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故事 | 苏轼被老友的妻子赶出门,他愤然写了一首诗,流传千年!
  • 楼主: 周曼君 |查看: 45434|回复: 5
周曼君 高级会员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周曼君 发表于 2024-3-18 06:12:2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遇上诗词库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史中,苏轼可谓是最顶尖级的全面人才。无论是诗词,还是书画,都是当时第一流。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单项能力,在整个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

因此,不光是现代,就是在他生活的北宋时期,苏轼就已经是全民偶像人物。

能够于这样的天才生活在一个时代,许多文人都感到幸运,因此愿意与他结交的人络绎不绝,比如陈季常就是其中一个。

陈季常的父亲是苏轼的上司,因为要求严格,与生性豁达随意的苏轼关系还很不好。即便这样,陈季常还是甘当苏轼的小迷弟,一有机会就要跟在苏轼身边。

两个男人,在一起能做什么?当然是饮酒和风月了。文人饮酒,是传统好戏,而在北宋时还流行狎妓作乐。

这在当时,并不算是丢脸的事情,反而还增添了种种情趣。苏轼的作品中,有相当部分的词作就是为了歌妓所填。

可是,男人对此事乐此不疲,社会风气也不以为意,家中的妻子就看不惯了。偏偏陈季常的妻子柳氏,不仅是醋坛子,还十分彪悍。陈季常是儒雅文人,被妻子治得服服帖帖,说得好听是惧内,说得难听就是怕老婆。

陈季常怕老婆到了什么程度?据说有一次,他和苏轼约好参加宴会,可柳氏却死活不放人。直到陈季常诅咒发誓“如果有妓,愿意罚打”,这才得以脱身,与苏轼寻欢作乐。

只要出了门,陈季常就如同鱼儿放归一样,逍遥快活,无拘无束。这一次,柳氏不但打听到陈季常就是在和苏轼一起鬼混,而且对陪伴陈季常的名妓琴操都了如指掌。

所以,等陈季常回到家中,柳氏举起青藜杖要打。最后还是在家人的劝说和陈季常的苦苦哀求下,这才改为罚跪。

此时,苏轼因为放心不下,前来探望陈季常,可没有想到却撞见了惊人的一幕。虽然当时程朱理学没有诞生,女性地位不至于像明清时期那么低下,可让丈夫罚跪还是闻所未闻的。

苏轼气愤不过,便向柳氏争辩,甚至还搀扶陈季常,怂恿他娶妾对付柳氏。

尽管是名满天下的才子,柳氏也咽不下这口气,她愤怒地将苏轼赶出去。面对这样的友妻,苏轼也无可奈何,只好写下了这首《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作者:苏轼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这首诗涉及的人物有三个:苏东坡、陈季常、吴德仁。但主角只有一个,就是“吴德仁”。

在这首诗中,苏轼表达了对吴德仁悠闲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虽然是写吴德仁的,但却以为成就了“男二”陈季常,也成就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河东狮吼”。

诗歌的大意是:

东坡先生我不名一文,十年炼丹也只能烧得凡铅。黄金能够炼成,黄河决口可以堵塞,长生之药却不可得,依然变得白发斑斑。陈季常自号“龙丘居士”,他也和“东坡居士”一样可怜,终日议仙论道谈空说有,晚上还不愿睡眠。

突然听见“河东狮吼”般的声音,原来是陈季常那好妒凶悍的妻子发怒了,吓得陈季常拄杖脱手,心中茫然。谁能像濮阳公子吴德仁那样有才有德,又饮酒又吃肉却照例养道修仙。

陈季常平常寄意于物但不沉湎于物,住在家中也能学得忘家之禅。门前有种满水稻的上十顷田,还有一条清溪绕屋而过,屋前屋后鲜花连天。他却在溪堂醉卧,喊也喊不醒,落花如雪片纷飞,随着春风在他周围飘散。

我穿上布袜、缠好绑腿,游了兰溪又访青泉。前番未遇德仁先生,并不是如李白所言“稽山无贺老”,是我游兴已尽而开回酒船,且等来日再见。

很遗憾德仁君不认识我,我也未睹您的真颜。在某个像铜驼街那样热闹的地方,我们定能邂逅,到那时握手一笑,彼此都慨叹又已过了许多年!

陈慥,字季常,陈公弼之子,居于黄州之岐亭,自称龙丘居士,又曰方山子。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27岁的苏轼在陕西凤翔府任签判,而苏轼也是初识陈季。怎么认识的呢?

很简单,陈季常的老爸陈公弼,是苏轼的顶头上司——凤翔知府。而陈季常这个人也很奇葩,据记载,此人狂放不羁,不爱金钱,不再做官,没有官架子……

反正就是一个和苏轼很投脾气的一个人,可想而知,人品一定不会差的!

元丰三年(1080年),44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居然与隐居在龙丘(今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的陈季常不期而遇,二人的友谊从此也更加深厚。

而苏轼戏说老友的“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四句诗,不仅道出了苏、陈二人非同寻常的友谊,也造就了流传千古的成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陈季常非常喜欢研究佛学,只要谈起佛理,他就会滔滔不绝的说个没完。而他的妻子柳氏是河东人(今天的山西永济),据说柳氏非常的凶悍,陈季常非常惧怕妻子。

怎么个惧怕法呢?这里有两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可以说明这一点。

故事1:据说陈季常家里养着一群歌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有点象我们现在招待客人进歌厅的意思差不多。而陈季常的妻子柳氏,性情暴躁凶妒,每当陈欢歌宴舞之时,就醋性大发,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墙壁,弄得大家也都很尴尬。

故事2:有一次,苏东坡去找陈季常,还没踏进门槛,就听到一声大吼,紧接着一阵拐杖落地的声音,苏东坡被吓得连退三步,楞了一会儿,才赶紧跑进去探个究竟。

他进门一瞧,不禁笑了出来,原来,柳氏正“巴拉巴拉”地骂着陈季常,而陈季常躲在一旁头也不敢抬,口里连连称是。

后来,苏东坡就写了这首诗,诗中“谁似龙丘居士贤,谈空说法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也成就了男二号陈季常的老婆——柳氏,哈哈,从此,“河东狮吼”也就流传开来,一直到现在,用来形容妻子的凶悍。

其实,“河东狮吼”也叫做“季常之癖”,两句成语的意思是一样的。因为河东是陈季常老婆柳氏的故乡,所以苏东坡称她为河东狮子。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

“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至今仍然是凶悍妻子的形容词。又因为陈慥字季常,后来人们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常癖”。

吴瑛,字德仁,蕲春人,曾任池州、黄州通判,官至员外郎,年四十六,即致仕。

相传,吴德仁是一个十分耿直、旷达之人。有一个故事,是说在一个冬夜,一个小偷儿来吴德仁家盗窃,而此时的吴德仁早已察觉,并不漏声色。

只是这个小偷实在是有点过分,竟然要将吴德仁身上盖得被子也要拿走,吴德仁才徐徐说:“夜正寒,别物随你取,幸留下这条被。”这件事似乎被杜撰、被夸张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说明什么呢,说明了吴瑛率直旷达的性格与行事风格。

而当时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苏轼,听当地说吴瑛隐居的故事,产生很大共鸣,决定亲自去会一会这位在仕官泥淖中,勇于自拔的高士。

当苏轼以急切地去看望这位“故交”时,却阴差阳错,没有见到,只在清泉寺醉饮而归。后来苏轼离开了黄州,写下了一首热情洋溢的长诗《寄吴德仁兼陈季常》,表达心意“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整首诗歌,诗人写吴德仁为主,写陈季常和自我为辅,结尾又自然将三人绾合。叙事挥酒自如,在叙事中插入景物描写,用典精切浑化,通篇兴会淋漓。

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三引昊汝纶评云:“音节琅然,可歌可诵。机趣横生,而风采复极华妙。”学者吴鹭山《苏轼诗选注》:这诗以戏语寓哲理,起笔神妙,意境深远。全诗挥洒自如,机趣横生而又风采华丽,音节琅然。

诗歌中,“狮子吼”本来是佛教用语,河东是柳氏的郡望,苏轼以此形容柳氏凶悍如狮。这个比喻太过形象贴切了,大概很多文人都有惧内的倾向,结果在诗集和评论中纷纷引用,一下子让“河东狮吼”这个成语火了起来。

其实,从人性来说,柳氏并没有什么错。难道放任丈夫寻花问柳,才是一个好妻子吗?对丈夫的约束,无非也是为他的身体着想,更是为了家庭着想。柳氏这个冤,纯粹是苏轼一手造成的。




上一篇:11位芳华绝代的民国女神
下一篇:他是文坛第一渣男:一婚二婚出轨女学生,三婚爱上人妻,却说:我爱得很真诚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悟空无 2024-4-1 06:41 +1
亘古陈连红 2024-3-23 15:55 +1
子兮惟梦 2024-3-18 20:33 +1
崭妖除魔 2024-3-18 15:53 +1
yadang 2024-3-18 11:15 +1
来自大后山 2024-3-18 08:58 +1
东方.启明星 2024-3-18 07:21 +1
洋河居士 2024-3-18 07:13 +1
今夜.启明星 2024-3-18 07:02 +1
正隆 2024-3-18 06:39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45434次
+1
45439°C
5
  • 正隆
  • 闲云孤鹤
  • 周曼君
  • 周曼君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4515

积分
发表于 2024-3-18 06:39: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3-19 05:15: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3-19 05:34: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3-20 05:26: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4-1 06:37: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