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 发表于 2023-12-15 09:24:55

一、现代诗为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太受众

前言:

我是特别、特别喜欢读书,一个创作者,首先是喜欢读书的朋友,只不过读什么书,因为什么原因而读书,千差万别。有人被困而读书,有人被逼而读书,有人因兴趣而读书,被逼者多因生存而为,我就是之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嘛!”一个穷困者,读书就是为了青云之志,这好像已经刻在了很多读书人的固有思维中了,也确实有很多人通过读书实现了自己“平步青云”的梦想。

说起我读书的经历,真可谓一言难尽,总归一句话,我的读书就像行乞一样,跟有书的同学东借西借,像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人,而能够这样饥一顿饱一顿,杂七杂八、冷暖自知成长起来的人,必然有一种回报社会的执念之情,所谓取之于众、还之于众,不外如是。

差不多11岁吧!走入诗圈,15岁开始由华丽转型到钟情于简约之风,我临摹了太多经典作品,通过几千首习作,积攒自己的创新能力,寻找现代诗歌的正确创作方向,原本我觉得没有人能给我准确的答案,却不曾想,这个答案就埋在延续了五千年农耕文化的东方大地上,这块瑰宝,不断被发现,不断被掩埋,经历了数不清的岁月,最后,它闪现在了我的眼前。

我没曾想过要给这个世界上一堂课!种种现实存在的问题,导致我只能深耕自己的心灵之壤,而未能回报这个社会一分之力。现在我选择走出来,把自己的经历和触动写下来,分享给每一位追随白若跋涉之旅的朋友,或可解开朋友们同我一样有过的困惑。能够下决心做这样的事,其实,是你们的不舍之情,触动了我。记得从08年开始,由QQ到微信,就有朋友默默陪伴在我的朋友圈中,我的时来时隐,也没曾影响到他们的跟随,不为他们做点什么,我于心有愧。

这一切无关其它,喜欢则读之,不喜则远离,对我来说付出了宝贵的时间,对您或许不值一提,那我们只看需求吧!需要的拿走,不需要的当作闲散心情一样,来与走,门永远开着,无需门票!有愿意发挥余热的良师益友,可以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以促进现代诗歌回到大众的需求中来……

话回正题,在我看来,做什么事都要讲求一个既定目标,尤其是创作行为,更要先树立思想认识高度,才能走得更远,才能秉持一贯的耐心,不气馁,不跟风,不受干扰地一往无前走到终点,在那里插上我们思想胜利的旗帜,没有高举思想这面旗帜,我们或许半途就开了小差,放弃了原定的目标,放弃了你的志趣和梦想,沦为了一个精神的弃儿。

写现代诗歌我个人是一种通过自我摸索走过来的模式,并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的教学课程,通过近二十来年向世界诗歌宝库的吸取营养,向五千年人类知识宝库汲取智慧,在自己不断临摹,不断尝试自我创作的这些年,我埋头不顾喧嚣浮躁的世界,存一心以静写时代,以最高的敬畏之情,以对现代诗歌致敬的信仰之念,日夜修持,笔耕不缀,只是为了实现自己很小时候的一个诗国之梦。我能够避开人群,选择孤旅独行走这么多年,凭借的就是这一意愿。

现代诗歌给了我能够品鉴另一种精神美学之宽广空间的特殊机遇,大家或许都知道自然界以上天的名义创造美学,人类以精神文明的名义创造美学,美学至高无上,创造美学是不容置疑的意识形态,站在历史长河上,我们回溯以往,多少丑恶曝光而沉没,多少善美胜出而流传至今,丑只是一个短暂的终止符,美才是永恒的主题,它内涵丰富,值得一代又一代人构建和丰满它。

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讲解关于现代诗歌创作的方向……在开始讲解现代诗歌的创作之前,我们先谈谈现代诗为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太受众?那么,为何要提出这个远离诗歌创作的话题而言其它?

正文:

一个诗人创作现代诗,等于一个商人贩卖商品,他谋求的是一个需求量庞大的市场,他不会随便选商品,随便不切实际的乱投放商品到某个不明需求的市场,导致常年亏损;成功的商人永远明白商品跟市场的关系,而古代知名诗人和词人们创作诗词,正如同商人一样,或者可以说是某一个私人作坊,他们在创造了商品之后,很快会投放给青楼、教坊司、自家的乐师、舞姬等谱曲演绎,或者推送给自己的人脉圈,以图引起更多人赞叹和传播,就像我们当下发朋友圈一样。总之,他们就是商品的诞产者,推广渠道是一个符合吹拉弹唱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存在意义就是用最奇妙的音韵舞曲来达成情感的统一、转化和输送,等同于当下春晚舞台上的一首好歌一旦推出,只要好听到不得了,立马就会全民皆闻,唐诗人写的作品,不能被这些平台传唱,那是很没面子的事,宋词当然也是如此,没有人会轻视这个平台的功效!而我们的朋友圈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存在,古代人推广自己的作品先找认可自己作品的志同道合者,再通过她们用音乐舞曲的包装、演绎方式,而到达明晰、立体、形象的存在,像有声有色的电视节目,植入广阔的华夏大地。我们的朋友圈,就是这样的小众平台,你的作品被朋友赞同,就是你首先聚焦的是明白这种创作结构的人群,而不是不明所以的大众群体,只不过他们跟我们一样迷途不知返,不明白好言好句的排列,意境深远的组合,怎么就备受冷遇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只是我们没有抛开诗歌本身去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没有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纵览诗歌变迁的过程中,什么是诗歌创作真正意义上的纽带!我们只向诗歌形式的内部去找答案,没有向外去审视诗歌对外的供需关系,必然堆积更多不能清仓的滞销产品,坐困愁城。

现在我们再以商人的行商特点举个例子,来充分说明供需关系的重要性!在这里大家肯定存了疑惑,想问我为什么总是以商人来找依托?来做论证的根据?想想人生在世,生存是不是永远排在第一位?商人谋利多在于此,而我们创作者呢?我们需要不需要生存?我们需要不需要商品的一个高知名度?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赢得属于自己的精神市场?没有多少人不想要把自己的精神财富变成自己的生存凭借的,没有诗人愿意积累滞销的思想结晶,就连四大皆空的和尚们都是吃粥的,不是吃经文活着的,我们有哪一个靠吃文字能活的人,有没有?答案:是肯定没有!

在这个世界上,商人贩卖商品,首先要考虑什么商品需要什么市场,这是无需质疑的经验之谈!那么接下来咱们以外贸农商贩卖种子来说一下,我们首先可以想象不被大众所知的异国种子在农商心里那是香饽饽的存在,但是投入不知情的中国大地,这样的种子不只长相为人所不习惯,就是用途都不为人所知,试想我们的土地会接受种植这样的种子吗?

几千年的中国大地上,我们种下了谣歌、乐府、离骚、辞赋、唐诗、宋词、元曲,也嫁接了中国的现代诗……每一次更替种子,我们的土壤都在战乱纷飞、分崩离析中,重新迎来收获,重新焕发了精神文化的光彩,那些昔日的词曲在这片土地上能够展现美丽动人的一面,在于她们自带的音韵和传唱的功用,它们很契合东方水土,没有哪片土壤不喜欢舞蹈和音乐,这就是再变更的种子,都有这片土地喜欢的品质!

反观当下的现代诗,越来越偏离华夏土壤乐意接纳的方向,揭开历史的面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最开始转嫁过来的很多现代诗是具备音韵之质,形式之美,很多是符合传唱功用的,那些先辈们的诗歌可以另辟半壁江山,以百年新诗自居,其原因不外如是,他们没有丢掉我们这片土壤需求的品质,朦胧诗也不曾丢掉这份品质,所以,我们的土壤成就了一批朦胧诗人!浪漫主义的诗歌,同样成就了自己的诗人;埋头在歌词创作的那些词曲家,他们也没有忘记这片土壤的趋光性,所以,百年之路,成就了大批这样的创作者,再想想海子的一些编成歌曲的作品,正是海子能够被推向世界诗林的一个因素,他的语言有自身携带的传唱功用,那是由情感和句式自带的贯通全诗的节拍促成的,很多诗人人云亦云,不去细心推敲一个成功诗人背后存在的重大意义,必然只能陷入精神的至暗状态,创作出来的作品,只能是昙花一现,适合自己心灵的阴暗面种植,不能植入趋光性特强的华夏土壤中。

而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许多走错路的人在主导一条至暗之旅!他们一次次以赶着现代诗歌裸跑的心态,掀起一场场小丑剧的风潮,导致我们大量出现口语诗、直白诗的原因,在于整个翻译诗的不完备,它们丢弃了原诗的音节排序,以及自带的韵体。从一种母语转向另一种母语,作为中间传播的这个人至关重要,正如道听途说的故事 ,抛弃原版本,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这样的失真后果,我们想过没有?很多翻译者水平局限,甚至不懂现代诗创作,或者只懂皮毛,还有不同民族语言的差异性,对于翻译者的能力那是极其挑剔的,泰戈尔能够把自己的《吉檀迦利》由印度语转变成英文获得诺贝尔奖的例子不多,每部作品没有谁比创作者自己更明白,更善于表达出其中精髓,以及它们适合的载体(形体)了。

现代诗不太受众,不只如此,除却现代诗,过去的种子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深耕于中国大地和人们的心灵之壤中,得以开花结果,延续至今,对于我们这片土地,更倾向于种植这些被先辈祖宗承继的文化种子,是有更深刻的原因的。

从一个孩子像种子一样即将诞生在这个土地上,身周就飘落着唐诗之甘霖,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让新的种子吸收唐诗的养分,再把他们遍植在华夏大地上。

一个人从幼稚园,到走出大学校门,再到融入漫漫人生之途,他们一路高歌,一路迷茫,一路征程,一路浮沉,他们精神领地的诗国,给了他们无限安抚,给了他们无限的诗和远方,苦难生命,总有希望的火花不灭!这是唐诗宋词永远被认可为真正诗歌的原因之一;恰恰相反,现代诗就没有这样的好引导,没有官方平台乐意引导全民正确看待现代诗,也没有课本像对待唐诗一样,告诉孩子们怎样解构、怎样读现代诗,理解现代诗!没有这样的认可,只因为连创作现代诗的人都在蒙着眼睛瞎混罢了!现代诗能够死撑一种不死之局,在于当下的语言环境,而唐诗宋词有了很好的引导,依然无法回到那个热闹的氛围中去,也在于它们已经没有了适合的言语环境,二者各有发展优势,也各有尴尬局面,随着时间推演,随着唐诗宋词的种子不断植入新的土壤,唐诗宋词或许还会赢得自身的语言环境!而现代诗无需顾虑没有语言环境的困境,只要找准自己适合生长的方向,真正成就了新的不容忽视的另一座巍然巨峰之后,那么,被承认、被植入课本,赋予怎样解读的知识体系,好景也将不远!

话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现代诗歌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会越来越受困?答案就是因为创作方向努力错了。既然问题的根本原因已经找到,那么我们也就到了该总结的最后阶段了……在当下闲散种植唐诗、宋词等种子的土地上,更多的土地在种植小说的种子,在种植影视的种子,在种植变异文化的种子……现代诗歌品相尴尬,以及基因链转变偏离了人们能接受的方向,再加上人们面对不适宜深耕下去的变异种子,只能独取唐诗宋词来传承,推广种植,民族不能没有诗……这是永远不用质疑的问题!

现代诗不能被教育平台植入教学课本,进行有效的导引,就在于百年新诗不仅没有更好的解决其思想高度的统一性,创作方向的统一性,还背离了这片他们寄望植根的土壤,失去了与古往今来任何形式的诗体,比拟的良性生命力!

不能传唱,失去语言的音乐趋向性,等于失去了传播的途径,没有任何诗体不希望赋有音乐内涵,从而通过音乐这个无需注解的天然桥梁,植入每颗心灵,美化他们的愿景,安抚他们的生活,一旦离开音乐,就等于闭关自守,闭门造车,玩得只能是半截独木桥,没人能够走进去,也没有人能够走出去,不言而喻,更失去了被人理解、包容和接受的可能。

说过了现代诗为何不能更好的受众于这片土壤之中的问题所在,接下来我们第二课将为大家讲如何更好的解决受众的问题,敬请期待……

备注:真正的诗歌是写给社会大众群体的,不只是写给诗人群体的,所以,能广受欢迎的作品,才是这个社会需要的好作品,而不是少部分人圈地一样圈起来的“钱权之地”!

2023年2月21日
https://magimg.qingfe.com/video/20231215/1702603362897256125.mp4

潇潇湘雨 发表于 2023-12-15 09:39:24

拜读欣赏。https://app.qingfe.com/public/emotion/face_081.pnghttps://app.qingfe.com/public/emotion/face_081.png

铁旦 发表于 2023-12-15 12:27:55

首先要有诗趣,读起来像课文,哪还是诗吗?

白若. 发表于 2023-12-15 14:26:16

铁旦 发表于 2023-12-15 12:27
首先要有诗趣,读起来像课文,哪还是诗吗?

听你这样说,就明白你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大叔

娄元易 发表于 2023-12-19 08:22:15

感觉现代诗不兴是因为近些年现代诗方面没有出现很厉害的诗人和作品。本来诗歌就是弱势领域,比不了小说这些文体。再加上诗歌圈子内氛围不好,又无出圈的优秀人物或作品。所以现代诗的发展就很一般。

娄元易 发表于 2023-12-19 08:27:55

况且近年来连小说在我国的发展都很一般,更不用说诗歌了——近些年真的没听说有风靡一时的小说(这里主要指文学方面完全被认可的几种小说体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现代诗为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太受众