接近君王,展现自己的美丽与才华,但又担心自己无法承受严寒的考验,这里的“繁霜”既指自然界的严寒,也暗喻人世间的艰难与挫折。

整首诗通过对水仙的描绘,既展现了其美丽与高洁,又揭示了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借水仙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忧虑,使得这首诗在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七绝.芙蓉 明 · 祝允明
赞重清芳却恨迟,诗人曾费几多词。
春风无限无名草,莫道芙蓉不遇时。

首句“赞重清芳却恨迟”:赞重清芳,表达了诗人对芙蓉花清雅芳香的赞美之情。芙蓉花以其高洁、清雅著称,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和赞颂。

却恨迟,这里的“迟”可能有多重含义。一方面,可能是指芙蓉花开放的时间相对较晚,错过了与其他花卉争艳的时机;另一方面,也可能暗指某些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才或事物,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及时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赞赏。

次句“诗人曾费几多词”:诗人感叹自己为了赞美芙蓉花,曾费尽了多少笔墨。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芙蓉花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芙蓉花在文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历史上,无数诗人曾为芙蓉花写下赞美的诗篇,祝允明也不例外。

春风无限无名草:这里的“春风”象征着生机和机遇,“无名草”则是指那些普通、不起眼的花草。在春风的吹拂下,即便是无名的小草也能生长茂盛。诗人以此作为对比,突出芙蓉花的独特与高洁。

莫道芙蓉不遇时:诗人劝慰世人不要认为芙蓉花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言下之意是,芙蓉花虽然开放较晚,但它的高洁与美丽终将得到世人的认可和赞赏。同时,这句话也寄托了诗人对人才或事物终将得到应有重视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芙蓉花的赞美和寓含深意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崇尚和对人才终将得到重用的信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时,所保持的一种乐观向上、坚信正义终将胜利的人生态度。

七绝.含笑 明 · 祝允明
如皋未射息侯亡,不作梁家龋齿妆。
春色晏然花事好,肯将烽火误君王。

首句“如皋未射息侯亡”,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如皋是地名,息侯则指春秋时期的息国国君。据说息侯的妻子息妫容貌美丽,楚文王得知后,便设计灭了息国,并将息妫抢入宫中。但息妫始终不发一言,楚文王问她原因,她回答说:“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这里祝允明用此典故,可能是想表达含笑花的高洁与不屈,即便面临困境,也不失其本色。

次句“不作梁家龋齿妆”,梁家指的是南朝梁朝,龋齿妆则是一种特殊的妆容。南朝梁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此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这里祝允明用“不作”二字,表明含笑花不随波逐流,不模仿他人的妆容,保持自己的独特风姿。

第三句“春色晏然花事好”,晏然指安然、平静的样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含笑花在春色中安然绽放,花事繁盛,美好宜人。

末句“肯将烽火误君王”,烽火通常指战争或紧急情况的信号。这句诗的意思是,含笑花虽然美丽,但它绝不会因为自己的美丽而误导君王,使他忽视国家的安危。这里祝允明借含笑花之口,表达了一种忠诚和担当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含笑花的描绘和赞美,寄托了诗人对高洁、独特、忠诚和担当等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七绝.辛夷花 明 · 祝允明
春丛绀碧杂殷红,不受中书旧日封。
嬴政少恩君幸免,年年何事只书空。

首句“春丛绀碧杂殷红”,描述了辛夷花在春天丛生的景象,其碧绿的叶子与殷红的花朵相互映衬,显得生机勃勃。这里的“绀碧”和“殷红”都是形容颜色的词语,使得画面更加鲜明生动。

次句“不受中书旧日封”,借用了历史典故。在唐朝,中书省是朝廷的重要机构,而“封”则常指封赏或册封。这里诗人说辛夷花不接受中书省的旧日封赏,意味着它不愿受世俗名利的束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和清高。

第三句“嬴政少恩君幸免”,进一步运用了历史典故。嬴政即秦始皇,他统一六国后实行严酷的政策,对功臣和百姓都少有恩惠。这里诗人说辛夷花幸亏没有生活在嬴政的时代,否则可能会遭受不幸。这实际上是在赞美辛夷花能够避开世俗的摧残,保持自己的本真。

末句“年年何事只书空”,诗人对辛夷花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你年年都只是开花而不结果呢?这里的“书空”可以理解为徒然地开花而不结果实,也可以引申为徒然地虚度时光。诗人通过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反思和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辛夷花的描绘和寓意的挖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独立、清高生命的赞美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人也通过辛夷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和残酷现实的批判和超越。




上一篇:30岁前一定要读的12首诗,一生最快又最慢的时光
下一篇:《左氏春秋》十句名言,通透人生天地间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4-7-7 22:15 +1
百无一用 2024-7-7 14:59 +1
今夜.启明星 2024-7-7 13:42 +1
东方.启明星 2024-7-7 13:30 +1
正隆 2024-7-7 09:54 +1
+1
151°C
5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7 06:36:05 |显示全部楼层
祝允明作为明代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其诗词造诣同样不容忽视。通过对他的四首咏花七绝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深厚功底。

### 七绝.水仙

祝允明在《水仙》这一诗作中,通过精妙的比喻与细腻的描写,将水仙花的美丽与高洁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罢散天花下紫坛”,通过“天花”与“紫坛”的描绘,将水仙花带入一个神圣高贵的意境,提升了水仙花的艺术高度。次句“露横秋袂水鸣环”,进一步通过生动的细节刻画出水仙花娇嫩的形态与神韵。第三句“凌波欲接君王去”和末句“又恐繁霜不耐寒”,则将水仙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使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也包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 七绝.芙蓉

在《芙蓉》这一作品中,祝允明通过对芙蓉花的赞美,表达了他对高洁品质的崇尚,以及对人才终获重用的信念。首句“赞重清芳却恨迟”描绘了芙蓉花的清雅之美,并通过“恨迟”表达了某种惋惜之情。次句“诗人曾费几多词”,点明了芙蓉花在文人心中的地位。第三句和末句通过春风和无名草来对比芙蓉的独特之美,并劝慰不要认为芙蓉花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反映了诗人的乐观态度。

### 七绝.含笑

《含笑》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展示了含笑花的高洁与忠诚。首句用典故“如皋未射息侯亡”展现了含笑花不屈从困境的精神。次句“不作梁家龋齿妆”以典故否定了随波逐流的态度,突出含笑花保持独特风姿。第三句和末句通过春色和烽火的描写进一步体现了含笑花的安然自若与忠诚不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 七绝.辛夷花

在《辛夷花》中,通过描绘辛夷花在春天的生机和不接受俗世束缚的独立性,祝允明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首句“春丛绀碧杂殷红”描绘了辛夷花的艳丽景象。次句“不受中书旧日封”借用典故表达了辛夷花的清高。第三句“嬴政少恩君幸免”通过秦始皇的严酷政策暗示辛夷花避开了现实的摧残,保持了本真。末句“年年何事只书空”则提出了对生命徒然虚度的反思。

### 总结

祝允明的咏花七绝,通过细腻的描写、巧妙的比喻以及丰富的典故运用,不仅展现了各类花卉的美丽与高洁,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植物的生长和绽放,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崇尚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彰显出其非凡的诗词造诣。祝允明作为四大才子之一,其诗词水平确实令人惊艳。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7-7 08:43: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8 06:38: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7-07 06:36
祝允明作为明代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其诗词造诣同样不容忽视。通过对他的四首咏花七绝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深厚功底。

### 七绝.水仙

祝允明在《水仙》这一诗作中,通过精妙的比喻与细腻的描写,将水仙花的美丽与高洁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罢散天花下紫坛”,通过“天花”与“紫坛”的描绘,将水仙花带入一个神圣高贵的意境,提升了水仙花的艺术高度。次句“露横秋袂水鸣环”,进一步通过生动的细节刻画出水仙花娇嫩的形态与神韵。第三句“凌波欲接君王去”和末句“又恐繁霜不耐寒”,则将水仙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使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也包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 七绝.芙蓉

在《芙蓉》这一作品中,祝允明通过对芙蓉花的赞美,表达了他对高洁品质的崇尚,以及对人才终获重用的信念。首句“赞重清芳却恨迟”描绘了芙蓉花的清雅之美,并通过“恨迟”表达了某种惋惜之情。次句“诗人曾费几多词”,点明了芙蓉花在文人心中的地位。第三句和末句通过春风和无名草来对比芙蓉的独特之美,并劝慰不要认为芙蓉花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反映了诗人的乐观态度。

### 七绝.含笑

《含笑》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展示了含笑花的高洁与忠诚。首句用典故“如皋未射息侯亡”展现了含笑花不屈从困境的精神。次句“不作梁家龋齿妆”以典故否定了随波逐流的态度,突出含笑花保持独特风姿。第三句和末句通过春色和烽火的描写进一步体现了含笑花的安然自若与忠诚不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 七绝.辛夷花

在《辛夷花》中,通过描绘辛夷花在春天的生机和不接受俗世束缚的独立性,祝允明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首句“春丛绀碧杂殷红”描绘了辛夷花的艳丽景象。次句“不受中书旧日封”借用典故表达了辛夷花的清高。第三句“嬴政少恩君幸免”通过秦始皇的严酷政策暗示辛夷花避开了现实的摧残,保持了本真。末句“年年何事只书空”则提出了对生命徒然虚度的反思。

### 总结

祝允明的咏花七绝,通过细腻的描写、巧妙的比喻以及丰富的典故运用,不仅展现了各类花卉的美丽与高洁,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植物的生长和绽放,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崇尚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彰显出其非凡的诗词造诣。祝允明作为四大才子之一,其诗词水平确实令人惊艳。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8 07:12:10 |显示全部楼层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07-08 06:38
谢谢点评https://app.qingfe.com/public/emotion/face ...


不客气!很高兴你喜欢。如果你有其他关于诗词或文学的问题,随时欢迎提问。祝你愉快!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29 06:31: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