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苏轼很难读的一首诗,总共四句,两个问句,却说透了一个哲理
  • 楼主: 周曼君 |查看: 43558|回复: 6
周曼君 高级会员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周曼君 发表于 2024-2-13 08:18:3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隐夕欲暮  每日读诗词
  
小时候,我们读诗词,感觉朗朗上口。

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后来,我们知道,这是因为诗词有格律,赋予了诗词音乐美,所以我们读起古典诗词来,会觉得十分顺口。

可是,有一些诗词却不那么“顺口”,有点难读,苏轼的《琴诗》就是这样一首“难读”的诗。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诗词君初读时,颇有些拗口。这首诗到底讲了什么,试着翻译下: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中,它不会发声呢?如果说声音来自手指,那为什么大家不就在手指上听声音呢?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必须要人和琴的配合才行。

这是一首经典的哲理诗。

此诗,以琴和手指举例,两句都是一假设一反问,寓答于问,说明要奏出悦耳动听的曲调,需要手和琴相互配合。

这就启迪人们: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结合的结果,此诗表现出诗人探究事物真谛的浓厚兴趣,也显示出诗人朴素的辩证思想,写得天真活泼,机趣横生。

苏轼真是善于用诗来讲道理,他所用的意象也简单明了,却能让人秒懂。

探究声音和物品互相作用的,唐代诗人韦应物早在《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中就有描写: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水本身是安静的,石头中本来也没有声音。为什么它们两相冲击后,就发出雷鸣般的声音。

韦应物困惑于这种自然现象,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感悟呢?

人的心灵本是没有喜悦和悲伤的,在碰到外物或事情相激时,会产生悲伤或喜悦的情感,这又是为什么呢?

人生,如果真能如书中所说,心静而不起波澜,就真是得道成仙了。

韦应物此诗是一首禅意诗,苏东坡这首又何尝不是呢?

在与《彦正判官书》中,苏轼曾说,这首《琴诗》是听别人弹琴时有感而作,并自认此诗为偈。偈,意为佛经中的唱词。

佛经《楞严经》云: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

隐娘读苏轼的这首诗时,感觉这不像诗,准确地说,不像唐诗那么诗意,那么美,整篇都是议论。而这,正是唐诗与宋诗的区别。

唐诗感性,宋诗理性。

宋代诗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我们以前聊宋诗的时候,也提到说,宋诗重说理,宋诗往往把散文的章法,句法引入诗中,结构手段,叙述方法和语言风格具有散文化倾向。

近代学者陈衍也提出这个观点:宋诗是“学人之诗”。

意思是说,宋代诗人学养丰富,写诗的多是学者,学者理性、理智的东西太强了,就会抹杀掉一些诗意的东西。

我们试着举例:

唐诗: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宋诗: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总之,唐诗总用感性形象来把握现实,宋诗则多借助理性思维来解剖现实;唐诗诗味较浓,宋诗诗味较淡,但却以思想的细致深刻、技巧语言的精益求精弥补之。

读了苏轼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悟呢?





上一篇:杜甫与黄庭坚诗歌“鹡鸰”意象比较
下一篇:元稹诗一首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欣风 2024-2-13 13:38 +1
东方.启明星 2024-2-13 10:28 +1
洋河居士 2024-2-13 08:21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43558次
+1
43564°C
6
  • 闲云孤鹤
  • 欣风
  • 周曼君
  • 周曼君
  • 周曼君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2-13 08:39: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476

积分
发表于 2024-2-13 13:38: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诗韵独特,诗风清透,值得学习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2-14 07:24: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风 发表于 2024-02-13 13:38
诗韵独特,诗风清透,值得学习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2-15 05:42: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洋河居士 发表于 2024-02-13 08:21
祝诗友春节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2-16 07:29: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2-19 07:11: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