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命
  • 学习天地 | 重阳节民俗知多少:登高辞青佩茱萸,赏菊饮酒
  • 楼主: 摩天居士 |查看: 1188|回复: 0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0-10-24 10:37:3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重阳节民俗知多少:登高辞青佩茱萸,赏菊饮酒-1.jpg
  资料图:老人们向孩子赠送重阳节礼物。泱波 摄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由于九月初九的“九九”谐音“久久”,古人认为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出现时期较早,逐渐衍生出登高“辞青”、出游赏景、赏菊、插茱萸等一系列民俗活动,至今仍然受到人们喜爱。

重阳节又名菊花节 其原型或为古代祭祀“大火”仪式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菊花节等。“重阳”的由来,据说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有此名。

重阳节民俗知多少:登高辞青佩茱萸,赏菊饮酒-2.jpg
资料图:民众依秦礼,仿古制,行中华传统礼仪来表达重阳节的祝福。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摄

至于该节日的原型,一种说法是认为其原型为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退隐,一方面令古人失去时间坐标,另一方面意味着冬季即将到来,所以此时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江南部分地区有着重阳祭灶的习俗,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一些遗痕。

重阳节雏形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吕氏春秋》中便记载了秋天九月农作物丰收的时候,举行祭祀活动以答谢天帝、祖先恩德的事例。

而“重阳节”这一名称,在三国时代已有记载。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所写:“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重阳节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大诗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序文中便写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在提及“重九”之时,还涉及酒、菊花。

重阳节民俗知多少:登高辞青佩茱萸,赏菊饮酒-3.jpg
  资料图:两名着汉服少女重阳节放风筝。刘可耕 摄

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传统习俗花样多:登高望远佩茱萸 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众所周知,重阳节有吃重阳糕、配茱萸驱邪等众多习俗,其中赏菊、饮菊花酒占有重要地位。《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民俗专家王娟介绍,菊花象征长寿,并且被认为是君子的象征,所以很受古人偏爱。

“在重阳节这天,古人会在街道两旁点起菊花灯、搭好菊花山,在灯下赏菊。”王娟说,当时,除了古代官府会办一些极富观赏性的“菊花展”外,私人商铺、老百姓也会用菊花装饰门户庭院。

重阳节民俗知多少:登高辞青佩茱萸,赏菊饮酒-4.jpg
资料图:重阳节人们登高望远,赶山会的游客涌入济南千佛山景区。中新社发 张勇 摄

饮菊花酒也是旧时很流行的一项习俗。一般来说,菊花酒用菊花杂和黍米酿成,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古人认为,菊花酒有清热解毒、延年益寿的效果,更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明清时期是很盛行的重阳节“健身饮料”。

此外,重阳节还有一些颇具地域特色的习俗。据公开资料显示,惠州一带过重阳节会放纸鹞;陕北一般在晚上过重阳节,并喜爱享用荞麦熬羊肉,吃过晚饭后三三两两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燃起火光,谈天说地,还会采一点野菊花带回家插在女儿头上,以之辟邪。(上官云)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一篇:外交部:平均每个美国人有100多个口罩来自中国
下一篇:重阳节就是老人的节日?当然不,来看看我国古代重阳节...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金月浩荡 2020-10-25 09:41 +1
詹义清 2020-10-24 19:57 +1
号子 2020-10-24 19:49 +1
陈国栋 2020-10-24 19:27 +1
苗法强 2020-10-24 19:23 +1
珠穆朗玛 2020-10-24 16:13 +1
张忠君 2020-10-24 11:58 +1
梅花宝剑 2020-10-24 11:27 +1
月射寒江 2020-10-24 11:26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1188次
+1
1188°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