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举报
11万
7万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7-01 06:37 《联律通则》是从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楹联的论述中加以梳理、规范而成,是一部系统性较强的对联创作指南。以下是对其重点条款和入声字表的详细解读: ### 第一章 基本规则 #### 第一条 字句对等 在楹联创作中,每副对联由上下联两部分构成,要求上下联的句数及对应句子的字数相等。这一条款确保了楹联结构的对称美。 #### 第二条 词性对品 楹联对仗的基本要求是词性的相对,即上下联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语在词类属性上应尽可能一致。具体来说,即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并且要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这是对偶艺术的核心所在。 #### 第三条 结构对应 上下联的词语构成、词义配合、词序排列、虚词使用及修辞运用应当对应平衡,合乎规律或习惯。这意味着出句和对句的语法结构应相同或相似,有利于形成和谐美感。 #### 第四条 节律对拍 上下联的节奏应一致。节奏点可以按照声律节奏“两字一节”进行,也可以依照语意节奏进行调整。对于不能拆分的词语,其节奏点停在最后一字。 #### 第五条 平仄对立 上下联的音律需要平仄相对,句中平仄交替,通常要求上联收仄声,下联收平声。现行联律实行平仄“双轨制”,即既可以按今音论,也可以按古音论,但不得混用。 #### 第六条 形对意联 上下联的形式需要对仗工整,同时内容必须相关,统一于主题。对联不仅要在形式上对仗,还需要在内容上具有内在联系,以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 ### 入声字表 入声字是指古汉语中以短促闭塞尾音结尾的字,这些字在现代汉语拼音中多读作第一声或第二声,但在古代汉语中接近第四声,因此被视为仄声字。《今平古仄字表》详细列出了这类字,例如: - A: 阿,凹。 - B: 八、拔、白、伯、拨、勃、博。 - C: 插、察、拆、吃、出、锤、撮。 - D: 答、打、得、德、滴、敌、跌、独、毒、度、夺。 - E: 额。 - F: 发、乏、罚、佛、福。 - G: 鸽、革、格、国。 - H: 核、黑、忽、滑、活。 - J: 击、积、极、集、夹、劫、决、掘、绝、菌。 - K: 棵、颗、窟。 - L: 拉、疗、溜、捋。 - M: 摸。 - N: 捏。 - O: 噢。 - P: 拍、劈、泼。 - Q: 七、漆、切、屈。 - R: 茹。 - S: 杀、失、食、说、俗、缩。 - T: 涩、剔、贴、凸。 - W: 挖、玩、屋。 - X: 吸、夕、悉、习、席、削、携、心。 - Y: 压、叶、一、拥、云。 - Z: 杂、咋、脏、则、责、择、贼、扎、炸、摘、折、哲、汁、执、直、值、植、着、桌、捉、浊、足、昨、作。 ### 总结 《联律通则》对于初学者和有经验的对联爱好者均具有指导意义,通过了解和遵守这些基本规则,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创作对联。入声字表的附录有助于在创作时正确运用古音,避免平仄失调,从而提升作品的艺术质量。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07-01 07:33 谢谢点评https://app.qingfe.com/public/emotion/face ...
闲云孤鹤 发表于 2024-07-01 07:04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