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新手上路

主题

好友

1239

积分
李华 发表于 2015-5-12 10:51:0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安澜水美善若流

李华
安澜,我的家乡。
无数次有人问我,安澜是什么意思,也有人问我安澜的出处是啥。镇里的阁老们大抵都是些牵强的人,总是解释说,安澜以政府旁边的安澜桥得名。
我最喜欢说一个事情,就把它说透,有点啰嗦,但是,聊以自娱而已。今天我就说说关于“安澜”。我认为,安澜,大抵是说的安澜若水,太平的意思。
              一、安澜本意及释义
安澜,本意是水波平静的意思,比喻太平。《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封。”李善 注:“澜,水波也,安澜,以喻太平。”明 无名氏 《运甓记·帅阃宾贤》:“用之将帅,必能扶弱鼎于安澜;委以一方,定可起疲民于袵席。” 清 梁清标 《送张伯珩同年按蜀》诗:“按部诸侯争负弩,洗兵 三峡 见安澜。”福州评话《老渔翁歼敌记》:“红旗飘飘河山壮丽,渔乡繁盛海国安澜。”
安澜还有一个解释,谓使河流安稳不泛滥。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将来恐不能不出於河自河,漕自漕,河专主安澜,漕专主海运而后定。”《清史稿·河渠志一》:“前筑土坝,保固堤根,频岁安澜,已著成效。”
所以,从字面上来讲,安澜本来就是水波平静的意思。这水波,可以说是指的是辖区内澜溪河的水平静如澜。就是说横贯安澜乡全境的澜溪河,汩汩细流,温和柔顺的滋养了这一方土地和人民,却一点也不兴风作浪,恣意妄为。是啊,历史上经历过那么多暴风骤雨,雨灾,风灾,但是安澜总是化险为夷,避凶化吉。
                二、安澜索桥寓太平
我知道,安澜桥也叫甩甩桥,因为以前的安澜桥是一道竹索桥。整个桥是用竹缆牵引、竹板铺设桥面、两边也是竹索为栏,扶着竹缆、踏着竹板、靠着竹栏杆,一路摇摇晃晃、唧唧丫丫、晃晃悠悠过桥,就像甩甩吊桥、秋千般荡涤起伏,既有情趣、又还刺激。胆大的觉得情趣盎然、胆小的觉得惊心动魄。后来这座桥改建成钢筋水泥桥面,名字也改为致富桥。但是,却再也没有安澜索桥的韵味了。
据说,原来这澜溪河也是水患无穷,澜溪河没有桥梁,只在安澜场角有一片河滩,可以涉水而过。一遇到水涨河高,就会有人被水冲走,轻者受伤挨冻,重者累积性命。如果遇到天干水旱,这里又是拦河堵堰最佳的地方,人们在这里,为了抢水又会大打出手。所以说,原来的安澜并不平静安澜。
后来,这里有一户郑姓人家,就在这里搭了一座竹索桥。用澜溪河边上好的竹料编成索桥,桥面上铺上木板,扶栏也是用竹索编制。所以每年都要换新索,大家看郑大爷编索辛苦,就格外珍惜这座索桥。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安澜桥”,取不畏波澜,安然过河之意,有安度狂澜的意思。
说来也怪,自从安澜桥一兴啊,这三十里烟坡和夹皮沟,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水患了。所以安澜桥有叫镇河桥,安定桥。更有索桥晃荡,被当地人换做甩甩桥。后来,渝黔高速公路建设,为了过河运送材料,就把甩甩桥改建为钢筋水泥桥,改称致富桥。
安澜大兴乡村旅游之风,觉得致富桥虽然通俗,但是到底不够韵味,就又把致富桥改为安澜桥了,但是回想当初郑老爷修桥之艰辛和索桥之情趣,人们也习惯称甩甩桥。
三、水若安澜溪自流(之野鸭池)
老聃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安澜,不像其他地方有大江大河,但是,就是这汩汩澜溪河,一样的恰如滔滔的汹涌的日新月异般翻腾着安澜的绝代风华。
流经安澜的河流,在仁流境内的是仁流河,发源于綦江县横山镇天台山,所以仁流坝的水是天台之水,也有天台水润仁流场之说。流经龙岗境内的河流发源于南龙与綦江、江津交界的太公山山脉的凤冠山、七星山、分水岭,经王家坝、双河口(思南海)、搭钩塘。仁流河与龙岗河汇流安澜河,称之为澜溪。
其实,还有一条小河,就是在南龙境内的野鸭池和长河。野鸭池严格地说就是一条拦山堰。但是因野鸭池书场而闻名、因野鸭池晒谷坝而闻名、野鸭池因巴南区著名的书法家杨诏而闻名。
野鸭池,是巴南区安澜镇巴联村境内的一个水渠荡子。这里常年都有在这里浣洗衣物的农妇、饲喂牲口的农夫。在水塘的石滩上,啪啪的捶打衣物的声音、歘歘的搓洗衣物的声音,此起彼伏;戏水的孩童的欢笑,姑娘们和小媳妇们的玩笑逗乐也不绝于耳;青年汉子们眼汩汩的望着流水和河滩上的姑娘媳妇,经常忘记了手上牵着的牲口,丢了缰绳,畜生跑到地里啃了庄稼的事情经常发生,更有丁不大点的愣头青,脱光了扎进水里,抓起一两条鱼来,光着膀子、丫子,惹得河滩上的女人们挽起手上的衣物,猛击水花,直到那小子潜进水里。
野鸭池这个地方,是一个天然的大石滩,石滩有几千平米,爷爷爱说,野鸭池石滩大约数亩,数亩,究竟是多少,根据我参加工作后不止一次的丈量土地的眼力来看,这个数亩,我认为不小于10亩之地。这里,可以供附近几个院子的人们晒粮食,柴草,不会打拥堂。小时候,大集体,野鸭池所在的朱家村挨到三个生产队的粮食收割时节,一地金黄,就曝晒在这个石滩之上。野鸭池石滩的石头,没有一块是人工镶嵌的,都是天然形成的。“野鸭池的石滩,你还莽嗨”,“莽嗨”是人们对野鸭池天然石滩的俗称。这里的石滩一绺一绺的,分割成几个小版块,后来也作为各个生产队分别晾晒谷物的自然间隔。但是这一绺,就是十余丈、几十丈长,蔚为壮观。
野鸭池书场,严格地说是李家书场。李文翰是野鸭池旁边龙井塝居住的说书先生,他在野鸭池边的石滩上支了一个凉棚,卖点茶水、草纸之类的,也在这里摆了一个书场。南龙场到野鸭池大约七八里路、野鸭池到李家祠堂也有五六里路程,赶场的人,在这里歇脚是必须的。讨口水喝,听唱一段小曲或者一段说书,缓解一路劳顿,说得最多的莫过于打虎的故事和蛮子洞传奇等,还有就是棒老二窜乡啊、白芷崖守寨啊等当地的传奇和故事。野鸭池书场成就了南龙场书香之场的美名。
野鸭池出名,还因为南龙场著名的书法家杨诏而出名。杨诏是一个白发鹤颜的老人,从我第一次拿到他的书法作品,他署名“六十叟”开始,一直到七十叟、八十叟、九十叟,三十年间,我不知道他写过多少春联,但是,我知道,南龙场当年红极一时的春联一条街,他功不可没。是他,为父老乡亲开了义务写春联的先河,也在南龙场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后来的王明刚、刘兴刚、王飞等等,一批又一批的书法家成长起来,成就都超过了杨诏,但是,南龙人心底,怎么可以忘记野鸭池那个老头,白发苍苍的杨诏呢?野鸭池,哪里只是一个书场,那里就是一汪洗墨汤啊。
四、水若安澜溪自流(之松树桥)
“浅搁思绪凭澜珊,
松桥松湖夜色闲。
剪碎窗花几束月,
捅破镜湖起波澜。”

    曾经,我喝了一点小酒,微醉犹酣。夜色朦胧中赏析月中松桥,湖面波光粼粼,窗前,灯月辉映。我写了这首《醉安澜》。有人在评析这首诗歌的时候说:“浅搁思绪”,一个“搁”字,唯妙唯翘刻画出夜的宁静;“松桥松湖夜色闲”句,“松桥”、“松湖”回环词语相叠,朗朗上口,一个“闲”字把夜的静怡进一步凸显出来;“剪碎窗花几束月”,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月光,本来是屋里的灯光透过窗户照射出来形成光束,折射出窗外的月夜美景,被灯光修剪成一束一束的光条来;“捅破镜湖起波澜”,同样拟人手法,本来月夜,万籁俱寂,松湖在月色下像一面镜子一样,宁静如许,但是,窗花透出的灯光,照在湖面上,镜湖微澜,诗人也思绪翩翩,醉意朦胧,好一幅美景《醉安澜》。
    我总觉得我担不起这评论,但是松湖美景,却担得起这文字。
    我在安澜工作期间,分管农业农村工作,所以不止几十上百次,带着无数仁人志士走进安澜,带着不少有意投资安澜的人士走进松湖。来过这里的,无不赞慕松湖的美;没有来过的,无不仰慕松湖的美。
松湖就是指安澜平滩村境内的松树桥水库。这是一口小二型水库。是安澜境内共有的13座水库之一。安澜境内共有13座水库,其中小(一)型3座,小(二)型10座;区管水库7座,镇管水库6座。松树桥水库属于区管小二型水库。1958年“大跃进”开始,为响应中共巴县县委提出的“实现全县基本农田水利化”的口号,各公社兴修水利声势浩大,松树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集中当时安澜、龙岗、一品等地人力物力,于1959年建成,灌溉面积6602亩,库容140万方。
松湖的水美。阳光下,偌大的松湖安静的就像山里的处女一般羞怯,波光粼粼恰似含羞的女儿。面朝陌生的客人,羞于睁开羞怯的眼睛。
松湖的林美。总在薄雾缭绕的晨曦中掀起朦胧的面纱,裸出她出水芙蓉般的姣好容颜。
松湖的岛美。松湖的岛,大大小小的离岛、半岛,浅浅的倒映湖光山色之中,四季葱茏,遮天蔽日的林荫,从来射不透密不透风的树林,只有光,穿透时空,穿透树林里的竹韵、松云、楠香、杉爪,显现出光怪离奇的浮光。
锦绣江山北京投资公司委托李章华先生考察重庆投资意象的时候,李章华先生找到我,我就向他们推荐了松树桥。
锦绣江山在重庆走过了近郊区县,也在巴南走访考察了数十个镇街,但是,他们一到松树桥,就被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吸引了,落地安澜,扎根松湖。重庆锦绣安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把锦绣松树桥库区内5000多亩范围纳入了松湖景区规划。这里,将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玫瑰山庄;将结合和挖掘安澜当地的土陶制作工艺、引进黑陶制作工艺,建成陶艺体验、研发、创作、加工基地;安澜,源远流长的慈孝文化、忠义文化、美术、书法等传统文化将被开发利用,建成商业文化街;安澜,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将被开发成安澜、巴南和重庆著名的旅游产品,松湖,将成为重庆主城周边最著名的养生、养老、养心基地。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安澜,松湖,温文尔雅的恬淡中透出的丝丝水暖,正融和着八方来客的心;勤劳善良的安澜人,正用他们的热情,优雅的迎接着八方来客。
我总爱在松树桥水库大坝的栏杆上,凭栏远眺,望着一湖春水,粼粼波光,迎着清爽的风,不由得将目光投向远方......
            (五)水若安澜溪自流(之仁流河)
  
  仁流水暖。
仁流河的水来自天台山,是天台之水,是祭天之水。天台,祭天之台也。仁流河发源于綦江区横山镇的天台山,流经天台第一台五通台的长生沟水库、五通水库、长正河水库,出白鸡洞,过搭桥沟,流仁流场,高洞子、越飞仙岩,跨罗锅坝,汇入安澜河,最后经一品河、箭滩河,汇入长江。
仁流的水暖不是仁流河的水不凉爽,而是仁流河就像母亲一样的暖人心,可以亲近。
人,天生好奇,好穷根问底。我无数次问我父亲,仁流为什么叫“仁”流而不是人流。父亲说,你多到河里去看看,就知道了。带着这个疑问,我父亲在仁流乡政府工作十多年,我就在仁流河扑腾了十多年;我嫁到五通台十七年,我就掬撒仁流河水十七年。
孩提时候,我最喜欢到仁流河边洗衣服,顺便抓螃蟹。仁流的河床很低,但是很宽,横二十丈余。大多数时间河水是漫不过这长提宽床的,所以,在河里大大小小的石峡缝里,总有螃蟹、青蛙、蝌蚪、鱼虾、或者青蛇之类的东西。青蛇不是人人都敢捉的,但是捉螃蟹却是仁流场一景。
春暖的时候,或者夏日午后,或者秋日正午十分,邀约几个玩伴,提上一个水桶,就可以到仁流河捉螃蟹了。
浅浅的河水齐脚拐子深浅,稍微挽一下裤管即可。把凉鞋脱在大一点的石头上,这里的石头真的不能说成石块,因为经过几千几万年的冲刷,这里的石头都是圆的,没有块状的石头,就像剃头师傅才溜光了的光头一般,突兀在浅浅的河水里,所以仁流河里的石头真的都是“石头”,圆圆的脑袋。就算有块状的、条状的,也被磨得光滑滑的,犹如石臼梆子,摩挲暖手,不刺人。
就在这样的石匣缝里捉螃蟹,是伤不了手的。
轻轻的掰开一块石头,双手迅速的捧起一捧细沙粒,任由沙砾从指缝间滑溜下去,剩下的除了稍大一些的石块,就会有一两个小螃蟹爬上你的手臂,千万不要惊慌,马上翻过手腕,捉住小螃蟹背上的壳,看他八只脚蹬啊,蹬的,一对大夹夹獠啊獠的,很是有趣。
晒螃蟹可以说是仁流河一最妙的景致了。仁流河的螃蟹,中午十分就会爬上那些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仰肢八叉的躺在石头上睡觉歇凉。这时候,晒了一地的螃蟹,啥都不需要,只管捡就是。
沙炒小河蟹,是仁流的美味。宁作华开了一家酒楼,我们最喜欢吃她炒的小河蟹,那叫一个香、那叫一个新鲜。至今,吃过许许多多的夜啤酒摊摊上的炒鲜味,但是都不如仁流坝的小河蟹。
  我曾徒步逆流而上,找寻这条河的源头。结果,在河流的上游,走到仁流茶厂那个地方,就是长满苍苍蒹葭的大泊;再往上,则是莽莽群山,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山了。大山真的很大,二十多年里,我从来没有走完过那座高耸的山峦,我总是游走在它的边沿,看着春暖花开,看着冬雪皑皑,享受着夏日茵茵,品尝秋叶红黄蓝橙酱紫色,还有野果子的酸甜。
  我曾顺流而下,发现它就像一把又长又柔的银刀,永远闪着暖暖的光,默默地切割着沿途的山丘与原野,执拗地奔向远方,
  这把银刀,长逾20公里左右, 平均宽度在25米左右,沿途经受着山石泥土的砥砺,接纳着大小的溪流与泉水的献礼,在跳跃两处高达20米落差的堤坝后,汩汩滔滔,一直流向一品河,箭滩河赣江,最后汇入长江,奔向大海。
仁流河沿途,建设了一些小型水电站,在过去电能不足的岁月里,带给了当地群众多少光明,多少希望,多少温暖啊。也让周边靠煤油灯照明的乡亲羡慕不已。尽管供电的时间每天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但是,那一束束光明,总是映照子啊我的记忆长河里。
仁流场,民风淳朴而简单,暖暖的仁流河,总是我心中的一汪暖泉。.
  
        (六)水若安澜溪自流(之搭钩塘)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江大河孕育大文明,小江小河孕育小文明。龙岗河,是贯穿龙岗境内的一条河,在龙岗场上游地段,叫搭钩塘。
搭钩塘因龙岗河一路川流而下,平缓地浸润着这一方水土,还在龙岗场旁边,眼见着就要离开龙岗场的时候,回环往复,形成一个回形,恰似农民挑水的搭钩,搭钩回水,形成一个堰塞水塘,当地人叫做搭钩塘。这里,是龙岗河上游河面最窄,也是地层结构最稳固的地方。 
  在龙岗河的两岸,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村落,棋盘村里有我几户亲戚,所以我从和他们一起在这里耍,看他们在这里种植庄稼。刘蓉他们住的是一个大院落,几十口人。院前种植有腊梅,总是在最冷 时节盛开,奇香无比。别几枝下来,找一个空的瓶子盛上,搁在屋里,满屋的香,半个月不会消退。
当地人采摘腊梅,长的一米多长,短的三十公分,绑成把儿,一束一束的,背篓装了,背进城里,往人流密集的地方一站,哗哗的钞票就会蘸着香薰揣进花农的荷包里。
所以,搭钩塘的人爱花,尤其喜欢梅花。
村里的人们喜欢在河里洗澡、游泳、盥衣、打鱼,并靠它灌溉庄稼、滋润大地。
於立金是我儿子的姑爷,也是一个鱼毛子。当地人把能下河打渔的人都叫“鱼毛子”。鱼毛子大多水性好。他们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噗噗的几个水花过后,最先冒出水面的一定是一只手或者鱼头,那只掐着鱼头的手总在水花上摇晃着欣喜,挣扎的鲤鱼或者草鱼,被他们喜笑颜开的扔进鱼笆篓里,中午或者晚上,又是一道小河鲜。
搭钩塘的鱼味美。不需要什么作料,只要舀一瓢搭钩塘的水,把鱼鳞鱼鳃之类的清理干净即可,少许的盐,几颗葱,姜片几片,没有也无妨。清水炖青鱼,那飘着葱花的鱼汤才叫美也。
搭钩塘的水孕育和滋养的龙岗场,灌溉的龙岗大米是老巴县著名的优质大米。龙岗也是老巴县主要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重庆南部新城扩张,城市用水告急,经过论证,龙岗水库,于2011年4月15日,在安澜平滩村松林岗,第一杯新土破土,开启了这项中性水利工程建设序幕。
时任农委主任的潘富宏同志和我都是安澜出来的干部 ,受邀参加这场开工典礼。我亲眼见证了这里的第一声炮响和第一杯新土。我当时是怀着复杂的心情参加了这场开工仪式,这里藏着我们多少梦啊。我父亲在这里工作了好多年,我深深的爱着这条静静的河流。
龙岗水库现在已经关闸蓄水了,这个工程投资38000万元,包括枢纽工程、灌区工程和场镇饮水工程,如今,站在大坝之上,仿佛一泓清月,照着粼粼的水面,讲述着龙岗场飞龙杨威的咕咕旧事,也在述说龙岗场日新月异的梅园新篇(梅园:龙岗棋盘村农民幸福农庄);更有渝南新城,成千上万居民饮上的干净清洁的清泉水啊。
这我记忆中就不曾干涸过的水啊,泛着碧波,那样从容不迫缓缓流淌着,在翠绿的原野里,宛若溢动的润玉,展示着它无可比拟的靓丽,也体现出她温柔清润的柔情和那绵延不断的博爱。南部新城,将在她的滋润中,更加的魅力四射。
而她的周围,佳宇英皇、锦绣安澜、顶山别院,无不是一个个怀春的处子一般温婉自然,怡然大方,魅力无穷的龙岗,美丽无边的安澜啊。
安澜,每一条河,都是我心中有悠远的歌,水善安澜,安澜水美。心善安澜,安澜仁流。
  
 


















上一篇:在一声感召里,彻夜难眠
下一篇:我是手枪
+1
775°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