艨子 现代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4万

积分
艨子 发表于 2022-11-11 14:24:0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当飞机快要接近银川机场的时候,我恰好在飞机右侧的舷窗旁,向西远远看去,南北绵延的贺兰山,尽收眼底。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刻,那古老的贺兰山,在红色夕阳的映照下,默然直立,无语而岿。

我难掩心中的感动,为窗外的美景,也为久盼已捷的情怀。贺兰山,我终于看到了。我心中的默语是:贺兰山!我终于来到您的脚下!

我的小学时期,中国正在发生文化大革命,我们只有小人画书看,好书难得一见。但父亲学校的老师很有兴趣和办法,用蜡纸刻笔油印出许多小册子,有唐诗宋词的小册子,也有古典名著的小册子。我就是从那些个小册子里,读到了岳飞的《满江红》,从《满江红》里知悉了贺兰山。

初中的时候,没有学好地理,不知贺兰山位于何处,只是大概知道在西北一带。上大学的时候,我买了一张中国地图,于是知道了贺兰山在中国的西北宁夏,贺兰山与黄河相伴,并且历史悠久,曾经辉煌灿烂。

掐指一算,从知晓贺兰山到看到贺兰山,竟然有了四十多年,而心生游览贺兰山的念头,也有三十多年了。几次遇到了机会,但结果都是未能成行,而今年的夏天,银川的一个会议,终于圆了我的一个梦想。

小时候我很喜欢文学,当然更喜欢宋词,为古代长短不一颇有节奏的歌词而赞叹不已。岳飞的《满江红》,我曾经能一气呵成,背诵如歌。受岳飞这首不朽的诗词的影响,词中的贺兰山,也就成为自己景仰的名胜。

《满江红》的全篇是这样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在宋代,贺兰山被视为中华的领土,因被西夏国占领了上百年,驱除鞑虏,夺回贺兰山,就成为英雄岳飞心中的不灭的愿望。

每一个热血男子,每读一次岳飞的《满江红》,无不心中充满感动和悲愤,为岳飞的壮烈爱国情感,为宋代的君辱臣恨。

贺兰山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海拔在2000~3000米之间,山的西侧坡缓山顺,但东侧山形,截然不同,平地而起,壁陡山峭。山的东面一马平川,地平土沃,雨调风顺,是一片富饶之地,也称黄河河套地区;山的西侧则是漫漫沙漠和辽阔草原。正是这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区别出农垦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不同和地域不同。

在古代,这贺兰山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犹如百万雄兵阻挡了蒙古铁骑的入侵,护卫着华夏儿女的平安生活。但是贺兰山东侧的这块富饶土地,先是匈奴人的垂涎之地,后是蒙古人的非分之想。

公元前272年,强大的秦朝的军队收复了贺兰山,纳入秦国的版图,但是不久匈奴乘秦国统一六国之际,占领了贺兰山。直到秦国统一中国后,大将蒙恬奉秦皇之命,北逐匈奴,贺兰山及河套之地重被收复。秦亡后,匈奴人又夺走了贺兰山。

公元前127年,汉朝战将卫青,奉汉武大帝之命,北击匈奴,三次大战,终于重创匈奴。匈奴并由此而衰,避居漠北,退出漠南。一个野蛮的民族,逐渐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

汉唐期间,贺兰山这一带一直归中央政权管辖,汉武帝在贺兰山东侧设北地郡。

唐末有党项人自西域来此,占据了贺兰山,但臣服唐朝,首领被唐朝赐姓“李”,封为夏州节度使。此时,贺兰山一带属夏州。

五代十国期间党项人自立为国,建政大夏。后期宋统一中原,夏州政权一时被宋吞并。

但是党项首领李元昊采取联辽抗宋的战略,重新占领北宋大片土地,公元1038年在贺兰山下的银川,李元昊称帝建国,正式建立西夏王朝。华夏大地重新进入三国鼎立之势,宋、辽、夏三国和平共处了二百多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夏国曾经不被元、明、清的正史所记载,但是今天的历史学家,却给西夏王朝一个充分肯定的赞誉。西夏国是中国历史上一道灿烂的彩虹,曾经十分辉煌,党项人在贺兰山下,息战争、订法典、尊孔子、尚儒学、行科举、重农桑。经过200多年的治理,贺兰山区与西夏国一同进入繁荣富裕的时期。

然而公元1216年间,西夏国因不愿帮助成吉思汗西征,与蒙古人结怨并交战了近十年,终于西夏亡国。蒙古人灭夏之后,灭金,灭宋,忽必烈建立了大而统一的元朝。

明朝期间,国土收缩,贺兰山又成为汉族与鞑靼人之间的界山,战争不断,拉锯了180余年。清朝时,国土疆域大大扩大,贺兰山成为内地,从此进入宁静的和平。

在银川会议期间,得闲我游览了贺兰山,在西夏博物馆里,看着贺兰山巨大的沙盘,不禁浮想联翩,贺兰山这座血雨腥风的大山,记载了多少次战争的阵痛,如今的和平,是贺兰山最愿意看到的。

在西夏王陵之前,我远观贺兰山,久久不愿离去,这里安息着千年之前的一位伟人,他创立了一个记忆不朽的王朝。

在岩画沟,我近观贺兰山,六千年前的先人无意留下的岩画,直观记录了他们远久的讯息。在岩画沟抬头仰看,贺兰山绝壁而起,千仞千尺,威武岿然。

最后我用自己的诗词,结束这篇游记与感想。

九曲黄河观日出,依河岿然是贺兰,

铁骑不至有此山,未来星城美银川。

贺兰山会祝福他的四周山民,从此告别刀剑,共筑美好未来。







上一篇:最后的楚都
下一篇:养马岛之夏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江南月 2022-11-23 18:12 +1
今夜.启明星 2022-11-11 23:21 +1
太湖石 2022-11-11 23:00 +1
悟空无 2022-11-11 21:03 +1
酒道人 2022-11-11 19:13 +1
新犁老骥 2022-11-11 18:58 +1
东方.启明星 2022-11-11 18:07 +1
江风 2022-11-11 17:53 +1
王多仁 2022-11-11 17:20 +1
金祥文 2022-11-11 17:08 +1
空山客人 2022-11-11 17:03 +1
黄叶飞飞 2022-11-11 16:38 +1
太湖晚霞 2022-11-11 15:46 +1
诗草 2022-11-11 15:44 +1
摇山子 2022-11-11 14:50 +1
洋河居士 2022-11-11 14:36 +1
清静太平人 2022-11-11 14:27 +1
+1
1434°C
3
  • 艨子
  • 青山有情
  • 艨子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2-11-11 15:20: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关注和留言
发表于 2022-11-11 18:40: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贺兰山,一定因你的到访
而更有历史底蕴。一位千里来的作者,它会从此更多的被人说起。不是吗,你这洋洋长篇已经作了证明。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艨子 +1
发表于 2022-11-11 20:23: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有情 发表于 2022-11-11 18:40
贺兰山,一定因你的到访
而更有历史底蕴。一位千里来的作者,它会从此更多的被人说起。不是吗,你这洋洋长篇已经作了证明。

谢谢你的留言和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